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9044768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治疗第十二章 体位转移训练(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二章 体 位 转 移 训 练,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郝福春,运动治疗技术,目 录,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力学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第二节 主动转移 一、偏瘫患者主动转移 二、脊髓损伤患者主动转移 第三节 被动转移 一、人工搬运 二、机械搬运,人民卫生出版社,重点难点,重点:体位转移训练技术的基本原则,偏瘫患者的主动转移。 难点: 脊髓损伤患者的主动转移。,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节 概述,一、生物力学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一、生物力学基础,(一)影响平衡的因素 1.重心高度 2.基底面的大小 3.重力线和基底面,人民卫生出

2、版社,(二)有效地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1治疗师尽量靠近患者,双脚分别向前后或外侧分开、屈髋屈膝、上身前倾、腰背伸直、头抬起,维持重力线于基底面范围内 2治疗师双手放在患者的臀部或腰部用力上抬,伸膝伸髋,治疗师应利用股四头肌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腰背肌力量站起 3旋转时用足的转动而不要用转腰来实现,同时身体要循着转移方向移动,人民卫生出版社,二、基本原则,(一)主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转移时机 2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 3选择有一定硬度的床垫和椅面。 4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靠近 5应注意患者安全,人民卫生出版社,(二)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1辅助者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

3、空间 2辅助者的口令应简单、明确 3辅助者必须清楚自己的体力和技能,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是单纯依靠体力 4转移时辅助者的衣着要适当,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 5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 6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应逐渐减少帮助,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1搬运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 2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开始转移的姿势 3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治疗师,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的过程及方法,并由其中一位负责喊口号;特别要注意保护损伤的部位,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 4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准备并固定好,并保证转移空间通畅,人民卫生出版社,人

4、民卫生出版社,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一)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1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翻身训练的准备训练:患者上肢肩胛带肌群及腹肌肌力训练 由卧位坐起的准备训练:腹肌(腹内外斜肌)及肱三头肌肌力训练 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腹肌、股四头肌、小腿肌群肌力训练及平衡训练 床与轮椅(椅)之间转移的准备训练:上肢支撑、下肢负重及平衡的训练。 2教会患者利用技巧转移,(二)辅助转移的准备训练,辅助转移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肌力及平衡能力,治疗师可按照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对患者进行肌力及平衡能力训练 此外,治疗师在转移前应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法等,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让患者排空大小便,避免在转移过

5、程中发生大小便失禁,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被动转移的准备训练,被动转移前治疗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对抗心理,尽量放松,积极配合转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节 主动转移,主动转移是指由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 辅助转移是指在治疗师、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的转移方法 一、偏瘫患者主动转移 二、脊髓损伤患者主动转移,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偏瘫患者主动转移,(一)偏瘫患者床上转移患者 1翻身,人民卫生出版社,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头转向患侧,患侧上肢外展,健侧下肢屈曲立起;健侧肩上抬,健侧下肢用力蹬床,身体完成转向患侧,(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健侧足从

6、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下滑至跟腱处,使健足置于患足下方。Bobath握手,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上举90,然后向左、右两侧摆动,摆动幅度逐渐加大,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人民卫生出版社,(3)辅助下完成向健侧翻身,将患者患侧下肢放于健侧下肢上,由健手将患手拉向健侧。治疗师于患侧帮助抬起患者肩胛和骨盆,翻身至健侧,人民卫生出版社,3由卧位坐起,(1)从健侧坐起:健手握住患手,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移至床边并垂下,身体转向健侧;健手松开患手,颈部前屈,躯干向健侧旋转;先健肘支撑后健手支撑,慢慢坐起,人民卫生出版社,(2)从患侧坐起,患侧卧位,双腿远端垂于

7、床边,然后健侧上肢向前横过身体,同时旋转躯干,健手在患侧推床以支撑上身,并摆动双腿,完成床边坐位,人民卫生出版社,(3)辅助下从健侧坐起,仰卧位,将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治疗师将患者患侧手放到自身肩上,扶住患者的双肩;将患侧肩抬起,同时患者用健侧肘撑起上身,并且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至床下,伸展肘关节,坐起,人民卫生出版社,(二)偏瘫患者坐位转移,1床上坐位转移:患者坐位,双下肢屈曲,健手置于身体前方(或后方),支撑身体。健侧下肢向健手处移动。以膝为支撑点,移动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1)独立由床向轮椅的侧方转移:治疗师推轮椅至患者健侧床沿,与床成3045度角;患者从

8、床上起立后,用健手扶持轮椅远侧扶手,以健足为轴,身体旋转,坐在轮椅坐垫深处,人民卫生出版社,(3)辅助下轮椅向床的转移,将轮椅停在床边(患者健侧靠近床边),与床成60度角。患者双足落地。治疗师站在患者患侧前方,用自己的足和膝固定患者患侧的足和膝。让患者躯干前倾,健手支撑床面,治疗师抓住并上提患者后腰带。患者以健足为轴,治疗师使患者臀部转向床。健手支撑床面,屈膝、屈髋坐下,调整坐姿,人民卫生出版社,(三)偏瘫患者站起与坐下,1由跪立位站起:患者跪立位,Bobath握手;治疗师站在患者的身后,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腋下;指示患者重心转移至患侧,健侧屈髋屈膝,向前迈一步,足平放在床面上;患者重心转移至健侧

9、,双臂前伸,躯干前倾,重心充分前移,站起,人民卫生出版社,2由坐位到站起,床边端坐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稍后于两膝;Bobath握手,双上肢向前充分伸展。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双下肢充分负重,当双肩超过双膝位置时,臀部离开床面,伸髋伸膝,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人民卫生出版社,3由站位到坐下,患者背向床站位,双下肢均匀负重,Bobath握手,双臂前伸 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重心后移,屈髋、屈膝、慢慢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 当患者坐下时,确信患腿承受一定重量。 偏瘫患者由立位到坐位时,臀部往往重重地落下,主要是因为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的控制较差,此动作需要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反复

10、练习。,人民卫生出版社,4辅助下站起,方法一: Bobath握手,抬头,双上肢向前充分伸展。治疗师坐在患者患侧,引导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体重向患腿移动。重心充分前移,当双肩超过双膝位置时,治疗师一手放在患膝上,沿着胫骨下推,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 抬臀离开床面,伸髋、伸膝,躯干直立。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均匀负重,治疗师可用膝夹住患膝以防“打软”,人民卫生出版社,方法二:患者坐在床或轮椅上,双足平放于地面,患足略在前;治疗师用膝顶住患者膝部,双手抓住患者腰部(或肩部);患者躯干前倾,重心前移;在治疗师帮助下伸髋、伸膝慢慢站起,人民卫生出版社,二、脊髓损伤患者主

11、动转移,(一)脊髓损伤患者床上转移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脊髓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决定了脊髓损伤患者体位转移的能力:(1)C4及C4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2)C5完全性脊髓损伤(3)C6完全性脊髓损伤(4)C7完全性脊髓损伤(5)C8T2完全性脊髓损伤。(6)T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翻身,人民卫生出版社,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翻身训练,C6完全性损伤患者利用布带进行翻身,3由卧位坐起,脊髓损伤患者坐起时,需具备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肢的伸展功能。 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坐起时需先翻身至侧卧位或俯卧位再坐起 C7完全性损伤患者则可以直接从仰卧位坐起,人民卫生出版

12、社,(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卧位坐起,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移动上躯干靠近下肢,用上侧上肢勾住膝关节,用力勾住膝关节的同时反复将另一侧肘关节屈曲、伸展,通过此动作将上躯干靠至双腿,双手置于体侧,伸展肘关节至坐位,人民卫生出版社,(2)C6完全性损伤患者利用上方吊带坐起,人民卫生出版社,(3)C7C8完全性损伤患者坐起,患者仰卧位,头和上躯干用力转向身体两侧,通过反复转动将两侧肘关节放到身后支撑上躯干,继续将头和上躯干旋转,直至两肘伸直至长坐位,人民卫生出版社,(4)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坐起,患者仰卧位,双上肢同时用力向右侧摆动,躯干转向右侧,左手和右侧肘关节支撑床面,伸展肘关节,移动支撑

13、手至长坐位,人民卫生出版社,(二)脊髓损伤患者坐位转移,1床上坐位转移 (1)坐位前方转移:患者长坐位;躯干前倾,头超过膝关节,使重力线落在髋关节前方,以维持平衡;双手置于髋关节稍前一点的位置支撑;双手用力支撑上抬臀部,保持头、躯干向前屈曲,使臀部向前移动;屈肘坐下,反复进行完成移动,人民卫生出版社,(2)坐位侧方转移,患者长坐位,双手紧靠髋关节置于床面,右手放在与左手同一水平而离髋关节约30cm的地方,肘伸展,前臂旋后或中立位; 躯干前倾使头超过膝部,上抬臀部,同时头和肩转向左侧,带动右肩向前移动、左肩向后移动; 因背阔肌有神经支配,可拉动骨盆移向右手处。用上肢将双腿位置摆正。,人民卫生出版

14、社,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辅助下由轮椅向床的转移:此法多适用于四肢瘫患者,因为截瘫患者多能独立完成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治疗师用自己的双足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足和双膝外侧,屈髋屈膝,腰背伸直,双手抱住患者的臀部,让患者躯干前倾,将下颏抵在治疗师的一侧肩部 让患者双臂环抱住治疗师的颈部;治疗师的头转向一侧,用力将患者向上抬起 将患者向床边转动,使患者屈髋屈膝,轻轻坐到床上,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脊髓损伤患者站起与坐下,四肢瘫患者辅助站起与坐下 患者在床边或轮椅上取端坐位。双上肢勾住治疗师的脖子,治疗师双手抓住患者腰部(或托住患者的臀部)。治疗师用双膝固定患者的双膝,重心后移同时将患者臀部向前、向上

15、,帮助患者站起,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节 被动转移,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两人,机械搬运即借助各种器械(如升降机)进行转移,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人工搬运,1标准式或椅式搬运法此法在搬运的整个过程可观察到患者的表情和反应,适用于胸部和上肢疼痛的患者,人民卫生出版社,(1)治疗师握腕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单腕握,双腕握,指握,双手握,(2)操作方法,患者尽量坐直,双臂向前外侧伸展。 两位治疗师面向患者背侧,面对面站立,尽量靠近患者,双脚前后分开,前

16、脚向着顶乏方向移动,髋、膝微屈,头与腰背伸直,靠近患者侧的肩降低,抵住患者侧胸壁。 患者上肢落在治疗师后背上或绕着治疗师的肩部,两治疗师的一手通过患者紧后部互相握腕,承托着大腿靠近臀部部分。另一手置于患者背部,保持搬运时患者的躯干正直。 根据一名治疗师的口令,两人同时用下肢的力量站起将患者抬起。循着预定的方向把患者的重量由后脚移至前脚,到达目的地后缓缓放下。,人民卫生出版社,2穿臂搬运法,此法要求患者的双臂或至少一只手臂或手掌较为强壮,适用于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穿臂搬运法,二、机械搬运,机械搬运是指借助器械,如升降机来提举并转运患者的一种搬运方法。有移动式、落地式固定、上方固定式之分。这种机械装置多用于有严重残疾而无法用人力进行长期转移的患者,如高位截瘫、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利用上方固定式升降机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利用移动式升降机将患者转移到浴盆,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移动式升降机(将患者转移到浴盆),小结,一、基本概念 转移训练 有效地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进行转移训练 转移训练的原则和训练前的准备 二、基本治疗技术 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转移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