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050023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 格 证简答必背50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二、二、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产生的条件1 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出现专门从事教 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 具有相当水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 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三、三、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 依法治教,义务教育的产生 2 建立了完善的学制 3 班级授课制度产生 4 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

2、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 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四、四、现在学校教育的特点现在学校教育的特点1 重视幼小衔接 2 普及和延长义务教育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运行 4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 教育向终生化发展 6 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五、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性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3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对文化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六、六、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 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 教育

4、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形式的平行性七、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 遗传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2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3 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 4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八、八、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 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2 学校教育由专业的教师来施教 3 学校教育是关键年龄阶的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九、九、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1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5、 4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十、十、欧美学制的类型:欧美学制的类型:1 西欧双规制 2 美国单轨制 3 前苏联型学制十一、十一、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1 重视幼小衔接2 义务教育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 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 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5 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十二、十二、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十三、十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 强调为社会

6、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十四、十四、教育目的理论:教育目的理论:1 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观点: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2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马斯洛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生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十五、十五、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1 研究性学习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 劳动和技术教育 4 信息技术教育十六、十六、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

7、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 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 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 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3 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十七、十七、教科书的编写:教科书的编写: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按照知识本身的 逻辑结构呈现在教科书中 2 螺旋式教科书解构。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 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加深十八、十八

8、、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 学科特点2 强调内容基础性 3 考虑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 4 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 5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十九、十九、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1 课程目标 2 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 4 科学文化知识二十、二十、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1 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基础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 3 学科特征二十一、二十一、 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基本任务: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

9、技能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十二、二十二、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2 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3 教学过程的发展性(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4 教学过程的教育性(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二十三、二十三、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 上课 3 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10、 4 课外指导 5 学习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二十四、二十四、 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1 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结构合理 4 方法适当 5 讲究教学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十五、二十五、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 直观性原则 3 启发性原则 4 巩固性原则 5 循序渐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6 因材施教原则 7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 量力性原则二十六、二十六、 德育的基本办法:德育的基本办法:说服教育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二十七、二十七、 德育的基本途径:德育的基本途径:1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

11、学 2 课外和校外活动 3 社会实践活动 4 团队活动和集会活动 5 班主任工作二十八、二十八、 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1 关注生存阶段 2 关注情景阶段 3 关注学生阶段二十九、二十九、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建设1 班级目标建设(渐进、有恒、多样) 2 班级组织建设(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3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4 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三十、三十、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 班级组织建设:班委会 2 班级日常管理: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和学生评价管理 3 班级活动管理:主题班会 4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

12、主任、代课老师、学生、学生家长 三十一、三十一、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1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 做好课堂监控 4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三十二、三十二、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1 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 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 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 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三十三、三十三、 简述你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式方式简述你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式方式的理解的理解1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

13、教师的指导下,根 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 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合 伙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 性学习 3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 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三十四、三十四、 遗忘规律遗忘规律

14、艾宾浩斯艾宾浩斯概念:个体对识记过的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规律:1 学习之后马上开始2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3 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三十五、三十五、 影响遗忘的因素影响遗忘的因素1 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 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 学习程度 4 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三十六、三十六、 根据遗忘特性如何进行记忆根据遗忘特性如何进行记忆1 深度加工材料 2 多重编码 3 有效运用记忆术 4 适当过度学习 5 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尝试背诵)三十七、三十七、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 选择有良好知识组织解构的教材 2 创设问题情境 3 发挥

15、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学习各种思维方法 5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6 教会学生思维策略三十八、三十八、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 问题表征的方式 3 思维定势 4 功能固着 5 动机与情绪状态三十九、三十九、 注意的影响因素注意的影响因素1 注意对象的特点:包括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2 个体因素:包括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等 3 活动目的和组织:活动目的越明确,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价值越大,个体的 注意越容易得以保持四十、四十、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4 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四十一、四十一、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 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3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4 定势作用 5 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四十二、四十二、 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1 精选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教授学习侧罗,提高迁移意识性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