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174230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小编整理乱了教育哲学导论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所用处。 这一章分为三小节,每小节属于递进式的。从“理论”一词开篇,主要是为了呼应前一章。“理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是对科学事情的“解释”,是可以经过实验与观察进行证明的。而在教育中,“理论”这个词比大部分的其他情境中使用更为频繁而且随

2、意。所以本小节主要把教育与其他科学进行类比和分析。很多人会同意教育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它反倒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联系的一系列实际活动。教育就像医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系列实际性活动。如果理解了应用于我们必须工作的对象中的那些自然规律,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如何实施这些活动。一个好的教师能够从平常经验中足以知晓人类本质的活动,从而有助于他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关于人的科学的发展,就像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一直是由社会条决定的。在去剖析“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发展时,文中先是引导我们去比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而这个不同,可以让人清楚看出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范围。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科

3、学的发展历史很短。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历史还不到100年。在成为独立科学之前,它曾经是推测哲学的一个分支。第二,人的科学的规律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同表现在:自然科学规律可以当作世界上永久的且不可以改变的特征。而人的本质规律可以有几种变化的方式。如基因的突变,人类倾向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社会结构也能影响遗传能力发展的方式。第三,社会科学实验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德问题,其二是从技术上来说,出于明显的原因而在任何大的范围内改变社会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第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别存在于它们各自的发展水平上。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一个学科的常识知识

4、阶段。第二阶段为自然历史阶段。第三阶段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科学阶段。这是本章最为重要的内容,用本章的结尾来回答:用于教育语境中的“理论”一词,总体上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这一章节中最为经典的恐怕是对“教育理论”的分类。教育理论中的第一类是存在教育著作中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论断。它们是作者主观的猜想,它们既不能通过由成熟和公共认可的方法来收集、检验和评估的证据来证实,也不能通过它们来证伪。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是否认为这些论断有意义或者可以被证明,我们至少应该辨认出它们来。例如柏拉图的著作中的教育建议:人在本质是一个与某种物质载体有暂时联系的灵魂或精神,这种灵魂和精神先于肉体创生并且不会消散。第二类是教育理

5、论中的价值判断论断构成。一个教育理论的哲学批评,其部分功用是分解出指导价值并使之变得清楚起来。教育改革者的大部分流行语和口号都是陈腐的价值判断,诸如“依天性而教育”“为民主而教育”“机会平等”“为公民资格而教”等。更重要的是,这一类指示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口号。它们应当明确地规划出来,与实践相联系并被辨出真相。一种不加诊断的价值判断是造成智识困惑的源头。教育理论的第三种组成是经验性的。这个很好理解,属于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但文中把这种经验又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在生活于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实验科学之前的那些理论家的作品中相对比较常见,它们由对教育实践的建议组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起一种新的

6、教育理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因为它得益于“实践”。而大部分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如此紧密。不管是已经发生的理论,还是准备发生的,它们只是教育实践创新上的装饰,真正起作用的是实践本身。另一种是单是建立在“实践”所获取的经验上的,而是在边实践,边修正的教育理论。理论和实践 变成了一种交互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今天关于感知、学习、动机、“智力”的本质及其分配和发展、教育落后的诱因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朝着所期望的改善结果的方向上改进教育实践。所以作者在辩明“理论”以后,说出了“只有在我们扰成熟的心理学或社会学实验结果应用教育实践之时,它才能得到证明”,它才能称之为“教育理论”。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