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5475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_、 过滤尘埃、吸收噪声、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净化空气等。 2.森林破坏造成的生态灾难: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 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_、物种灭绝等。,防风固沙,全球温室效应增强,3.森林的保护: (1)国际。 确定_的原则,1992年,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中国。 立法:1984年,公布森林法。 措施:加强_。 宣传:民间积极_,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保护森林,森林培育,植树造林,二、草地退化及

2、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环境脆弱、_、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 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2)人为原因。,气候变暖,需求,量,盲目扩大,严重,超载,2.退化表现 3.退化后果:使整个_发生变化。 (1)引起土地沙化和_。 (2)使_遭到破坏。 (3)物种濒于灭绝。,草群变得稀疏低矮 _减少 草质变劣,产草量,自然环境,盐渍化,动植物资源,4.保护草地: (1)主要措施 (2)中国的保护措施。 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改游牧为舍饲、半舍饲。 加强_。 建立饲草料基地。 建设“草库伦”。(指草场围栏),控制_ 改善_ 加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经济结构,牧场的基本建设,三、湿地干

3、涸及其恢复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 水,由_、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 _的海域。 2.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居于首位,具有调节气候、_、净化 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地 球之肾”。,沼泽,6米以内,调蓄水量,3.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_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2)人为原因。 _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环境污染造成入流_增加,水体富营养化; 围湖(海)造田,使_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_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沉积物,土壤侵蚀,营养物,湖沼,大量引水灌溉,4.湿地的保护措施: (

4、1)恢复和重建已_湿地。 (2)建立_。 (3)退_还湖、还湿地。 (4)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 (5)确定世界湿地日,通过国际合作,保护湿地。,退化和受损,自然保护区,耕,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 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_。 3.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1)表现:物种灭绝的速度与人口增加的速度_。 (2)灭绝种类:大部分为_和昆虫。 (3)灭绝的原因,早期为狩猎和_。 现今为_和生态破坏。,遗传,生态系统,日益减少,呈正相关,植物,采集,环境污染,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_,保护生态环境。 (2

5、)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_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 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_资源。 (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自然保护区,适当,遗传,【盲区扫描】 1.人工林和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不相同。 原始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砍伐后所造成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人工林所无法补偿的。 2.草地不只包括草原。 地带性草地包括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非地带性草地包括草山、草坡、草滩等。 3.海洋不一定是湿地。 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才能称为湿地。,考点

6、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 1.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分析: 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方面。超载过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挖滥采等人为因素也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其中超载过牧和盲目开垦是造成草场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如下:,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考题研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

7、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思维导引】原因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保护对策可以结合减少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政策法规、湿地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有限的中华秋沙鸭。,【尝试作答】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

8、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题组精练】 1.(2015河南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2000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

9、泊面积增大。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大较为明显。,答案:变化特点:19892000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小,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20002009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大较为明显。 原因: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小。2000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2.(2015白城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该区中部及地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

10、问题分别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中部主要为商品粮基地,随着开发规模逐步扩大,黑土肥力下降。地为小兴安岭林区,由于不合理砍伐等原因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第(2)题,地为农牧过渡地区,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地荒漠化。措施应从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发展农业和牧业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生态问题:(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地主要是森林资源的破坏。 (2)地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措施:加强对天然草场管理,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3.地下漏斗是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饱和水面(也叫潜水面)以采水点为中心,四周向

11、中心呈梯度下降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浅层地下漏斗分布示意图。,据图描述地下漏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上海地下漏斗发展可能带来的危害。 【解析】地下漏斗呈点状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结合中国政区分布判断,漏斗面积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地下漏斗发展,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枯竭,甚至海水入侵等危害。地下漏斗区还可能出现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问题,危害人或建筑物等的安全。,答案:分布特征:点状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漏斗面积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危害: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枯竭,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加

12、固训练】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下表示意1976年、2014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情况(单位:千平方千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1976年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的特点。 (2)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读表格,根据数值变化分析,三江源地区农田、荒漠、其他生态系统面积增大,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减小。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大,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小。第(2)题,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减小,可能导致气候恶化,

13、旱涝灾害加剧;风力侵蚀加剧,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流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答案:(1)农田、荒漠、其他生态系统面积增大,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减小;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大,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变幅最小。 (2)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加剧;风力侵蚀加剧,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流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问题的答题规范 【命题角度】 环境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不但关系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每年高考试题中多选择社会所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角度对考生进行考查。,【

14、答题模板】,【跟踪训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脏、乱、差”现象严重。为此,辽宁省创新思维,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清洁家园”,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和禽畜粪便并取得显著成效。下图为辽宁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示意图。,试述造成辽宁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的好处。,【解析】通过题文“污水、垃圾和畜禽粪便”来分析,造成辽宁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排放量较大;家庭废弃物多(垃圾多);农村饲养的禽畜多,产生的禽畜粪便量多。通过分析“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示意图”可知,分散式小型湿地污水处理的好处主要有:占地少、投资小(小型);初处理起到沉淀作用(窖井);再处理可进一步过滤和净化污水(花池中的大小鹅卵石和花植株)。,答案:原因: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垃圾和禽畜粪便产生量多。 好处:占地少,投资小,操作简单;窖井可起到沉淀作用;花池中的砂石可进一步过滤污水;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可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