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19146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备——诗歌鉴赏技巧概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所谓鉴赏,实际就是对作品进行“ 品评”。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读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涵义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

2、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以抒情和描写为主)抒情: 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乐景写哀 、细节描写、白描工

3、笔等。3、表现手法:用典、对比 、衬托、联想、想象、比兴、象征、渲染、烘托等。一、修辞手法常考的:比喻、拟人、对偶。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3.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作用:整齐

4、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5.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6.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5、。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刘禹锡)7.互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用:内容上相互补充,行文简洁。“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8.反复: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9.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6、虞美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10.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11.铺排(赋):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12.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二、表达方式共分为四大类: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解读“描写”和“

7、抒情”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哀等。【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要任何“情感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8、而涕下。 ”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怆凉的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借人、事、景、物等各种形象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1)借景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

9、对象。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诗中虽不见“愁” 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前三联详尽描写了新雨后空山

10、幽静、恬淡的景物,为最后表达归隐田园思想蓄势。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拂过,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忙筑巢,日丽沙暧,鸳鸯静睡。诗人借春天的乐景表达了自己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相互交融,情景难辨。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全词成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词的上阙先描写别离的环境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接着写依依惜别之情,最后虚写别离后友人在途中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下阙先抒发情感,接着把离愁别绪集中在“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诗人情感的画面中,最后再次抒发难

12、以排遣的离别情绪。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从脉脉无语的敬亭山中就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3)触景生情(也有 用典故抒情)触景生情是指诗人看见眼前景象就引起了他心中长期郁积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见景生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生情。古诗词中有许多传统审美习惯就是触景生情的典范,如望月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水而思年华等,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 (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

13、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这两首诗都是诗人从眼前的景物来触动他们情感闸门的,景物只是诱因,情感才是诗人要表达的主体。(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14、,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于谦的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及周敦颐的爱莲说 都是借助梅花、石灰、莲花来比喻(象征)君子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鉴赏托物言志这类诗词,不能只停留在诗词表面的意象(景或物)上,要借助我们的情感体验来挖掘它们所表现的普遍意义或思想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诗言“情”也言“志”,但“ 情”与“志”有着很大区别:“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惧等人之常情,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的;“ 志” 是指志向、情操、爱好、美好愿望、强烈要求等,大多是采用比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把它寄托在特

15、定的物象上。总之,诗词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景、物只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而已,鉴赏这类诗歌,要通过表象去体会深层的意蕴。【描写】常见的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乐景写哀、细节描写、白描工笔等。1、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和鸟的叫声衬托山林的幽静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其中的三、四两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静一动,雄浑开阔,令人称道。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16、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的三、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很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主要有三种情况: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物象为实,想像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虚)”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巴山夜雨”是写实,“ 共剪西窗烛” 是拟虚.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了完美的意境, 表达了盼望与妻子团聚的心情。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