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5419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作文 如何做到 “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授课教师:邱超莲,教学目标,1.掌握新材料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方法 2.活学活用,高考作文题回顾,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油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我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

2、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2年新课标2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回顾,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

3、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2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回顾,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

4、,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新课标2全国卷),一、例题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

5、目,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高考卷),步骤(一)弄清材料内容,归纳出材料内容的范围 各个对象分别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1、富翁 :捐助贫困家庭; 2、家庭一:感激、高兴地接受; 3、家庭二:犹豫地接受,并表示日后偿还; 4、家庭三:谢谢富翁好意,拒绝施舍。 归纳出材料内容的范围 (整体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关注各个对象共同点)可推断出: 作文材料内容是围绕“捐助”与“受助”来展开的。,步骤(二)弄清材料的含意,归纳出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 由果溯因,各对象为什么这样做? 1、富翁为什么捐助? 为人慷慨,热心慈善 捐助者含有慈善的意

6、思。(捐助 :用财物帮助) 2、家庭一为什么感激并高兴地接受捐助? 接受慈善就是接受爱心,感激慈善就是支持爱心传播。 3、家庭二为什么犹豫地接受捐助,并表示日后偿还? 因:人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4、家庭三为什么谢富翁好意后拒绝施舍? 尊严,骨气;自立,自强;慈善方式不对;穷人与富人矛盾。 受助者含有或感激或感恩或尊严等意思 。,方法:如何使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判断事件的性质。(捐助或受助) 整体关注各个对象的共同点,争议点。 (该怎样捐助或受助) 由果溯因后事件的因与果均要考虑。 富翁 果:捐助 因:为人慷慨,热心慈善 家庭一 果:感激并高兴地接受捐助 因:接受慈善就是接受

7、爱心,感激慈善就是支持爱心传播。 家庭二 果:犹豫地接受捐助,并表示日后偿还 家庭三 果:谢富翁好意后拒绝施舍 因:保持尊严,有骨气;要自立自强;,讨论:以下审题和例子是否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 1、乐于助人(帮助同学解题,扶盲人过路,吴菊萍) 2、理性捐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哈默用劳动换 ) 3、学会接受(接受苦难、现实、残疾、错误、建议等) 4、接受捐助,让爱双向流动(李嘉诚受村民捐助后成功,成功后又捐助千万给汕头大学 ) 5、学会拒绝(拒绝诱惑、悲伤、造假等) 6、做人要有尊严,有骨气(文天祥,苏武) 7、拒绝受助,自尊自强(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 8、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

8、,感恩老师) 9、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韩信接受瓢母一饭报千金) 10、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诚信、坚强、坚持) 思考:以上例子不在范围内的原因有哪些? 未紧扣材料的范围(“捐助”与“受助”) 未准确理解范围关键词的含义(捐助:拿财物来帮助) 未考虑对象的身份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捐助者与受助者,讨论:以下审题和例子是否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 1、乐于助人(帮助同学解题,扶盲人过路,吴菊萍) 2、理性捐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哈默用劳动换 ) 3、学会接受(接受苦难、现实、残疾、错误、建议等) 4、接受捐助,让爱双向流动(李嘉诚受村民捐助后成功,成功后又捐助千万给汕头大学 ) 5、学会拒

9、绝(拒绝诱惑、悲伤、造假等) 6、做人要有尊严,有骨气(文天祥,苏武) 7、拒绝捐助,自尊自强(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 8、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9、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韩信接受瓢母一饭报千金) 10、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诚信、坚强、坚持) 思考:以上例子不在范围内的原因有哪些? 未紧扣材料的范围(“捐助”与“受助”) 未准确理解范围关键词的含义(捐助:拿财物来帮助) 未考虑对象的身份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捐助者与受助者,方法:如何做到例子全在范围内?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与材料类似”或“与材料同质”。 紧扣材料的范围,事件的性质相同。 准确理解范围的关键词的含义。

10、考虑对象的身份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以家庭二为例: 处于困境中的谁接受谁的捐助,日后偿还。 (1)李嘉诚受村民捐助后成功,之后捐款给汕头大学。 (2)何玥接受爱心人士捐款,死后捐献器官回报社会。 (3)唐山十三兄弟在唐山地震中接受社会物资援助重建家园,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去灾区做志愿者。 温馨提醒:议论文一定要举例子,否则会内容空洞。,小结 新材料作文如何做到“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步骤1、概括材料内容,归纳材料内容范围 材料中各个对象分别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步骤2、分析材料含意,归纳材料含意范围 由果溯因,各对象为什么这样做? 方法:哪些方面做到新材料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

11、围”? (1)立意在范围内 (从主体角度立意最佳) (2)例子全在范围内(与材料类似或同质)。,评讲上一周作文,上周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作文的“得”与“失”,“得”:基本上按时完成作文,字数8

12、00字以上,结构清晰完整,有例子有分析。 “失”:有些立意例子未能做到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步骤1、概括材料内容: 材料中各个对象分别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螃蟹问路,青蛙指路。螃蟹找不到路,青蛙受指责) 步骤2、分析材料含意: 由果溯因,各对象为什么这样做? (螃蟹接受好的意见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青蛙帮助螃蟹时,没有站在对方角度去想) 归纳材料范围 接受好的意见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实际出发;帮助别人时,要站在对方角度去想。 方法:哪些方面做到“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1)立意在范围内 (从主体角度立意最佳) (2)例子全在范围内(与材料类似或同质)。,牛刀小试,纸上得

13、来终觉浅 欲知此事要躬行,堂上练习。2013全国大纲版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随后打那部手机,对方接通后立即挂掉,他又发信息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开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是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1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练习:请归纳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拟一个观点性标题,举一个例子。,1、叙事型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 (1)材料内容:尚先生丢手机,年轻人捡到手机后看到捐款短信后受感动归还手机。(明主体,明关系) (2)材料含意:由果溯因,“爱心”、“真诚和友善” (3)归纳范围:褒扬爱心、真诚和友善形成正能量。 (2、讨论:以下立意是否在范围内? (1)好人有好报( “最美妈妈”吴菊萍) (2)遍洒爱心,不求回报(胡忠、谢晓君夫妇) (3)用爱心感动贪心,让爱心传递(李建华感化丁亮 ) (4)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 “最美室友”黄昱舟) (5)要有友善之心

15、(6)拾金不昧 (7)战胜心魔 (8)失而复得,1、叙事型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 (1)材料内容:尚先生丢手机,年轻人捡到手机后看到捐款短信后受感动归还手机。(明主体,明关系) (2)材料含意:由果溯因,“爱心”、“真诚和友善” (3)归纳范围:褒扬爱心、真诚和友善形成正能量。 (4)类似例子:爱心,不求回报,感动人,有好报。 2、讨论:以下立意是否在范围内? (1)好人有好报( “最美妈妈”吴菊萍) (2)遍洒爱心,不求回报(胡忠、谢晓君夫妇) (3)用爱心感动贪心,让爱心传递(李建华感化丁亮 ) (4)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 “最美室友”黄昱舟) (5)要有友善之心 (6)拾金不昧 (7)战

16、胜心魔 (8)失而复得,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做了解释,称自己所谓的“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练习:归纳范围,拟一个标题,举一个例子。,1、归纳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1)材料内容:事件本身,明主体,明关系 (2)材料含意:由果索因 (3)归纳范围:后学如何看待权威的问题。 2、以下立意是否在范围内? (1)拥有超越权威的勇气(伽利略,袁隆平,毛泽东) (2)要敢于挑战权威 (3)谦虚做人,谦逊为人(扁鹊, 蔺相如,周恩来) (4)人贵有自知之明(陶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