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18535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教育均衡交响曲 第一乐章合肥:政府主导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刘堂江 康 丽 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 李灿莉2009 年 5 月 6 日上午,安徽省教育厅会议室,新夏的凉风和明丽的光线营造了一个清爽宜人的氛围。主管基础教育的金燕副厅长正在这里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这位曾经创造了“铜陵神话”的教育官员,谈起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心满满,如数家珍三年前,一纸文件让国人为之瞩目。2006 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明确提出力争在 3 年内解决市、县城区内的择校问题,实现城区中小学校相对均衡。3 年的时间过去了,人们提起安徽,不仅仅说这里有

2、黄梅戏,这里有黄山,更多的人说,这里的教育均衡做得好,比如铜陵,比如合肥,比如芜湖。在很多人看来,教育是与 GDP 紧密相关的,但为什么一个经济不发达省份能够解决一些发达地区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吸引很多省市前来参观学习?事实证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要靠“钱” ,更要靠“思路” 。关注安徽的义务教育均衡,首先从省会城市合肥开始。就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合肥市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的殊荣,合肥市副市长杨增权还做了大会发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合肥成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风向标。至今,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教师任世群都

3、记得第一次去磨店乡庆平希望学校的场面:孤零零的三层小楼,操场上尘土飞扬,校舍破旧。而在支教的一年里,她亲眼看着庆平希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舍漂亮了,规模扩大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今天的庆平希望学校依然是合肥市瑶海区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学校,但已成为占地 50 亩的新农村示范校。校长程永海用手机拍下学校的全景,经常向人展示。 “我们学校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起,非常漂亮。 ”这位农村校长总是骄傲地说。把一所农村薄弱校变成一所两千多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政府投入了 2000 多万。不止如此,仅在去年,合肥市就投入 8000 多万元新建农村校舍近 7 万平方米。合肥市每年还将专项投入 1

4、500 万元,用于奖补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 “对待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不仅要一视同仁,更要偏爱有加。 ”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事实上,在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都是政策重点倾斜的对象。2007 年底,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原有标准划分的“城市、县城、农村”三个类别,为区域间、校际均衡发展提供了基本标准。“我们提出的是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特别强调“区域内”的概念。填谷造峰 优质校办到家门口和许多城市一样,合肥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为数不多且过于集中的难题。由于历

5、史原因,合肥的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 5 平方公里的老城区。 “上学难” 、 “择校热”成为困扰合肥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没有学校就近入学,就建设新学校。合肥市委市政府首先从规划入手调整全市义务教育布局,编制了合肥市中小学布局规划 ,并且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教育用地实行“黄线保护”。2006 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滞后问题得到彻底根治,一次性交付使用 33 所小区配套学校,可以容纳 4 万多名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瑶海区和平东校就是这 33 所新建校的其中之一。“瑶海区是老工业城区,学生多是安托 (安徽拖拉机厂) 、 安纺 (安徽纺织厂)子弟,但当时只有 4 所厂办小学,规

6、模很小。 ”校长陈彪回忆过去,感触良多, “以前家长来学校都是穿着拖鞋。现在我们学校像花园一样,家长来了吐个痰都找不到地方。 ”更重要的是,新的学校让老师和家长看到了希望。以前的厂办小学质量不高。陈彪告诉记者,那时老师们比较懈怠,职工家长不满意,觉得是自己“出钱养着”老师,来了也是挑刺的。而现在,新建校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设备到师资投入都非常大。老师们怀着一种艰苦创业的心态,干劲很大。 “以前别人说,安托、安纺的孩子没几个能考上大学,但我们要证明,他们不比别人差。 ”陈彪说。过去是削峰填谷,杀富济贫,现在是填谷造峰,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截止到今年,合肥市累计新建小区配套学校 54 所,比

7、前 10 年所建学校总和还多 20 所,有效缓解了市区义务教育上学难问题。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让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辐射到更需要的地区。2007 年,根据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除了新建小区配套学校,老城区一批优质校也纷纷“外迁” ,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 3 所老城区优质校整建制迁入合肥市滨湖新区。2008 年,省示范高中合肥八中迁入政务新区。曾经的合肥四十六中,用校长黄先银的话说,是巴掌大六亩三分地,而现在的四十六中占地 165 亩,办学规模同时也在扩大,原来的每届 8 个教学班扩充到 22 个教学班,主要面向学区内 13 个行政村和附近小区的学生。但随之而来生源质量的变化,让

8、黄先银很苦恼:“原先的生源是市中心几个优质小学的学生,现在是滨湖周边小学的学生,第一次期中考试,两者平均分相差 50 多分,尤其是烟墩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50 多年的优良传统此时发挥了作用,四十六中更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注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事实证明,这些入学时基础薄弱的学生,经过 12 年的学习后,变得阳光自信,多才多艺。有的学生入校时连 26 个英语字母都不会书写,现在都能用比较流利的口语与国外学生交流了。初中择校热得到了有效缓解,合肥市又把眼光瞄准了“高中择校热”的难题。2006 年,顶着多重压力,合肥市大刀阔斧推行普高招生制度改革,合肥一中、六中、

9、八中等三所省级示范高中实行联合招生。三所学校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线,录取后用电脑将学生均衡分配到三校就读。联合招生弱化了初中学校之间的应试较量,减轻了初中学校的压力,使初中学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 “做梦都笑醒了” ,看着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四十六中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读合肥一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滨湖新区的老百姓最激动、最高兴。包班支教 优质师资送下乡“过去,大家都在忙着建学校,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教师队伍,包括数量和质量。2008 年以后,师资问题摆上重要位置,现在,省里已经把师资建设作为课题在研究。 ”金燕说

10、。而关注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关注薄弱校的师资。合肥市瑶海区的“包班式支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支教方式,使优质教师资源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什么叫“包班式支教” ,瑶海区组织人事科科长李志锋说,就是因为考虑到学校教育教学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把整套的班级管理模式“嫁接”过去,显然比一个老师过去支教更加有效。所以有了优质校与薄弱校结对,互派一个班级的主科老师包班教学,一包 3 年。共建班的教育教学成绩分别纳入两校考核,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2006 年,瑶海区首先选定了 4 对中学、三对小学开展“包班支教” ,互派教师 37 人,期限3 年。合肥 39 中学和三十埠中学就是一对包班共建学校,三

11、年来,39 中共派出 6 位教师到三十埠中学包班支教,以语、数、外为主。39 中校长梁华桥坦言,城乡教师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教师理念还比较落后,视野比较狭窄。“我们要求支教教师尽可能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在和平小学黄笑蓉校长看来,只有理念和方法改变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包班支教 3 年来,瑶海区专门对这项政策的效果做了调查。 “很有意思,优质校的老师想着不能丢人,薄弱校的老师也不示弱,都在各自包的班级上很用心。 ”李志锋说,这项举措不仅稳定了薄弱校的生源,调动了支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

12、的示范辐射效应,有力提高了薄弱校的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而现在的包班支教,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教师,也开始考虑音、体、美教师。庆平希望学校校长程永海迫切期待这些教师的到来, “去年一整年,我没听到过校园有歌声” 。包班支教,是区域内推进师资均衡的一种举措。如何建立有效的城乡之间、市区之间正常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缓解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合肥市仍在探索。今年,合肥市采取个人报名、学校同意、组织考核等程序,推进市属学校教师内部交流制度,引导教师参加交流,市属学校共调剂交流 127 人,为今后市属学校教师交流积累了经验。对这个大胆的举措,金燕称,合肥在教师交流中迈出了

13、第一步。捆绑办学 城乡同时动起来“农村学校城市化,城区学校优质化” ,是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的目标。在合肥市辖的 4个城区中,庐阳区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城区,尽管其下属的四十六中、师范附属小学等一些优质资源已经搬到包河区下辖的滨湖新区,但在庐阳区教育局长李仲生看来还要将“均衡”进行到底。就在今年,庐阳区实施了城乡学校共同体“捆绑”机制,进一步强化城市学校的“连带”责任,加大对乡镇学校的指导帮扶力度,加快乡镇学校与城区学校的接轨。庐阳区里的 8 所城区小学要“捆绑”的就是三十岗乡和大杨镇的 8 所小学,力争在 3 年内,使这 8 所小学基本达到城区小学的办学水平。在城乡学校共同体“捆绑”结成的

14、对子里,城区小学校长兼任乡镇小学第一校长,拥有人权和财权。按照“捆绑”协议,双方每年至少互派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到对方学校任职,每年至少互派10的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视同支教) 。六安路小学和三十岗乡的幸福小学就是一对捆绑学校。六安路小学校长郑家凯同时兼任幸福小学的第一校长,教导主任金红兼任幸福小学的副校长。自然教师陈瑶更是每天风雪无阻地走在乡村道路上,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每天先骑自行车,再转两趟公交车,才能给这里孩子们上一节课。城里的校长来了,教导主任来了,老师来了,带来的改变比想象的更大。幸福小学校长瞿明胜用了三个字来形容他们让我们“动起来”了。在没有“捆绑”之前,当一个村小的老师是舒服的,顺顺利

15、利干到退休不成问题,但现在,要提办学特色,要集体备课,要教科研,甚至还要到城里上课无论是不想动的,还是想动没机会动起来的教师,这下子“集体总动员” 。村里的老师到六安路小学去上课,增强了自信心,而城里的老师来到幸福小学,体验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些孩子上课认真极了,眼睛一秒都不离开老师,给他们上课,很舒服,有成就感。 ”提起幸福小学的学生,金红很感动。就在今年,幸福小学迎来了自己平生最高等级的一次奖励。在六安路小学音乐教师刘小衡的帮助下,学校成立了合唱队,全校一半的学生都加入进去。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这个农村学生组成的合唱队参加合肥市比赛获得了全市二等奖。从“手拉手”到“捆绑”共同体,合肥市

16、永红路小学校长岳彩莲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以前“手拉手”可以松手,但现在有了三级捆绑,校级领导一级捆绑,中层干部二级捆绑,教师、学生三级捆绑,真是“同生共死”了。在永红路小学,三级捆绑做得很到位。永红路小学所有的老师都与对口学校五里拐小学的老师“结对” ,包括 45 岁以上的老教师。“捆绑办学让乡镇学校有了新理念、新目标、新面貌、新成绩。 ”合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方东玲用了四个“新”来概括“捆绑”的效果。她还建议,要更重视软件建设,把教师放在“捆绑”的第一位,同时“捆绑”办学要更注重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流。 “农村学校并不矮人一等,要创出自己的特色。 ”这位心思细腻的女局长说。没有钱是办不成事的,但有了钱也不一定就什么事都办得成,还需要一种思路和决断力。几年来,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合肥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异常突出的成绩,也诞生了许多新的思路和决策。正是因为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2008 年、2009 年,合肥市庐阳、蜀山、瑶海、包河等 4 个城区先后进入安徽省义务教育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