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方文化渗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173432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惕西方文化渗透(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惕西方文化渗透 构筑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与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一些西方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从近年来在西方世界普遍流行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等词汇中可见一斑。在经济等硬实力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却缺少相应的重视;,面对这种情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步伐愈演愈烈,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温和手段来建立其“文化帝国主义”,妄图在全世界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实现其世界霸权。西方国家将文化渗透作为一种强有力且阻力最小的手段与工具来实现其对他国西化与分化的目的,这已经对我国

2、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容。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意 识 形 态 安 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容,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而对于意识形态安全,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不受侵害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安全形态是立国之本,如果放弃了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必将导致国家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衰落甚至毁灭。,意

3、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我国在不断的发展中,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更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马振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教授 ):“社会的转型使中国社会安全面临新的环境,社会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并复杂多变,因此,在深化改革中如何维系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安全与稳定,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 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 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

4、形态构成威胁 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国家安全蓝皮书5月6日发布 根据中央会议和文件指出,中国国安委的基本性质和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它是国家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议事协调机构,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蓝皮书再次强调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警惕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民主、和平演变(并举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一事为例)。 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4年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发布暨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评估与展望研讨会”,2014年5月6日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按年度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对

5、过去一年的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包括国际安全形势与国内安全形势进行全面回顾、评估与分析,并就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提出对策思考。,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中国首部国安蓝皮书:西方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2013年1月,美国借中国南方周末报“元旦献词”风波指责中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中国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民主输出,将严重影响本国政治思想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文化霸权主义通过文化作为手段来实现其霸权主义。多年来,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文化的渗透力与控制作用,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霸权,

6、实施文化霸权。201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广播、出版、影视文学、教育等多种途径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中国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严重威胁。,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互联网海量的信息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从国内因素看,在商业利润的诱惑下,一些网络媒体淡化甚至故意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从国际因素看,互联网突破了时空边界与意识形态封锁,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各种思潮通过网络传播,冲击着中国民众的思想,冲淡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主导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下降,危害着社会稳定

7、和民族团结,进而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宗教渗透的方式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加隐蔽,公开与秘密并举,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欺骗性。境外宗教渗透势力已经把触角伸向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态势愈演愈烈。2013年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共同的特点,是暴徒均为宗教极端分子,事前有组织地开展地下讲经班,观看宣传宗教极端和暴恐内容的音视频,传播宗教极端思想。这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一)利用互联网及其他传媒,利用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电影电视、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文化渗透 (二)以新式的宗教渗透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 (三)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某些“

8、西化精英”,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新时期西方文化渗透的新路径,美国总统尼克松 在1999不战而胜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写着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事实上,网络已成为美国对中国输出美国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已成为美国对华实施“和平演变”和对其他国家发动颜色革命的有力武器。美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10月1日起,美国之音将全面停止中文短波、中波以及卫星电视广播,全面取消粤语广播。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广播政治宣传的时代将结束。不过,美国之音的中文网站将被保留。其普通话节目将转入互联网。美国广播理事会战略与预算委员

9、会主席恩德斯温布什是该计划的支持者。他说,在中国收听短波广播的人数过去几年一直微不足道,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2011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网络自由讲演。她表示,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推特”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推特”账户。并且,美国今年将花费2 500万美元,用来保护网络作者,帮助他们突破网络限制。美国之音停播华语与“推特”被美国政府热捧,此消彼长之间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内部宣传资源的一种调整。从中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正日益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文化渗透影响力,希望借此加强对中国的宣传攻势。这也说明互联网己“成为敌对势力进

10、行意识形态渗透着力利用的渠道和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的一个传播途径。”,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明确说过:从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动只有一小步距离。所以西方某些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反华;如支持达赖喇嘛谋求,鼓动邪教分子闹事;出巨资160亿美元要“把中国基督教化”,等等。美国时代周刊前驻北京记者艾克曼在他所写耶稣在北京一书中指出:“根植于西方的大陆基督教会,崇尚美国的宗教自由和民主价值,倾向支持中国走向民主。在中国,上至政治学术精英,下至农民工人百姓,信仰基督的人数至少有八千多万,超过党员的人数。未来30年,中国经济在实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基督徒的人数会达到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或许会被基督的

11、羔羊所驯服。”,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经阐述过,控制中国不能主要依靠武力,要通过控制中国精英来影响中国决策,辅之以控制战略威慑,使中国更加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西化精英”。 福特基金会与中国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部分:前期以资助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的研究和了解为主,后期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直接与中国建立联系,资助有关项目和机构。该基金会最早介入中国的项目是1949年调查从大陆流到香港的大批知识分子“难民”情况,并协助对他们的安置。根据基金会驻京办事处的最新资料,自1988年1月在中国建立办事处起至2001年9月,基金会在中国资助总额为1.28亿美元,项目包括人权与

12、社会公正、治理和公共政策、教育与文化、国际事务、项目支持等。在这些资助中即培养了某些西方国家需要的“西化精英”。 洛克菲勒基金会早在1916年就开始在华资助美国教会办的协和医学院。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该基金会更是与中国很多领域科研机构合作。正如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所言,要通过控制中国精英来影响中国决策。,美国通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控制中国的某些社会活动家和法学家,在中国制造政治动荡和分裂。“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又译为”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简称NED)下属四大机构,即共和党的国际共和研究所、民主党的全国民主研究所、美国商会国际私营企业中心及劳联-产联的国际劳工团结美国中心。此外,还有许多所

13、谓非政府组织受其资助,包括民主杂志、世界民主运动、国际民主研究论坛、国际媒体援助中心,等等。,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委员会接受希拉里的建议,把诺贝尔和平奖公然授予了1989年制造动乱、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分子刘晓波。该人曾直言不讳地说”香港一百年殖民地变成今天这样,中国那么大,当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会变成今天香港这样,三百年够不够,我还有怀疑。“”中国人有什么?中国只有一堆非驴非马的大杂烩。“”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选择西化就是要过人的生活,西化与中国制度的区别就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换言之,要过人的生活就要选择全盘西化,没有和稀泥及调和的余地。“”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要说我叛国,我就

14、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构筑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网络信息舆论管理和引导 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应该变。本文就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谈一些看法。,张国祚与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对话,2012年4月2425日,著名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15、奈应邀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山东大学发表演讲。张国祚与约瑟夫奈教授乘高铁从北京到济南,一路纵论软实力、文化、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人权、外交政策、中美关系等话题,愈议愈深,且时有点晴之语,张国祚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诗人。1988年在吉林大学获科学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文化问题、科学哲学、生态经济等。主要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16、、求是杂志、解放军报、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约瑟夫奈(Joseph S.Nye) 生于1937年,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而闻名。近年来对中国“软实力”增长较为关注,并于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他提出的新概念“巧实力”(Smart Power)也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张国祚: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关于“软实力”概念提出的背景吗? 约瑟夫奈:“软实力”这个概念可能是新的,但概念表示的行为却并不是新东西。虽然我在关于美国权力的书中再次明确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但并没有什么美国特色的东西。中国古代文化对软实力就有很好的理解,虽然没有使用这一专有名词。 张国祚:您很谦虚,但陈述的也是事实。我们中国人对软实力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