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125542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古诗词复习默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默写(一)识记性默写:1水何澹澹,_山岛竦峙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秋风萧瑟_ ,_洪波涌起_。观沧海 2_潮平两岸阔_ ,风正一帆悬。_海日生残夜_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3几处早莺争暖树,_谁家新燕啄春泥_。_乱花渐欲迷人眼_ ,浅草才能没马蹄。4_枯藤老树昏鸦_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_老骥伏枥_ ,志在千里。_烈士暮年_ , 壮心不已。龟虽寿6_绿树村边合_ ,青山郭外斜。_开轩面场圃_ ,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7_无可奈何花落去_ ,似曾相识燕归来。_小园香径独徘徊_ 。浣溪沙8_山光悦鸟性_ ,潭影空人心。_万籁此都寂_ ,_但余钟磬音_ 。(常建题破山

2、寺后禅院)9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白雪纷纷何所似_ ?”兄子胡儿曰:“_撒盐空中差可拟_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_ 。”(世说新语.咏雪)10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_日中不至_ ,则是无信;_对子骂父_ ,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11.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12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春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强也 ;知困, 然后能自反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1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 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二)理解性默写:一、论语1、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 。2、表达生活中我们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语句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正确的态度,即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

4、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0.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1.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观沧海1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3、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

5、观沧海 ”。14、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5、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6、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内容很合适。三、次北固山下18、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旧事物中孕育新生命、新希望”的哲理或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9、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

6、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天净沙秋思21、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 和 古道西风瘦马 。22、表明游子飘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3、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或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4、描述早春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六、课后古诗词背诵2

7、5、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6、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7、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2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这两句诗分别是:“曲径通幽处” 和 “万籁此都寂 ”。30、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愉悦了鸟儿的性情,使它们在

8、山林间尽情歌唱;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杂念顿消,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请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3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把明月人格化,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3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

9、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36.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语是:巴山夜雨。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7.泊秦淮:表现

10、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38.浣溪沙: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38.过

11、松源晨炊漆公店: 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 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 3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40.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 借水之清澈是因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的名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