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130155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新版)济南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红色液体,属于结缔组织,它在人体内执行着重要的运输功能。 1.实验: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1)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防止血液凝固,起到抗凝剂的作用。 (2)实验结果: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血液发生了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暗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其实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出中间有一层很薄,呈现白色,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如图所示)。 血液的分层,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拓展 新鲜的血液不加抗凝剂,血液就会凝固成血块。血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血清成分复杂,含有

2、各种血浆蛋白、葡萄糖、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激素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血浆 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浆,约占血液的55%。 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8%,还有葡萄糖、无机盐等,此外还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4)血细胞 红细胞 (RBC)、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 (PLT)共同组成了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共同组成了血液。 归纳总结 血液、血浆和血细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实验现象 显微镜下明显可见: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红细胞,体积最大且细胞核被染成深色的是白细胞

3、。 在低倍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2)实验结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比较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细胞在形态、结构、数量和功能等方面的区别如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1)血红蛋白 颜色与成分: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 血红蛋白的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2)贫血: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预防措施是多吃一些铁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4、4.血液的功能 血液功能是运输氧气;运输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保护的作用;调节体温。,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输血与血型 1.血量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称为血量。人体内的血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7%8%,如果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 2004 800毫升。 知识拓展 医学研究证明,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即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 当失血量在8001 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需要输血; 当失血量超过1 200

5、毫升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当失血量达到1 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血型与输血 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前需要对受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1)ABO血型系统 人类的血型系统有多种,但在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ABO血型系统。兰德施泰纳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血液可分为四种类型,即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血型系统。 (2)若输血时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红细胞会彼此凝结成一团),则输血失败。 (3)ABO血

6、型系统之间输血的关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归纳总结 (1)输血的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2)异型输血示意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可输血给对方)如下所示: 即O型的人是万能献血者;AB型的人是万能受血者。,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倡导无偿献血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提倡1860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例1】 (2016福建厦门中考)人的血液组成包括( )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

7、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 B,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例2】 (2016山东淄博中考)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答案 B,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三 血清、血浆与血液 【例3】 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解析 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是血浆,下面是

8、血细胞;不添加任何物质,不分层,周围渗出的是血清。 答案 D,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 血型与输血 【例4】 (2017福建泉州中考)某战士B型血,在地震抢险救灾中受伤,失血过多需输血,应输给(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解析 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液。 答案 B,教材问题详解 教材P43演示实验讨论 1.提示 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即出现血液分层现象。 2.提示 血液由血浆和血

9、细胞组成。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体积的55%,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了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 教材P44分组实验讨论 1.提示 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2.提示 在显微镜下,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量多。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教材P46分析讨论 1.提示 该化验单中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不正常。 2.提示 化验结果说明该患者患有炎症和贫血。 教材P47分析讨论 1.提示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2.提示 除了同血型之间可以互相输血外,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而O型血则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教材课后巩固提高详解 1.提示,2.提示 该同学可能患有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这都会导致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因为蛋白质含量不足或缺铁,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贫血时应补充蛋白质和铁。 3.提示 (1)献血前体检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自身健康及其提供的血液是健康、安全的。化验血型,是便于向病人输血时选择使用。 (2)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