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4960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情况介绍(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帮手,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 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镇扬,引言,教育部立项研究课题。 2010年8月正式出版。 涵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为不同类型学校的相关专业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提供指导。,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1 专业规范研究依据 教育部高教司函2003141号立项通知精神; 参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教高司函2007188号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究制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处提供)。,1. 2 专业规范的内容要求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

2、标和规格; 本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描述; 开设本专业必备的教学条件; 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1.3 专业规范的新要求和定位 专业规范的新要求 分类指导、规范办专业、规范教学; 为制订专业评估或专业认证标准提供基础; 提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专业规范的定位 是指导性的文件; 仅仅属于基本要求; 规范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1.4 专业规范研制的新认识 专业规范能反映专业本质; 专业规范不应具有某学校的影子; 是专业规范,而不是培养计划; 专业规范具有规范教学的功

3、能; 专业规范能起到分类指导作用。,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1.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2.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3.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留出空间,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发挥,办出特色。 4.核心教学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1.5 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在“十五”的工作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作为质量工程继续做好规范的制定工作。 2007年1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了“专业规范研制”的会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到会并做了发言。,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2007年5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扬州大

4、学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确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做一个规范”的思想。 扬州会议对重要的知识单元做了讨论,确定了专业史、知识单元描述的分工编写的任务。 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明确要求制定“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还要求制定“专业教育实践体系 。” 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对“大学生创新训练”也提出要求。 2007年7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内蒙古大学组织专题研讨会,提出构建电子信息类统一平台。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的格式描述知识体系。,二

5、、“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2007年9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天津会议上明确了基础平台的四大知识领域和核心知识单元。 2007年年底在杭州讨论了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 2008年5月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在主任委员谈振辉的主持下对初稿和有关疑难问题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2008年5月在中北大学明确了基础实验内容请电子科大等学校,专业实验请北邮等学校进一步完善。 2008年8月于南通大学对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规范在内容上做了进一步统一,重点讨论了专业方向和实验。 2008年9月提交讨论稿,在教指委委员间组织讨论。收到许多反馈意见。,二、“

6、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2008年12月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在重庆邮电大学召开, 86所高校2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征求了对规范的意见 。 2009年分片(华南、华北与西部)进一步征求意见。 本专业规范体现了近些年来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成果,凝聚了众多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的智慧。,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1908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在中国首先创设了电机专科,含电力门和电信门,为中国电子信息教育之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1921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将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西南交大

7、)、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北京交大)合成交通大学,设置了电机工程科。,1923年东南大学开设了电机工程系,下设电机制造门、荷电铁道门和无线电门,该系的无线电组发展成为了后来的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 1927年浙江大学将电机科改为电机系,以后逐步分为电力和电信两个组,它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最初形式。,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1931年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队在江西宁都开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可以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军事电子信息类高等学校的创立之始。 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下设电讯组。 1933年位于天津的北洋大学设立电机工程学系,下设电力、电讯两个组。,三

8、、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上实行的是欧美专业教育体系,在电气工程专业中设电信专门化方向。1952年院系调整后,电子信息类专业有较大的变化。整个教育体系基本模仿苏联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按行业细分,将部分高校划归行业部门管理,成为专门化的行业学校。 教育部所属高校: “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电子物理学” 。 工业部委高校: “电报电话通讯”、“无线电通讯与广播”、“雷达”、“铁道无线通信”等,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1998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国家指导下,将原来的十一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 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

9、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公共安全图像技术,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原来由理科院校的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和信息与电子科学等专业调整而来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经淡化了理工的差别,而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内涵相互交融,通信工程侧重于通信系统和网络方面的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则更侧重于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各个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并且对“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样一些专业名称的理解不同。 电子信息工

10、程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紧密结合的,具有很强的共源性和相互依赖性。,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2007),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近十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已经没有实质性差别。 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的专业内涵相互交融,侧重点有所不同。按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制定了两套规范。,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方面,特别是1999年后新建专业,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缺乏规范,。 根据

11、2007年教育部编写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0603)的高等学校已高达568所,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71201)的高等学校有294所。开设通信工程专业(080604)的有402所。,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三个平台,综 合 教 育 课 程,通识教育课程,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规范了学科基础的知识领域和核心知识单元,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知识单元明确为核心知识单元。 给出了相关知识领域的可选知识单元,供各校选择。 对于核心知识单元给出了他们的基本知识点和可选知识点。,

12、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科基础,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最低学时48 基本知识点:,概念与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微机系统的结构特点,内部结构、外部信号、工作方式和存储器组织;总线时序。 汇编指令与汇编程序设计。汇编的指令格式;汇编语言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宏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常用DOS、BIOS中断调用。,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

13、口技术 最低学时48 基本知识点:,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应用特点; RAM、ROM、Flash的存储原理;存贮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数据传输与通信。CPU与外设之间的三种数据传送方式,重点掌握中断传送方式, DMA传送方式的基本原理;并行通信、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断。中断的基本原理;微机系统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的过程;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微机系统的基本中断结构。,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最低学时48 基本知识点:,接口电路与常用数字接口芯片。接口电路的分类、功能和基本电路结构; I/O端口地址译码的方法;常用数字接口芯片的结构组成

14、、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芯片、串行接口芯片。 总线结构。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规范和性能指标, PCI等总线标准。 32位微型计算机系统。32位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与特点;保护方式的工作原理,包括段页式存储管理机制,特权保护机制,及cache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了解V86工作方式。,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最低学时48 可选知识点:,多处理器系统的组成。 DMA控制器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串行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常用模拟接口芯片(包括AD、DA接口芯片、MUX、S/H等)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高档微处理机的CPU结构、特点及有关

15、先进技术。 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规范了学科基础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给出了最低学时要求。 给出了工程设计实验的要求。应用两个以上知识单元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系统。要求至少3学分。给出工程设计实验的参考实例。 明确创新训练为自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EDA竞赛、挑战杯竞赛等课外活动。,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最低学时16 基本实验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调试实验:利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程序,程

16、序应包含多种任务,比如,运算、比较、计数和循环等;完成其调试。 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扩充设计实验:在熟悉存储器地址分配和微机系统的存储器基本构成原理基础上,利用实验电路板,设计一个扩充存储单元,选择某一存储芯片,完成其安装、调试。,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的接口设计实验:利用芯片完成接口的安装、调试。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的接口设计实验:利用该芯片完成接口的安装、调试。 中断接口设计实验:在熟悉中断系统的概念、中断优先级、中断嵌套和中断屏蔽的概念基础上,设计一种中断接口实验,完成调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最低学时16 基本实验内容:,四、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可选实验内容:,DMA传送接口设计:在熟悉DMA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并行打印机接口标准及各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完成并行打印机接口编程调试。 AD/DA接口实验:在熟悉已有A/D、D/A芯片参数的基础上,设计接口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