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23533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第十六讲,第一节 水资源评价,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第九章 水资源评价及规划概述,本讲主要内容:,第一节 水资源评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T2381999水资源评价导则,水资源评价内容包括:,(1)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水量水质并重。,(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4)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一、水资源评价的一般要求,进行水资源基础评价时需要制定评价工作大纲,包括明确:,评价目的,评价范围,需进行

2、的项目(评价内容),各类资料的收集和评价方法,预期成果等,水资源评价要求:,(1)首先应该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在必要时再辅以观测和试验工作。水资源评价使用的各项基础资料应具有可靠性、合理性与一致性。,(2)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域评价单元。,水资源评价要求:,(3)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计算时段应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选取。,水资源评价要求:,(4)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间隔一定时期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一次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

3、,水资源评价要求:,二、水资源数量评价,目的,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水量,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水量依据。,二、水资源数量评价,内容,在进行水资源量计算时,在有条件的地区,还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计算,包括水汽输送量、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雨形成、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地表水资源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T2381999水资源评价导则的要求,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2)主要河流(一般指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的大河)年 径流量计算。,(3)分区地表

4、水资源数量计算。,(4)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5)入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6)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7)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地下水:是指赋存于饱水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由上而下可分为:,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季节性存水,潜水:第一个隔水层上的地下水,有自由水面,承压水: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水压力的地下水,隔水层,隔水层,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主要是对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全面评价。,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

5、析。,内容包括:,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包括:,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山丘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1)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河道渗漏补给量、水库(湖泊、塘坝)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侧向补给量、渠灌入渗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补给量及井灌回归量,沙漠区还应包括凝结水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为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2)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越流排泄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4)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且不发生因开采地下水

6、而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水环境问题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允许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应小于相应地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计算的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应满足水量平衡原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山丘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山丘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可只进行排泄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即为地下水资源量。,(三)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数量评价,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水”(降水、地表水

7、、地下水)关系分析、总水资源数量计算或可利用总量估算。,(四)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指在区域水资源量中,在不影响生态与环境状态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技术经济手段可以用于人类生活、生产、生态目的的那部分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评价对确定未来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具有重要意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三、水资源质量评

8、价,水资源质量的评价,应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参数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河流泥沙分析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 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反映河川径流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评价河川径流中的悬移质泥沙。,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各类水体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形成的水质特征,是水资源质量的本底值。,指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质量的现状及预测,其内容包括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不同质量的可供水量估算及适用性分析。,(一)地表水水质评价,是指地表水

9、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评价内容包括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体的水化学类型、水质现状(含污染状况)、水质变化趋势、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地表水水质,1)在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评价单元。,评价要求,2)在评价大江、大河水资源质量时,应划分成中泓水域与岸边水域,分别进行评价。,3)应描述地表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4)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水域,应进行水体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评价要求,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内容,(1)水化学类型分析。,(2)现状水质评价。,(3)底质污染评价

10、。,(4)水质变化趋势分析。,(5)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6)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7)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二)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指地下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和性质。主要评价对象是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及进行了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的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以及近期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分析等。,(1)选用的监测井(孔)应具有代表性。,评价要求,(2)应将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地表水污染、污水库、污水灌溉和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填埋等对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影响。,(3)应描述地下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

11、,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内容,(1)利用以往及近期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确定地下水化学类型。,(2)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3)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4)地下水污染分析。,(5)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6)根据水质评价成果,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保障措施。,(三)水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水资源质量等级的一种客观评价。,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水资源质量评价都是以水质调查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可以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水质调查分析,水资源质量评价,综合评价,单项组分评价,单项组分评价是将水质指标直接与水质标准比较,判断水质是否合

12、适。,综合评价是根据一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多因素进行的评价。,水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1)评分法:水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常用方法,简单易懂,(2)污染指数法:以某一污染要素为基础,计算污染指数,以此为判断依据进行评价,(3)一般统计法,(4)多级关联评价方法,四、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重点分析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条件对水资源情势的影响:,土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表产水量的影响,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及农业节水措施等对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的影响,山丘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河川基流量的影响,未来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形成及转化的影响仍将持续,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也将与现状有所不同,如节约用水

13、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措施的实施等,也将会对未来的水资源情势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有关成果,以现状水资源评价的成果为基础:,对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起主要作用的一些关键因素的未来可能变化趋势,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对未来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的有关参数和水资源形成与转化边界条件的可能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和情景预测;,按照规划推荐方案实施前后两种情况的对比,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的可能变化趋势。,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的利用评价,一、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分析,供水基础设施,地表水源工程:分蓄水、引水、提水和

14、调水工程。 蓄水工程指水库和塘坝,调水工程指跨水资源一级区之间的调水工程。,地下水源工程:指水井工程,按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分别统计。,其他水源工程: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供水工程。,我国的供水情况,二、供水量调查统计分析,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水量。,地表水源供水量:以实测引水量或提水量作为统计依据,无实测水量资料时可根据灌溉面积、工业产值、实际毛用水定额等资料进行估算。,地下水源供水量:是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淡水、深层承压水和微咸水分别统计。,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供水量统计工作:是分析水资

15、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的基础。,三、供水水质调查统计分析,具体评价内容在第一节水资源质量评价中已做介绍。,四、水资源开发程度调查分析,水资源开发程度的调查分析:是指对评价区域内已有的各类水利工程及措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包括各种类型及功能的水库、塘坝、引水渠首及渠系、水泵站、水厂、水井等,包括其数量和分布。,对水库要调查:其设立的防洪库容、兴利库容、泄洪能力、设计年供水能力及正常或不能正常运转情况;,对各类供水工程措施:要了解其设计供水能力和有效供水能力;,对于有调节能力的蓄水工程:应调查其对天然河川径流经调节后的改变情况。,有效供水能力是指当天然来水条件不能适应工程设

16、计要求时实际供水量比设计条件有所降低的实际运行情况,也包括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导致井出水能力降低的情况。,各种工程的开发程度常指其现有的供出能力与其可能提供能力的比值。,供水开发程度是指当地通过各种取水引水措施可能提供的水量和当地天然水资源总量的比值。,水力发电的开发程度是指区域内已建的各种类型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与这个区域内的可能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和可能的水电年发电量之比。,五、用水量调查统计及用水效率分析,用水量是指分配给用水户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照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进行统计,并把城(镇)乡分开。,六、实际消耗水量计算,是指毛用水量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的水量。,实际消耗水量,农业灌溉耗水量,包括作物蒸腾、棵间蒸散发、渠系水面蒸发和浸润损失等水量。可以通过灌区水量平衡分析方法进行推求,也可以采用耗水机理建立水量模型进行计算。,工业耗水量,包括输水和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损失量、产品带走水量、厂区生活耗水量等。可以用工业取水量减去废污水排放量来计算,也可以用万元产值耗水量来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