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19745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全部知识系统总结(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总结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公共权力;王位世袭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商:内外服制度;垄断神权以强化神权基础 分封制 特点前提 西周 宗法制 关系 礼乐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主制) 西周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封邦建国)1 目的:巩固统治2 内容: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分封诸侯,诸侯对周王尽义务;诸侯对下属分封。臣属关系比商代附属国更明确。对象:三类: (主体) ;功臣姻亲;古代贵族。内容:土地、物资、武装、人口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的等级序列4 局限: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二、宗法

2、制1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的矛盾。2 实质:是周人把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远近,解决财产、权力等的分配继承。3 内容:(1) (核心内容、最大特点); (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 ( 关系,也是政治君臣关系。4 作用: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三、礼乐制度1 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2 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 必不可少的工具。四、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 ;二者互为表里,

3、相辅相成。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 作用: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具有继承性、发展性第 2 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地位: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二、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听从皇帝;总之是君主一人集权,专制独裁。三、演变:萌芽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战国秦朝西汉隋唐北宋元朝明清四、确立秦朝(背景、内容、影响)1、背景:秦朝的统一经济基础:生产力的提高,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政治基础:春秋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战国诸侯争霸兼并,出现局部统一。民心基础:长期

4、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基础:战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ZXX2、确立:(内容)皇帝制度: a 皇权至上;b 皇位世袭,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 皇帝独尊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 三公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关系:中央官员既配合又牵制,大权操纵于太尉管军务 皇帝一人之手。九卿:三公之下,为其他重要官职地方官制: 郡县制比较综合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中央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不同点:比较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官员任命 诸侯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爵位

5、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历史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秦律 特点:细密、严苛;3指导思想:轻罪重刑实质(作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3影响(1) 积极: 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2) 消极:专制易形成暴政和腐败,使人民处境恶化。第 3、4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中央行政制度(中央官制演变皇权与

6、相权的矛盾)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西汉:设中朝(内外朝制) 。中朝决策权,外朝(丞相)执行权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隋唐:三省六部制 特点 1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2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作用 1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2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3 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北宋:二府三司制 二府: 中书门下是宰相的办公机构,设参知政事分割其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原因:元朝疆域辽阔,需提高办事效率元:一省制(中书省)评价:前期提高办事效率,巩固统治;后期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原因:1 明初丞相位高权重 2 吸

7、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明:废丞相设内阁 措施: 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阁臣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皇帝朱笔裁定,称“批红” 。影响:皇权专制达到新高度原因:1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 2 雍正年间处理西北紧急军务清:设军机处 职权:1 参与内政外交,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传话筒)2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1 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 皇权专制达到顶峰注意:西汉中朝、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均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它们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二、选官制度 (目的、

8、演变)朝代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评价西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 世卿世禄;不利于全面选拔人才战国汉初 军功爵制 军功 打破世卿世禄;不利于全面选拔人才汉武帝 察举制、征辟制品行才能 积极:扩大官僚队伍; 消极:形成小集团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门第 任人唯亲,不利于全面选拔人才隋唐 科举制 品行才能 积极:扩大统治基础;提供人才;繁荣保障明清 科举制 八股文 消极:束缚思想三、监察与谏议制度对象:官员目的:补充官僚队伍,保证其素质与水平1 监察制度 秦御史大夫;汉武帝刺史;北宋通判演变:明清 中央:都察院(监地方) ;六科给事中(监中央)地方:按察使司对象:皇帝2 谏议制度 演变:隋唐门下省

9、;宋谏院;明清无3 评价监察和谏议制度: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腐败和低效。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其特点中央管制三省六部制 (制度保障)成熟隋唐 选官制度科举制 (人才保障)监察谏议制度保证官员廉洁高效;防止皇帝决策失误(廉洁高效保障)特点1)这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2)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五、地方政治制度(地方官制演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汉代王国问题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 行制解决:汉景帝:1 削夺王国封地 2 平定七国之

10、乱,收回地方诸侯军政大权汉武帝:1 推恩令(主要措施) 2 设刺史 3 酎金夺爵影响: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2唐末藩镇割据原因:a 唐中期设藩镇,节度使总揽地方大权 b 唐代宗又封安史降将、平叛将领为节度使c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其根源。实质:地方割据 影响:导致五代十国分裂局面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内容 作用收精兵统兵权归三衙,发兵权归枢密院 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5削实权1 削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2 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3 设通判监察地方4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来防止地方拥兵作乱制钱谷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交由

11、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评价: 积极:1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2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消极:造成了“冗官” 、 “冗兵” 、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学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1 主要特征(含义):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皇帝一人集权,专制独裁。皇权至高无上。2 两对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 发展趋势:一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二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2、,最后被废除。三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七、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 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消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萌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八、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夏:公共权力;王位世袭制雏形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商:内外服制度;垄断神权 、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建立 秦朝: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考查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秦律)秦三公九卿制西汉内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 趋势:中央官制 北宋二府三司制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元 一省制(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发展 清设

13、军机处西汉至元 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 趋势:汉郡国并行制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官制 唐设节度使北宋权钱兵元行省制6强化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第二单元知识总结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的民主制,罗马的法律第 5、6 课:雅典民主制一、产生条件:1、地理条件:山多地少、耕地很少;三面环水、港湾众多(重要原因)地理条件对古希腊文明(政、经、文)产生深刻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2、政治条件:城邦制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直接原因)3、经济条件:奴隶主工商业发达(根本原因)4、文化条件:民主平等思想、勇于进取精神二、确立过程:1、贵族制取代君主制准备条件2、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14、(开始确立)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三、内容: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2、表现:其 它 行 政其 它 行 政军 事 机 构军 事 机 构民 众 法 庭民 众 法 庭五 百 人 议五 百 人 议事 会事 会公 民 大 会公 民 大 会制 度制 度创 新创 新职职 责责人 员人 员 资 格资 格产产 生 方 式生 方 式地 位地 位机机 构构最 高 权 力最 高 权 力机 关机 关 18岁 以岁 以 上 的上 的男男 性性 公 民公 民 审 议 并 决 定 一审 议 并 决 定 一切 国 家 大 事切 国 家 大 事附附 属属 机 构机 构 30岁 以 上 的岁 以 上 的男 性 公男 性 公 民 、民 、抽 签 产 生抽 签 产 生准 备 提准 备 提 案 、案 、主 持 大 会 、主 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