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03886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调查报告为了更客观地了解西南地区小学生冬季“缺衣少穿”的现状,进而使相关公益资助服务更加贴近当地受助者的实际需求,中国青基会发起了关于“云南省福贡县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和鞋履情况”的小型调查,该项目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苏杨研究员的业务指导。调查的初衷是反映中国西南省份小学生冬季“缺衣少穿”的客观现实。因西南省份纬度较低,地理位置接近或穿越北回归线,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冬季相对温度较高,零度以下天气零星散见。这种总体的气候状况容易导致一些人认为,这些地区“缺衣少穿”只是正常现象;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在那些海拔相

2、对较高的山区,气温仍然很低,单薄的衣衫和拖鞋并非冬季的正常着装。带着这些相互冲突的观点,我们调查组进入实地展开了调研。12 月上旬,调查组赴云南西北怒江州福贡县进行了相关调查。该调查目的县的选择,由谙熟云南全境基本情况的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荐。由于福贡县可以呈现出西南边远贫困地区的一些典型特征,因而颇具代表性。该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县。傈僳族 在境内人口最多,怒族是世居民族, 汉族是该县的少数民族。这里与缅甸接壤,缅甸籍的打工者在怒江全州都颇为常见。该县为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所夹持,居民沿怒江峡谷而居。传统草编民居多搭建于半山,农业也大都集中在陡峭的大山上,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土地挂在山坡上”

3、。虽然属于中国南方,但地处山区的福贡县气候成垂直分布。境内河谷区域属亚热带,半山坡属温带,高山属寒带。县内最高点在碧罗雪山上,海拔 4300 米;最低点是海拔 1010米的怒江江面,相对高差超过 3000 米。根据统计年报,怒江州在 20XX 年云南省共 16 个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中倒数第一;而福贡县则是倒数第一中的倒数第一:该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1460 元,在云南省县市区排名中为最末一位第 129 位。福贡县现任县长曾用“边区中的边区,贫困中的贫困,落后中的落后”来总结福贡县的县情。20XX 年 12 月初,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将对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

4、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福贡县属于纲要所提及的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滇西边境山区。与经济相对困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物价畸高,与北京等大城市相差无几。而由交通不便导致的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部分商品价格甚至还高出北京的同类商品。高物流形成的原因是路网的缺乏,地处峡谷地带,怒江州府六库至福贡只有一条主干道。去往福贡的交通情况和所耗时间可以直接体现物流的艰难。六库在怒江峡谷南端,离六库最近的机场是南部的保山市或西边的大理市,到达这两个城市机场一般需从昆明转机。自保山市或大理市进入六库,高速车程三四个小时。而六库一路向北去往福贡县,120 公里车程同样需要三四个小时,而且常伴有堵车。当地官员介绍,越

5、向北海拔越高,地理位置越偏僻,交通运输成本自然越高,物价也就越高。比如一双在州府六库售价约五十元的杂牌皮鞋,到了福贡就会涨价,而再往北边的贡山县就会卖到一百元。物流成本的昂贵对于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尤其重要。福贡县对教育极为重视。尽管 20XX 年县财政收入只有2658 万元,但当年教育投入高达 983 万元。而且,据教育局领导介绍,福贡县已经达到并超过国家教育改革纲要所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4% 的目标。近年来,福贡县的基础教育相关投入在持续加强, “两免一补”全覆盖, “边疆补贴”全落实。每个在校小学生每月补贴 95 元,由学校统筹安排,基本可实现住校学生吃住全安置。在学校里不仅免除

6、学杂费,作业本、笔等文具也由学校发放,就餐质量也不错, “零负担”下的家长如今愿意送孩子上学,该县小学生阶段辍学率小于 1%。因为家长们多数汉语不通,现在鼓励孩子“读了书过得更好” 。而鼓励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地方政府的宣传重点之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完初中再打工”的大标语直接刷在了山体上。现在对家长来说,孩子主要的花费就是日常衣物,此行调查的 20 位家长每年为孩子的支出从一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衣物,部分家庭条件略好或有搭车途径的学生会从家长那里拿到交通费。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共计 197 人,这些学生分布于 6 所学校,其中包括:4 所完小和 2

7、 个教学点。虽然学生的穿着情况与年级并无直接相关性,但调查仍然尽量覆盖了几乎全部年级,一年级因汉语学习时间短而没有实施问卷调查。完小和教学点的比例选择兼顾了总体的学生数和宏观并校趋势。此外,我们还就相关问题对 20 位学生家长以及 6 所学校校长做了结构式访谈。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福贡县农村小学生冬季衣着和鞋履情况,此外也涉及一些相关问题。就学生的问卷调查而言,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上学状况,包括是否住校,上学的交通方式,需要多长时间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冬季鞋履情况,包括鞋子的类型,新旧程度,价格以及数量;第四部分为冬季衣着情况,包括冬季穿衣的

8、件数,是否有棉衣,所穿衣服是否能保暖,身上最保暖衣服的价格,以及增添衣服的需求等问题。为了跟学生的调查问卷形成对照,我们也对一些家长做了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既包括子女的衣着和鞋履状况,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对子女的经济投入状况。在校长的访谈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设施状况、财政投入状况、以及对资助的需求情况。方法上,我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研究层面,设计了学生问卷,以及针对学校校长和家长的结构式访谈问卷。考虑到学校地理分布的特殊性和调查团队人力上的限制,抽样上我们放弃了概率抽样而采取了立意抽样的方法。我们依据学校类型、地理分布、交通状况以及调查人员人数,抽取了

9、6 所农村小学中的 197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定性研究层面,我们具体采用了非结构式访谈和民族志的方法。一方面,我们对典型学校及 5 个左右的典型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另一方面,我们围绕调查主题,在当地市场做了衣服和鞋子价格的调查,并且在村庄中做了很多村民日常生活的参与式观察。这些定性的调查对于我们的数据分析极为重要。调查样本中,傈僳族学生占绝大多数, 而汉族学生最少。其中,% 的学生为傈僳族,% 为怒族,% 为汉族,% 为白族。学生年级分布于二年级到六年级,平均年龄分布在 9 岁到 14 岁:从表 1 的均值上看,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 岁,说明他们的上学年龄普遍偏晚。从样本标

10、准差上看,高年级的标准差明显大于低年级,说明在高年级中,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差异较大。以六年级为例,其中,最小的学生 11 岁,最大的学生则达到 17 岁。数据表明,到了高年级,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进度跟不上,出现留级现象。学生家庭成员数平均为,% 的学生家庭成员数为 46 个。学生父母的职业状况以务农为主,占据%;父母均为公职人员的占%,只有父亲是公职人员的占%。在父母打工情况的调查中,% 的学生的父母均在家务农,% 的学生的父母中有一个在外打工,% 的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调查样本中,住校学生占 57%,全部来自完小,教学点无住校生。住校学生休息时间比较灵活,有的上十天学放三天假,有的放半月

11、假或月假。在上学方式中,走路上学的占 95%,骑自行车和坐公交车的各占%。在上学时长一项中,47%的学生上学时间超过 1 个小时,%的学生超过 2 小时,13%的学生走路上学超过 3 个小时。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计时工具的缺乏和时间概念的缺失,部分被调查小学生对时长缺乏概念。而典型特征是大大缩短了其走路时间,某班多位学生都自认为走路时长为半小时,而了解情况的班主任根据其居住村落判断为 3 小时甚至更长。在过冬所穿鞋子类型中,赤脚占 1%,拖鞋占了%,运动鞋占%。在学校类型和鞋履类型上,可以发现:穿拖鞋学生主要集中在教学点。在鞋履类型与上学时长的关系上,我们也发现:赤脚走路上学的学生,上学所需时间

12、确实相对短些,因为他们来自于教学点,家校距离较近;而穿运动鞋上学的学生,上学时间相对最长,说明家校距离最远;在上学时长上,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从图 1 来看,即使是教学点,赤脚走路上学平均时约 23 分钟。这在我们看来已不可思议了,但在小孩子那里还属能忍的范围;超过 45 分钟时,他们才选择穿拖鞋;对他们来说,超过 1 个小时的时候,运动鞋才成为他们的选择。可见,运动鞋对他们是多么的珍贵,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学生不轻易穿。在冬季所穿鞋子的新旧程度一项中,约% 的学生鞋子是最近一个月刚买的,% 的学生买了才半年左右。但是,这绝不表明学生特意追求时尚,经常买新鞋。要理解这一数据,我们必须联系到当

13、地市场背景。据此行的市场调查,二三十元的鞋子充斥市场,而这些价低的鞋子并非“物美” 。有位班主任老师说,二十元的运动鞋在不总穿的情况下,都未必穿得过一个冬天,还不如十元钱的人字拖鞋耐穿。另据云南省青基会理事长沈光鑫介绍,整个云南省边远地区等贫困乡镇,都是假货泛滥。也就说,鞋子之所以新,首先是因为鞋子本身质量差;再加之农村学生经常走山路,致使鞋子易磨损,不得不经常重复购买低价低质量的鞋。一位家住乡镇的家长在访谈中说,他只给孩子买 50 元左右的运动鞋,因为 25 元的运动鞋只能穿 15 天,而 50 元的能坚持 5 个月。该学生家长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在乡镇集市上买卖货物,其清晰的数字概念给我们留下

14、了深刻印象。在一些家长的计算中,如果买不起更好的鞋,还不如穿拖鞋。在鞋子价格的调查中,% 的学生鞋子价格低于 20 块钱,% 的学生鞋子价格在 21-50 元之间,也就是说% 的学生鞋子价格不到 50 元。就此,还需要参考当地的物流背景: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物流成本增加,使得这里的物价水平几乎与北京持平,部分商品价格甚至高于北京的同类商品。调查时某年轻老师脚穿一双国内二线品牌运动鞋,花 200 多元在县城买的,而同样品牌、鞋款在大城市的实际购买价格只需 150 元。所以,不管真货、假货, 这里的价格都相对较高。近 6 成的学生鞋子低于 20 块钱, 可以想象其耐穿性如何。在鞋子数量方面,22%

15、的学生常年只有一双拖鞋, 67% 的人除了拖鞋,只有一双其他鞋子可换,而这双鞋子大部分时间不轻易穿着,除非是上体育课,或者走较远的山路,平常大部分时间还是拖鞋。而这两部分人占到了样本总数的近 90%。所以,冬季穿拖鞋的学生真实比例要远远大于之前统计的%。在冬季所穿衣服件数的调查中,约 62% 的学生所穿衣服不超过两件。在福贡,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温差大并常有山风,冬天早晚气温常低于 5 度。对于四处透风,没有任何供暖设备的教室和宿舍来说,薄薄的两件衣服显然不足以保暖。而且,观察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所穿衣服不仅少,且十分破旧,有的看起来几个月没换洗过了。据某教学点点长介绍,有些看上去不太合身的衣服是

16、民政局联系捐赠的二手衣物,这里的学生不挑穿,有衣服遮体就可以凑合过冬。在是否有棉衣选项中,没有棉衣的学生占%,剩下的% 的学生虽然有棉衣,但也显得十分破旧。在冬天所穿的最好衣服的价格调查中,价格低于 30 元的占%,30 至 50 元之间的占%。也就说,冬天学生身上所穿的最好衣服的价格低于 50 元的占了%;而价格超过 100 元的只占%。在冬天所穿衣服是否能保暖一项中,61%的学生不能保暖。在进一步问到冬天还需要增添什么衣服的题目中,% 的学生需要保暖内衣,% 学生需要棉衣,% 的学生需要运动外套,% 的学生以上都需要。为了为此次调查留下照片记录,每到一校我们都从多角度拍摄学生照片。面对镜头时学生们有时腼腆有时雀跃,回看自己的照片是最兴奋的一刻。不过我们也发现,拍照时很多孩子面对镜头微笑前总要习惯性的吸一下鼻子,镜头拉近时,会清晰的看到不少学生人中处的清鼻涕痕迹,显然,早晚的天寒、单薄的衣衫让部分学生们引致感冒。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山阻挡日照时间短,该地区冬季大部分时间温度偏低,最低气温甚至低于零度,早上上学路上平均气温都不到 10 度,学生们穿着单薄的衣衫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