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54267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和处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大多数球都掉进水里。,材料的选择,一、选择与作文材料高度一致的素材 二、尽量不选择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有关的素材,作文中的好题目,有心栽花花不发 水门的遗憾 相信你可以 给心灵松绑 为胜利预订鲜花 越过魔障 跨越心里那道坎儿 好心态,好状态 让阳光赶走恐惧,凡事往好处想 心想事成 焦虑时请微笑 放

2、下重担,方能远行 轻装前行 不听话的高尔夫球 内心的敌人 勇敢前行 相信自己,项羽在鸿门宴上因为自信放走刘邦 成吉思汗因为自信打下天下 某人去微软面试,多次被拒绝,多次不放弃,微软被其执着感动,录用了他 莫言小时不是一个听话的小孩,无论父母怎样训斥,他都挂着微笑,这种乐观的精神影响了他的写作 海伦凯勒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达尔文勇敢地公布进化规律 花木兰放下顾虑替父从军 毛泽东放下妻儿惨死的顾虑,投身革命,典型贴切的材料,猴子比赛爬高,最终获胜的是一只听不见的猴子 丘吉尔预定胜利的鲜花 科比在赛场上从不去想投篮不中的事 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譬如,在一节很重要的课上,我脑海里不断闪过“一定不要

3、分心”,而这节课我是一定听不好的。 某学校做过一项研究,有甲乙两个考生同时去参加一场考试,两考生学习水平相当,就在甲考生进入考场前的几分钟,研究人员态度严肃地告诫他这次考试的重要性,结果可想而知,甲生过于紧张连正常发挥都不及了,,有一位学生学习很好,但在面对高考时却十分紧张,总想着自己不行,最终结果如他想象的一样,他失败了。平时在模考中能考500多分的他,最后只考了300分。也有一位同学,平时学习中等,在高考前生病了,他想,算了吧,尽力吧!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他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之中,成绩下来后,他大吃一惊,竟然取得了一个好成绩。,寺庙里的老和尚叫小和尚去买油,严肃地警告他:“别把油洒了!”小和尚

4、买油回来,一路小心翼翼地盯着碗中的油,生怕洒了,却没注意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油洒了一些出来,小和尚更紧张了,手不住地抖,洒了更多的油,战战兢兢地去见师傅。方丈见他被老和尚狠狠地训斥,叫小和尚再去买油,路上看看风景,回来告诉自己,这一次,小和尚没有洒出油来,轻松地回来了。,日本作家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中说道,当给水结晶听美妙的乐曲或是感激赞赏的乐曲时,它便结出美丽对称的几何图案,而斥责它时,图案往往是残破的。简单的水都会有这样的反应,何况人呢?,材料的引述,一、材料的引述应注意详略 二、材料的引述要重视细节 三、进行理性思维的深化 1、亮出观点后举例,举例后将材料的要素带入观点陈述。 2、重视衔接句

5、 四、重视始发叙述,当廉颇出于鄙视和嫉妒,对蔺相如无礼刁难,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时,连相如的门客都无法忍耐,愤而求去,相如却出于对国家的爱,对廉颇一再容忍。赵国不能没有蔺相如,也不能没有廉颇,两虎共斗,必有一伤,就如同他对门客所言,“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个人的利益较之于国家,就如沧海之一滴水,爱国,就是面对国之安危,有无我之境。,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自视功勋卓著,认为蔺相如仅靠“耍嘴皮子”就得到高官厚禄,颇感不满,时时处处与之作对。蔺相如并不与其计较,而是以宽阔的胸怀面对廉颇的冷嘲热讽,终于使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负荆请罪。后来,赵国文臣武将齐心卫国,国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尚书中有

6、“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了错误没关系,关键是能及时改正,这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否定自己,纠正自己的勇气。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自恃功高,地位高贵,看不起以口舌为劳的蔺相如,处处为难相如,但知道相如是出于对国家安危的顾虑才忍辱退让时,羞愧莫名,负荆请罪,成就一段“将相和”的佳话。,始发叙述的误区,1、不重视“始发叙述”,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引述或根本不联系材料。 2照搬原材料,不动一字,甚至进行扩充,转述中有很多与后文无关的内容,显得啰嗦繁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