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59162677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至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与答案 本试卷共分为第卷(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一、选则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制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2、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制度法令的统一 D.更有利于皇帝集权3.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 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4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其中的“

3、优良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6.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

4、化7.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8.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9.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斯 的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5、。”对十二铜表法认识正确的是体现了对奴隶统治的残酷性 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有利于限制贵族的特权A. B. C. D.10.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11. 历史的发展似乎故意和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开创者俾斯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上与俾斯麦分歧严重。1890年,75岁的俾斯麦被迫辞职。这说明了( )A.依据1871年德意志宪

6、法德皇有权罢免宰相B.未经联邦议会通过,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的做法有违宪法C.依据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俾斯麦任期已满D.共和派势力削弱,君主派占上风12.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13.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

7、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 了( )A.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C.美国xx民主的制衡性 D.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14.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15.1895

8、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 B. C. D.16.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

9、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18.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10、(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 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9.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20.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

11、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 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21. 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C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12、 D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22. 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中国的外交 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A. B. C. D.23.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

13、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4.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的土地经营25. “它是世界文化遗

14、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26.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27.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