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

上传人:志** 文档编号:59050365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潭背水库组织设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台凯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 审核:二OO六年七月一日第一章 概 况1.1 工程概况磐安县龙潭背水库位于磐安县玉山镇岭口村, 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 水文气象石家垄水库所地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足,根据双塔底雨量站19632001年39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727.0mm,降雨主要为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其中47月的梅雨占全年降水量的56.7%,为形成大洪水的主要原因;而810月份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4.4%,为少雨干旱季节。1.2.2 工程地质根据2005年5月江山市建设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对石家垄水

2、库大坝所作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坝址区构造运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较好,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以下,地震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坝址区属低山丘陵和冲积河谷地貌,坝址河床宽约80米,山坡稳定,植被良好,未见有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坝址区基岩为块状的花岗斑岩,岩石中分布闭合无充填的裂隙、劈理,岩石风化特点一般呈线状的不均匀风化,坝基岩石具微透水性,裂隙水渗透扬压力不会对坝基岩体产生破坏。1.3 对外交通条件工程场址有县道公路通过,对外交通较为便利,设备与材料可通过公路运输送达工地。1.4 合同工作范围1.4.1 本合同承包人应承包完成的永久工程项目1、坝体及坝基防渗处理;2、上游坝坡加固,重建排水

3、棱体;3、溢洪道加固;4、放水设施处理;5、其他零星工程。1.4.2 本合同承包人应承包完成的临时工程项目1、施工道路;2、压气系统;3、施工用水系统;4、施工用电系统指变压器低压端点以外的线路架设;5、砼拌和系统;6、砂石料系统;7、施工场地平整;8、修配加工企业9、临时生产管理和生活设施;10、其他临时设施;11、施工场地使用完的拆除;12、其它有关临时工程。1.5 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1.6 工期总施工工期为306日历天。于2006年7月6日开工(以监理发出开工令为准)至2006年12月20日竣工。 1.7 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为合格,争取水利工程标化目标。1.8

4、建筑材料本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和设备均要附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条款规定的质量标准。砂、砼骨料、块石(条石)购买合格成品。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2.1 施工组织机构本公司决定成立磐安县龙潭背水库工程项目部,负责工程施工工作,根据工程内容设置施工队,下设以专业施工组。机构设置如下框图:公司分管经理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综合科质安科施工科技术科临时工程施工队坝坡整修、护砌施工队涵洞进口加固、闸门、启闭机设备及明渠改建施工队排水棱体及大坝下游坡土方回填施工队虹吸式放水管溢洪道工程施工队机电检修队我公司将选派具有丰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质检等人员参加施工。项目经理代表我公司负责本

5、工程合同责任的全面履行、实行对本工程全面管理,负责项目行政、技术、财务和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为本项目管理核心。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所有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项目经理下设4个部门,各部门职责如下:技术科:负责施工技术、计划与方案;工程测量、统计与计量;有关设计、竣工资料整编,技术资料保管。质安科:负责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与控制并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施工科:负责整个工程现场施工计划与管理。综合科:负责项目财务管理、所需材料、配件采购供应;机电设备管理、维修、保养;负责项目后勤行政管理,包括接待、医务、炊事等管理工作。2.2 组织管理措施为加强施工管理、项目经理将采取措施调动全体人员工作、

6、生产自觉性与积极性,保持良好工作程序,确保优质快速完成合同规定任务,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命令式的生产指挥模式,纪律严明。2、制定明确经济责任制,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资收入密切挂钩、奖罚分明。3、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根据不同施工期制订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4、针对不同作业面开展广泛的生产大比武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各种技术碰头会、研讨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使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2.3 工程目标计划2.3.1 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2.3.2 工期目标:总施工工期为306日历天。于2006年7月6日开工(以监理发出开工令为准)至2006

7、年12月20日竣工。 2.3.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为合格,争取水利工程标化目标。2.4 主要施工方案1、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为里外坝坡整坡护砌,坝基棱体灌浆石、干砌块石护坡、排水棱体等工程;砼护砌等工程;放水设备及其他工程。2、根据以上工程项目设立施工队及机电检修队,下设若干个专业组进行施工。3、工程自始至终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狠抓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奖罚分明,确保工程有序、有节、文明安全施工。4、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安排作业面,采用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等程序。在保证质量、安全条件下通过统筹安排,努力加快施工进度,按期保质

8、、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2.5 工程施工流程图根据工程施工内容,其项目、种类繁多,采用平行交叉作业;有些项目具体施工难以用图表表达,采用灵活的施工程序与方法。主要项目主要施工流程图如下:临时工程排水棱体输水工程坝基混凝土灌砌石外坝坡整修护砌内坝坡整坡护砌其他工程施工场地清理及竣工资料整理第三章 施工总体布置3.1 临时设施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便于施工,生产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力求合理、紧凑、节约、经济适用亦便管理。3.2 施工导流本水库集水面积较小,利用涵管导流。3.3 施工道路3.3.1 对外交通 工程场址有县道路通过,对外交通较为便利,设备与材料可通过公路运输送达工地。3.3.

9、2 场内交通场内道路,主要是修建施工机械、材料运输道路,已便通过小型挖土机及拖拉机等机械设施。便于大坝填筑、护砌工程施工需要。根据实地进行布置。3.4 水、电及通讯3.4.1 供水系统采用高压水泵从水库或涵洞出口抽水至大坝头山坡水箱(水池)。在溢洪道另设提水设施与水箱(水池),用于供应现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由附近符合要求水源供水。3.4.2 供电系统由发包人指定地点接至施工现场500m400V电力线,在电源线上设表计。以下按400V线路接到主副坝、溢洪道施工地段及生产、生活设施现场。现场各施工占用电动力线从附近开关箱接出。为了保证用电安全,主要电源开关除配备闸刀外,还须设置空气开关,并配备触电

10、保护装置。为方便施工备用一台120kw发电机布置在现场。-租用民房的项目部及生活用房的用电由该村供电安排。3.4.4 通讯系统项目部设1门程控电话,作为通讯联系工具,并配备手机作为各工区指挥联系用。3.5 砼拌和系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配备0.35m3砼拌和机1台。配备立式0.15m3灰浆机1台,以便拌制水泥砂浆。砼的拌制按砼设计配合比进行水泥、黄砂、骨料的配料,并按次序进入拌和机,然后自动加水搅拌。拌制砼用料采用磅秤秤量。骨料误差控制在2%以内,水、水泥外加剂误差控制在1%以内,水泥砂浆和水泥粘土砂浆拌制,按配合比加水拌制,拌和用水采用水库中的水,其水质要满足要求。3.6 生活、生产辅助设

11、施项目部办公及职工生活临时用房,尽量租用在大坝附近村庄民房。生产用房80m2及仓库40m2布置在工地现场空地上。第四章 施工总进度安排4.1 施工工期总施工工期为306日历天。于2006年7月6日开工(以监理发出开工令为准)至2006年12月20日竣工。 4.2 施工进度安排4.2.1 施工安排我公司中标承建,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机械进场准备工作,为主体工程早日动工创造条件,并在开工令发布后正式开始施工。工程前期工作必须周密安排,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严密的进度控制计划,确保大坝里外坝整坡护坡加固处理及输水工程等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按期完成。4.2.2 主要工程项目进度控

12、制1、开工:开工令发布日2、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2006年2月17日2006月3月20日。3、 9、其他工程:2006年10月21日2006年11月20日。10、施工场地清理:2006年11月21日2006年12月20日4.2.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下页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序号工程项目施工天数2006年2月2006年3月2006年4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6年7月2006年8月2006年9月2006年10月2006年11月2006年12月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1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322涵洞进口加固及闸门、启闭设备35套井回填粘土3大坝整坡、干砌块石护砌、改建明渠354排水棱体施工355大坝背水坡土方填筑2346坝体套井回填粘土、坝基帷幕灌浆1327溢洪道工程1128其他工程319施工场地清理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时政新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