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9174238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痛的早期治疗及护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癌痛的早期治疗,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李凤英,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李凤英,肿瘤科 李凤英,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李凤英,2016年4月30 日,肿瘤科,目录,癌痛的概念和分类,1,癌痛的治疗时机选择,2,癌痛的治疗及药物选择,3,癌痛治疗的剂量滴定,4,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什么是癌痛? 短暂或长时的,或轻或重 影响或累及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 每个病人的疼痛是独特的 对癌痛的了解越多,对你自身的帮助越大,癌痛的来源,手术后疼痛 残肢痛 幻肢痛 便秘(阿片类药物引起的) 放射后炎症/纤维化 粘膜炎、口腔炎 化疗相关的神经毒性 骨坏死,关节炎 头痛 伴随糖尿病 其他伴

2、随疾病,褥疮 肌肉痉挛 便秘 淋巴水肿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肺栓塞 感染,癌症病人为什么会痛? 1.肿瘤直接压迫、刺激神经 2.肿瘤骨骼转移 3.肿瘤对痛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的刺激 4.肿瘤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5.手术后、放射治疗后、化疗后和其他治疗后疼痛 6.心理因素 癌症类型、疾病程度或阶段、病人的耐受性,WHO的疼痛分级标准,0级:指无痛。 1级(轻度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2级(中度疼痛):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3级(重度疼痛):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

3、镇痛药。,157,持续痛 整日连续不断。 爆发痛 在规律用药的情况下,突现的疼痛,数以分计或小时计,可一日数次。,癌痛 分类,I 急性癌症相关疼痛 IA 肿瘤相关疼痛 IB 抗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 II慢性癌症相关疼痛 3月. IIA 肿瘤生长导致的慢性疼痛 IIB 抗肿瘤治疗导致的慢性疼痛 III并存的慢性疼痛,癌痛分类,癌痛治疗的现代观念-早,强调尽早止痛,防止神经敏华 急性疼痛:如果在初始阶段未得到完全控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疼痛,应“超前镇痛”,防止神经敏化 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应及早治疗,防止神经敏化,形成疼痛记忆,导致难治性疼痛,疼痛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损伤刺激,修复,1月,3月,

4、3月,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疼痛是一个延续的过程,神经敏化的表现,1.患者“刺激疼痛曲线左移 2.痛阈降低,主要表现为疼痛过敏和触诱疼痛”。,Marinangeli F, et al.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4;27(5):409-16.,100例晚期癌症(轻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WHO阶段法治疗组和强效阿片类药物治疗组。强阿片治疗组平均VAS评分降低2.61分,显著优于WHO阶段法治疗组的1.92分。,早期应用阿片控制癌痛,VAS评分下降更显著,早期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患者疼痛控制更佳,早期姑息联合标准抗肿瘤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长达11.6个月,新

5、英格兰医学杂志,Temel JS,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8):733-42,早期控制癌痛及相关症状,显著延长生存期,151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姑息联合标准抗肿瘤治疗和单独标准抗肿瘤治疗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标准抗肿瘤治疗组延长2.7个月。,癌痛控制是NCCN早期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贯 穿 癌 症 治 疗 全 程,I 、 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对症支持)相结合 II、 姑息治疗为主, 减轻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III、 终末期治疗及善终服务 NCCN:一旦确诊癌症,应在患者心中尽早建立姑息治疗,阶段,作用及内涵,结论,癌痛

6、应早期干预治疗! 阻断恶性循环! 改善生存质量 ! 延长生存期!,WHO设计的三阶梯止痛在癌痛控制中的位置,抗肿瘤治疗 姑息性放疗 辅助性药物 物理性疗法 社会心理疗法,神经阻断, 姑息手术, 与部分切除术, 1-5%,硬膜外和鞘内止痛药 2-6%,静脉和皮下用药 5-20%,口服及其他无创给药方式 75-80%,树立正确观念是成功推行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法的关键,对待晚期癌症病人的态度 对癌痛的认识 对病人疼痛主诉的态度 对吗啡的一些看法,过去(错误的) 基本上是放弃的态度 无任何工作可做 即使做些工作,也是徒劳无益 道德观念上的错误 认为疼痛不能完全缓解 癌症疼痛是不可避免 满足于部分缓

7、解 医护人员不完全相信 疼痛程度由医护人员判定 易产生“ 成瘾” 视生理依赖为“成瘾” 怕流入非法渠道而管制过严 给药剂量不足不顾患者疼痛,现在正确的 应认真关心病人 有大量止痛和姑息治疗工作 医疗照顾能提高QOL 应提高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 疼痛可以完全缓解 癌痛90%以上可完全缓解 疼痛应给以满意的控制 要相信病人主诉 应以病人主诉为根据(用量表) 用吗啡治疗癌痛成瘾者罕见 要严格区分身体与心理依赖 应切实保证临床治疗需要 必须调节剂量至疼痛完全缓解,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来历,1980年 1982年 1986年 1990年,WHO召开专家委员会寻求简单、有效、科学、确切可行的止痛方案 意大利

8、米兰会议制定了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并提出“ 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使癌症患者基本无痛”的目标 WHO编写出版“ 癌症疼痛的治疗”、“ 为何不解除癌痛”等三阶梯治疗原则 我国卫生部组织编写“ 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在广州召开学术研讨会,将“ 三阶梯止痛”介绍到中国推广,2011年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印发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可使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药物治疗癌痛的目标,有效控制疼痛 无不可接受的副作用 使用方便 依从性高 提高生活质量,李

9、同度:疼痛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的选择,何时何类药物治疗? 阿片类药物地位如何?,常用非阿片类止痛药,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 前列腺素的特点包括: 本身就是致痛物质; 具有使痛觉增强作用; 能增强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物质的敏感性; 中枢作用机制: 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 类阿片活性机制; 5HT机理; 兴奋氨基酸受体机理 这类药物一般镇痛剂量较其抗炎所需剂为低,而且镇痛作用存在天花板效应。,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特点及不良反应,该类药物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 该类药物为非处方药物 该类药物不产生耐药性及生理或心理依赖性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对胃肠道的影响 对肾脏的影

10、响 对肝的影响,常用弱阿片类止痛药,常用强阿片类止痛药,WHO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吗啡用量是 衡量各国癌痛治疗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癌痛治疗核心药物,硫酸吗啡,世界吗啡消耗量,2002年 达到0.195mg/人,医用吗啡的研究与发展,硫酸吗啡缓释片的药代特点,服药后1.5小时起效,2-3小时达峰 血浆消除半衰期为3.5-5小时 24小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 一次给药作用可持续12小时 口服生物利用度:3817%,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按阶梯给药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二阶梯弱化;

11、短效阿片灵活滴定(NCCN)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按阶梯给药(NCCN弱化二阶梯),一阶梯 轻度疼痛,二阶梯 中度疼痛,三阶梯 重度疼痛,NSAIDs药物 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曲马多 弱阿片药物辅助性镇痛药 奇曼丁(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可待因片,强阿片药物(无天花板效应)辅助性药物 美施康定(硫酸吗啡缓释片) 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13版 NCCN成人癌痛指南,弱化二阶梯用药,提示癌痛患者避免使用可待因、曲马多,可待因本身无镇痛作用,发挥作用需代谢为吗啡,吗啡-6-葡糖苷酸等; 相当一部分人群不进行此

12、代谢,可待因无法发挥镇痛作用;对于这类人群应避免使用可待因。,WHO 三阶梯的更新,阿片类药物 - 控缓释剂型 - 即释剂型 + NSAIDs + 辅助用药,难治性疼痛,口服给药 尽管有许多剂型的出现,口服依然是首选给药途径; 能口服的尽量口服,仅在严重恶心、呕吐,不能吞咽等情况下的患者才考虑其它给药途径。,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按时给药,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按需给药,以保证疼痛连续缓解。,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个体化给药,对阿片类药物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

13、最佳剂量; 对每个患者均应进行剂量滴定,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监测用药效果和身体反应 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镇痛治疗效果,关于剂量滴定,阿片类止痛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称为剂量滴定。 对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推荐初始选择短效制剂,个体化滴定用药剂量,当达到理想止痛及安全水平可考虑换用等效长效制剂。 对于已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缓控释制剂作为背景给药,在此基础上备用短效阿片类用于治疗爆发痛。,爆发痛指在

14、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在稳定持续疼痛的基础上,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用过 阿片类,用过 阿片类,未用过 阿片类,5-15mg 短效吗 啡或等 效成分,2-5mg 短效吗 啡或等 效成分,计算24h 总剂量 给予10- 20%,评分未变 或增加,加50- 100%,如2-3剂后效不 佳,考虑静脉滴 定或再次全面评 估,评分 4-6,给予 当前剂量,60分钟后再评价,评分 0-3分,按需给予当前剂量; 2-3h后再评估; 最终确定有效剂量,60分钟后再评价,给予 当前剂量,评分 4-6,评分未变 或增加,加50- 100%,如2-3剂后效不 佳,考虑其他策略 或再次全面评估,60分钟后再评

15、价,15分钟后再评价,未用过 阿片类,口 服,静脉,快速滴定法,疼痛评分4 或出现未控疼痛的临床指征 (未达到患者的目标),辅助药物应用,在特殊类型疼痛中,辅助药物可产生独立的止痛作用,因此可用于任何阶段。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对浅表烧灼痛有效; 抗惊厥药对针刺样疼痛有效; 皮质激素对颅内高压、急性脊髓压迫、骨转移、肝包膜扩张等所致疼痛、肿瘤侵犯所致神经伤害性疼痛均有作用; 精神安定药、抗焦虑和抗抑郁药可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特殊疼痛的处理,神经病理性疼痛: 阿片类+加巴喷丁 300 mg,3次/日; 或小剂量氯胺酮 15-20mg/次。 骨转移疼痛: 阿片类+双磷酸盐+非甾体 有神经压迫时:

16、加用激素,在按时给药时,两次合理的给药时间内出现的评分4分的疼痛 爆发性疼痛通常使用即释吗啡 常用的剂量:前24小时总量的10%20%,爆发性疼痛,在滴定过程中,若患者疼痛控制良好,和/或出现了难以控制的毒副反应时,应考虑减量。,减 量,减量的幅度为25%50%。,吗啡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预防恶心呕吐应于阿片类用药第一天开始; 阿片类用药全疗程长期预防便秘; 个体化滴定剂量避免出现过度镇静; 备用呼吸抑制解救用药:纳洛酮。,吗啡止痛会成瘾么?,正确区分 耐药性 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耐药性,疼痛的治疗不存在增加用药量和耐药性的问题。一旦有效剂量被确定,其有效性可保持数月,如果该剂量突然不能控制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情发生了变化,而不是产生了耐药性。,R.Melzack and P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