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08855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播学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江西中医学院 王力三天的学习,通过认真聆听中国传媒体胡正荣教授讲解如何建设和讲授传播学课程,受益匪浅,对于自己对课程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理念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本人几点具体的学习心得体会:1、正确定位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本课程定位为基础性与前沿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基础性课程。应坚持四个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知识的基础性,这是我们讲课的必须内容,如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这些不能丢;二是理论的前沿性,前沿性的理论需要在课堂上讲,但点到为止即可,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前沿性的内容,并明白为何要去了解。三是内容的时代

2、性和本土性,既要站在国际视野考虑知识的时代性,也要考虑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四是方法的应用性,传播学的授课必须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2、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并获得他们的认可必须正确认识我们授课对象的成长环境,80 后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90 后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00 后是在手机前发育的一代。而现在的大学本科生基本上是 90 后一代,这一代学生思维特点是:形象化、直觉化、碎片化,他们可能知道大 S 与张朝阳吵2架,但不一定知道钱学森是谁。作为教师不能用我们的固有思维要求学生按照我们的逻辑想问题,应该尊重他们成长环境的客观性。所以,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就需要把内

3、容讲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不过多纠缠在概念或定义的描述上。但也要避免一笑了之,有的老师上课时的笑点也很多,但笑完学生没有收获,就像一部好的喜剧电影,笑完之后要有思索,我们的课程应该使学生在思维上有所训练。3、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中国的高校确实有层次上的区别,有研究型的、教学型的、研究教学型的、教学研究型的等等,学校可以划分,教师却不能。大学的教学要求大学老师必须以科学研究作为支撑。大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主要是学术水平方面的,而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就是科研水平。所以,对大学而言,注重科研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在大学里,没有科研,就很难产生名师,教学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因为科研是产生名师的基础

4、。可以看出,胡正荣教授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得益于他们科研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4、教师应建立自己的学术关系网首先要往其他学科上靠,教师需将自己的“原学科”知识体系补充到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上传播学的侧重点不同,这是正常的,但必须对自己的“原学科”掌握透彻,因为在分析课程知识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出发点;其次是往实践上靠, 传播学的教师应与媒体多接触,要把握媒体最新的发展趋势,明白媒体正在做3的事;第三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多与学术界接触,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多到国内外走走看看,多学习,多交流;第四,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系列讲座,请专家讲课,既是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帮助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总之,通过三天的学习,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也激起许多思索。接下来就是将学习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取长补短,形成特色,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