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9054840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6(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6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四十年巨变话厨房上世纪80年代初,我家居住的县城平房连片,早晚做饭时,如天气无风,城区炊烟弥漫,熏眼呛人。当时家住三间平房,进得外屋,沙泥抹墙,顶裸椽檩,两侧是铁锅大灶,锅台上方墙壁挂着勺、铲、瓢等炊具,下摆一排盛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贴南墙竖个小柜,装盆碗盘碟。靠北墙有水缸、菜墩、粮米袋子、泔水桶等,这便是厨房的全部。我每天要早早起来做饭,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咕哒、咕哒拉动风匣起灶生火。风匣是长方形木箱,靠两根拉杆联动箱内的挡板,一推一拉生风,吹旺灶火。燃料是柴草或凭票供应的劣质煤,须不时往灶膛添柴、续煤,大铁锅烧开水,先

2、要灌满几个暖瓶,是全家一天饮用的热水。饭菜十分单调,冬春几乎每顿是玉米面窝头或高粱米饭,熬白菜萝卜或马铃薯,夏秋会炒些青菜。由于灶大火软,做好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待全家吃完,刷净锅碗瓢盆,很快又要准备下一顿,当时人称整天忙碌做饭的主妇是锅台转儿。1985年春天,买回了家用吹风机,莫看它只有水瓢大小,通上电源,就喷出强风吹得火旺,我可以不必再拉风匣,腾出手去淘米、切菜,缩短了做饭时间。这一年,我家翻盖了住房,两个并联的地炉取代了锅台,可以同时煮饭和炖菜,燃料也变成了蜂窝煤,打开吹风机,火舌窜起半尺多高。更大的变化是安上了自来水、接通了下水道,挪走傻大黑粗的水缸和酸气弥漫的泔水桶,外屋变得宽敞、清

3、新。做饭从此告别了铁锅大灶,蒸窝头用笼屉,炖白菜用铝锅、炒青菜用大勺,高兴得我不时叨念,有些像饭馆子。没过几年,高压锅、煤气罐、电饭锅、电冰箱等陆续入驻厨房,电冰箱刚买来时,我一边擦拭一边想,老母亲去世前,总叨念想吃冻豆腐,那时是三伏天,哪找去?要是有冰箱,她就不会想着想着,不禁泪水夺眶。1993年,县城棚户区改造,我家的地段建起住宅小区,回迁住楼,许多刚时兴几年的厨具却被淘汰:天然气管道替代了煤气罐、点火炉盘换成了电子燃气灶,电磁炉取代了电火锅等。我站在装修完的厨房,好似不知手脚该放何处,一有空闲我就要擦拭,让一切都光泽泛亮、纤尘不染。到了晚上,也要开亮壁灯在厨房坐一会儿,仿佛这里不是煮饭烧

4、菜的地方,而是一个摆满样式新颖、技能先进的厨具的展室。而后十几年,厨房设备不断更新:微波炉、豆浆机、榨汁机、红外线消毒柜等一个跟一个搬进来。第一次吃到用豆浆机做出的豆腐,我乐得合不拢嘴,跟孩子们说从前做豆腐,半夜就要起来磨豆子、煮浆、点卤水、压包,折腾到天亮才能出豆腐。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能吃到嘴,这变化简直没法儿说!别看我如今已年逾花甲,依然掌控着厨权,精心烹饪美味,让全家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惬意、充盈美满。孩子们让我歇着,等他们下班回来做饭,我说:从前做饭烟熏火燎地受罪,如今做饭操纵电器,是一种享受!透过我家厨房40年来发生的巨变,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社会的发

5、展、时代的进步,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和幸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2感恩时代 致敬奋斗36年前,我成了恢复高考后家族里第一位大学生,也是我们村里第二位考上大学的。至今,我们家族两代人共有9人考上大学,加上筑巢引凤娶进家门的几位大学生,如今的家族成员中有教授、律师、教师、工程师、公务员、职业经理人等,高考不单改变了我们本人的人生轨迹,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家族的社会声誉。听故乡的乡亲讲,因为我们家族出了多位高校学子,当地乡邻教育子女勤学上进往往以老叶家的子弟为榜样。所有这些,追本溯源,我觉得都得益于小平同志当年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撒下汗水后的收获很开心。说实话,我们家族能有这么多子

6、弟进入高校深造,主要靠努力与奋斗。撒出多少汗水,会有多少收获。下面重点说说我的大侄。我哥嫂都是勤劳的劳动者,他们在教育孩子读书上却是一丝不苟的。他们的不苟不是砸钱送孩子去乱七八糟的机构去培训,他们的做法很朴素,就是让孩子尽早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同时给孩子立规矩,让他制定好每天、每周的学习计划,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00年,侄子顺利考上浙江某省属重点高校,这所学校的学风很好,学生积极上进,侄子立志考研,最后一学期租住在校外备考,由于认真刻苦,以致一度流鼻血。每次放假回家,瘦得都像猴子,在家过一阵子长了点肉,又回校认真学习去了。胖去瘦来,几乎成了那几年的轮回。最终,侄子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

7、上研究生,还获得了浙江省政府优秀奖学金。读硕期间,他认真刻苦谦虚好学,深得导师喜爱,在国外一流学术期刊成功发表研究成果,毕业时,他不仅荣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还获得了去欧洲顶级学府读博的机会。寒门子弟留学,拼的不是钱,是智慧与努力,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性格。在国外的7年中,除了出国初期家里为他准备的路费和最初的生活费,其余所有的开支全靠侄子自己的奖学金。他的博士生导师,以对学生要求严酷著称,常有弟子留级甚至被开除,有的实在忍受不了半途退出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6。侄子顶住巨大的压力,每6小时观测、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严师出高徒。艰苦的奋斗迎来了属于他的幸福,留学期间,他以第

8、一作者身份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发表数篇原创性研究成果。毕业时,荣获学校的最高荣誉奖章。XX年2月,侄子回国受聘为上海某高校紫江优秀青年学者,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回国几年来,他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PNAS等顶级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被多家著名学术杂志做亮点报道。特别是2017年,他发表的利用手机超远程操控治疗糖尿病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国内外多家重量级媒体如新华社、央视网、BBC等进行了采访报道。今年7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又以我科学家用远红外光操控干细胞分化为题刊登了他的最新研究

9、成果。奋斗之树常青。由于优异的学业与科研,侄儿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XX年度吴江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度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等荣誉。作为一个再普通平凡不过的家族,40年来,我们很幸运成了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和得益者。我们是一滴水,融入了时代洪流,才成就了这滴水的晶莹与辉煌。感恩时代,致敬奋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3披荆斩棘四十年,创出特色新道路作为临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对临泽农村改革的披荆斩棘不断深化的全过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写此文前,我和县委老干局的领导用一天时间走访了当年农村实行大包干时一波三折的鸭暖镇张家

10、湾村和平川镇平川村,与当事人及现任村干部进行座谈。对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记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12月22日晚8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播发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当时的县委书记崔岩很敏感,听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后非常激动,恨不得连夜将会议公报印发到全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安排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从县广播站找来播报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录音磁带,让我通过播放机用录音重播,我用钢笔记录全会公报全文,再由打字室打字员用铅字盘打字机打到蜡纸上,经校改后印发全县各公社党委传达学习,从记录、打字到蜡纸,到油印机印刷,全是手工操作,耗时费神,各个工序下

11、来花了一整天时间,再由邮政局发送到各公社,实际上第三天基层就见到各大报纸头版刊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了。仅就这件事可以看出,一方面当时县委书记对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和现在秒知天下、日行万里的智能时代相比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霄壤之别。现在智能化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在当时想都不敢想。临泽的改革与全国一样,先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农村开始。1978年临泽全县总人口111965人,总耕地229179亩,粮食总产量15665.22万斤,人均产粮1399斤,除交售农业税和统购任务,再留足籽种、饲料和储备粮,人均实际分配的粮食555斤,由于长期吃大锅饭的体制机制,劳动生产率相当

12、低下,人均近两亩耕地还解决不了温饱,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8.80元,人均口粮分配555斤,其中小麦只能分到50到80斤,其余均为小杂粮,农民群众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顿白面面条或白面馍,从上到下的干部及人民群众都为吃不饱肚子发愁。古希腊哲学家德谟科利特提出过一条法则:只有能给绝大多数提供幸福和最小痛苦的社会,才是有价值的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6。费尔巴哈也说:人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条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随之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划时代的理论文章,后来全国各大报刊也都转载,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震动,于是在全国兴起了

1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以说也正是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闸门。但农村改革从何入手,具体怎么改,全国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模糊,且一直停留在革命口号式的一大二公思维定式中,对实际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旧体制和一大二公的旧模式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办?时任县委书记崔岩对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有一种坐不住等不及的急切心情。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他就在全县八个公社各选一个大队试行农活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责任制试验,结果出乎意料,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极大调动。年

14、终召开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推广,群众对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责任制改革很满意,有的地方甚至搞了联产计酬责任制比分段包工更深一步,效果也更好。如何在此基础上再深化农村改革?县委对深化农村改革充满坚定的信心,在大原则上又稳步谨慎,于是,在1980年7月召开了一次县委全委会,决定选择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公社,抽调得力的部门一把手和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工作队在鸭暖公社的六个大队深入宣传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试点实行整体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全县深化农村改革探路并总结经验。万事开头难,冲破思想牢笼,打破旧的管理模式,谈何容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僵化的环境中,这项改革就像在荆棘丛生的荒野趟出一条路来

15、,各种阻力都有,试点工作难度很大,阻力主要来自大队、生产队干部的思想认识,虽然绝大多数农民都期盼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满足多劳多得吃饱肚子的愿望。鸭暖公社的试点,五个大队搞的顺利成功,都实现了土地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广大人民群众非常高兴,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唯有一个大队-张家湾没有搞下去,工作组长在县委召开的总结汇报会上说,他把联合国的办法都用上了,就是搞不下去。主要原因是大队、生产队干部不同意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因为当时张家湾大队,集体经济相对比较好,全大队有五小企业和小作坊8家,如有小水电站、水磨坊、油坊、小煤窑、农机站、羊场、砖窑等,所以大

16、队干部不愿意把五小企业弄散了。大队书记李永成是1955年入党的老支书,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强,他坚持不能倒退,所以没搞包产到户。尽管张家湾大队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好,虽有八家五小企业,但群众生活也非常困难,全大队经济总量不到130万元,全大队只有第五生产队决算分配时一个劳动工日0.5元,是最多的,四队一个劳动日值才0.18元,人均口粮只分80斤小麦,其余为小杂粮,过春节时生产队杀两只羊,一口人分八两肉,每斤肉一毛钱,有的家庭都不敢要,因为年终决算一年的劳动力价值扣除粮价、农副产品价格,绝大多数农户都是超支户,劳动一年还倒欠生产队粮款。那时生产工具都比较原始,张家湾一个生产队只有七、八个牛拉大轮木车,社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