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021652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作业指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0 页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1 目的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家具制造业的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用以指导家具制造业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对家具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3 引用文件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本指导书条文。本指导书颁布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0012004 idt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901

2、12003质 量 和(或)环 境 管 理 体 系 审 核 指 南4 性质、特点与专业代码性质、特点与专业代码4.1 性质、特点4.1.1 家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支承家具和壳体家具;按结构可分为框架式家具软体家具及板式家具。4.1.2 家具的主要原材料为锯材和人造板,其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备料、机械加工、装配和表面涂饰等阶段,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结构和原材料的特点,合理选择生产加工准备,制定相应的工艺。分为备料、机械加工、装配和表面涂饰等阶段,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结构和原材料的特点,合理选择生产加工准备,制定相应的工艺。4.1.3 家具的主要原材料为木材、饰面人造板、密度纤维板、金属、弹

3、簧、海绵、尼龙帆布、胶粘剂、泡沫塑料、油漆等。4.1.4 主要生产设备为电锯、电裁刀、缝纫机、气钉枪、锤子、电钻、攻丝刀、绗缝机、串簧机、包边机、加合枪、干燥设备、砂光机、涂饰设备等。4.1.5 主要资源为厂房、人员、设备、技术、信息、设施和管理。4.2 专业代码认可范围业务分类编号及名称:23.01 家具的制造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 复杂程度二级5 5 主要工艺流程与环境因素产生点主要工艺流程与环境因素产生点5.15.1 框架式家具 第 2 页 共 10 页5.2 软体家具泡沫塑料(g)剪切(b.a)木材(g)框架、底座、制作(a.b.c)人造板或尼龙帆布带(g.e)软垫支承面制作(a.b.

4、c.f)弹簧(a)面料裁剪缝纫(c.f)(a.c)软垫支承 面固定(a.b.c.f)软垫制作装软垫成品(a.b.c.f)(g)选料干燥配料毛料毛料机械加工(b.c.f)(e.c)(a.b.c.f)(a.b.c.f)(a.b.c)部件零件装配零件净料机械加工净料(a.c)(a.c)(a)(a.b.c)(a.b.c)部件加工(a.c)总装配(a.b.c.f)半成品(f)表面涂饰成品(e.g.f)(g.f)第 3 页 共 10 页5.3 板式家具饰面人造板(e)裁板(a.b.c.f)封边(b.f)机加工(a.b.c.f)中密度或创花板(e)裁板(a.b.c)定厚砂光(a.b.c)涂胶(a.b.c.e

5、.f)配坯(c.e.f)胶压(e.f.g)齐边(a.b.c)封边(a.b.c)钻孔(a.b.c.f)砂光(a.b.c)饰面材料(e)剪切(a.b.c.f)拼接(a)小木条配坯(a)胶压齐边封边机加工砂光(a.e.f)(e.f.g)(a.b.c)(a.b.c)(a.b.c)(a.b.c)覆面板式部件(a) 圆榫打入(a) 涂饰(e.f.g) 装配(a.c) 成品(e)单板单板准备涂胶(a.b)(e.g)第 4 页 共 10 页主要环境因素为噪声排放、粉尘排放、固体废物(含危险废弃物)排放、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火灾、爆炸、泄漏、能源资源消耗。6 6 主要的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特点和环节,环境污染防治

6、重点主要的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特点和环节,环境污染防治重点6.16.1 原料供应原料采购、运输、装卸、贮存、检验、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原料消耗造成的生态破坏;各种板材、密度板、饰面板中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及粉尘对大气的污染;被雨水浸出各种化学物质对土壤及水体的污染;各种化学品泄漏对土壤及水体的污染。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在产品设计中尽量减少对原材料的使用;制定相关的控制程序,加强原材料供应过程中的管理,减少损耗,加强保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企业是从林场采购原木进行加工,应适当对供方施加影响,不向无采伐许可证 的林厂购买原木等等。如企业是进口木材进行加工,供方必须出示

7、有木材检疫证明。 6.26.2 备料备料包括各种木材、纤维板、密度板、饰面板、布料等进行切割、切边、砂光等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因素有粉尘、恶臭、固体废物、噪声。对粉尘的治理一般采用袋式收尘器回收,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回收后的粉尘可以再利用。在配制粘合剂加入酚醛树脂时,或对黏合剂加热时会产生恶臭气体。多数企业采取外购黏合剂的办法。对于固体废物要分类回收。对下脚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对危险固废要按照有关规定交给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置。对于噪声可以通过隔音、阻挡、减震等措施予以控制。6.36.3 涂饰(喷漆、烘干)此过程产生的环境因素主要为漆雾和烘干废气。对漆雾可采用水旋式或文丘里喷漆室吸收,

8、使漆雾在水中凝聚剂的作用下凝聚成团,打捞处理。通过采用静电喷涂、高压无气喷涂等工艺减少漆雾产生。对于烘干废气可采用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可采用干式喷漆设备及中央除尘设备,通过过滤棉对废气进行过滤,再利用等离子除尘方法将废气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筒排出。6.46.4 产品产品中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及空气环境造成的毒害和污染。一般是通过在对原材料的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严格限制只能采购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环保原材料。6.56.5 火灾、爆炸家具生产企业属一级防火单位,在各个生产环节都存在着火灾、爆炸隐患事故发第 5 页 共 10 页生的可能性,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通过演练不

9、断完善应急预案,常备不懈。6.66.6 其他家具生产各个阶段均存在运转设备产生的电力消耗,原材料消耗、机械润滑及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油品滴漏。在家具生产中基本无废水排放。冬季采暖及烘干如使用燃煤锅炉,应对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烟尘和炉渣进行控制。7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对照 ISO14001-2004 标准条款对现场审核简述如下: 4.1 总要求 应根据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 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4.2 环境方针1.是否有明确的文件化的环境方针;2.最高管理者是否签了字;3.是否承诺遵守法律、法

10、规和其他要求;4.是否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5.是否与组织的特点相适应(主要针对环境特性) ;6.是否被组织的母公司认可;7.是否提供了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8.是否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并赋诸实施;9.是否可为公众所获取。 4.3.1 环境因素1.查有无执行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程序及识别和评价资料;查有无环境 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是否通过初始环境评审采取何种方法识别了组织的 所有的环境因素。2.现场考察环境因素识别的合理和充分性即:是否针对活动、生产、服务的全过 程及“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六个方面” ,现场周边特殊法律法规的要求。如 何结合具体制造过程

11、依据评价原则并采用什么方法从环境因素中评价出重要环 境因素,并为此而建立程序,严格控制。3.是否考虑到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否对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 和评价。是否与同行业能源、物耗量进行了对比,并严格控制流失。是否对组 织内部的公用工程设施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是否对组织的原料产品中的环 境因素进行了识别4.查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现场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有无遗漏。哪些重 要环境因素列入目标?5.现场重点岗位查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检测等情况及其与方针的一致性。 6.有无更新信息的规定。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查法律、法规的适宜性,查阅监测报告等并现场检查法律、法规

12、和其他要求的 符合性; 2.询问员工是否清楚有关的法律、法规,排放标准。查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确认是否有遗漏。第 6 页 共 10 页3 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渠道的程序。 4 组织采取何种方式和频次跟踪法律和其它要求的变化。 5 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 的环境因素。 4.3.3 目标和指标和方案 1 了解目标和指标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及确定的依据,查目标和指标是否合 适?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是否和环境方针一致?是否体现了对主 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如果有重要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是否建立了新的目 标、指标、方案和

13、控制程序。 2 组织的目标如何体现环境方针的,如保针对其内部每一层能和层次建立并保 持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3 对改进型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目标和指标是依据哪些因素制定的,如何分解和 考核的? 4 组织如何对污染预防的承诺,是否明确了总的污染物排放值的控制目标和指 标,节能降耗值,分解的指标值如何满足总体标值的要求。 5 改进和控制目标设定是否体现了遵守有关的环境法规要求,符合当地环保局 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要求。 6 组织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客观其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依据是什么。7 查是否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了管理方案?查方案的措施是否明确?查阅方案 和程序文件并询问其执行情况和落实情况

14、。 8 到相关单位查对是否有文件化的管理方案,并查其与总方案的一致性和符合性。9 环境管理方针是否对有关责任人员和部门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10 环境管理方案中,有关阐述资源、职责、时间安排和优先顺序。 11 环境管理方案中心内容是否涉及到所有责任方。 12 是否有制度对环境管理方案加以监控和修订。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形成文件向下传达。1.到体系所覆盖的相关职能部门询问组织的机构设置情况和职责规定;2.询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的 配置情况,责、权、利是否落实; 3 各级管理、职能部门,是否明确了其职责和权限,并保证全员参与并

15、传达组 织的环境方针、机构职责,提高员工环境意识,达到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目 标。 4 为实现各自目标、指标任务,各层次、各部门是否将指标落实到每个具体岗 位,做到职责、义务明确;配备必要的资源,保证指标的实现。 5 环保装置运行情况如何,是否保持记录,并在必要时可追溯污染状况。 6 有无物料投放记录(出库单)成品记录(即消耗清单) 。 7 管理者代表职责: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由于本行业多涉及易燃易爆的过程,各岗位上的工艺操参数(主要是温度和压第 7 页 共

16、 10 页力)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不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更容引起火灾和爆炸,必须有应 急准备的措施,因此,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1 到各有关部门抽查部分人员的培训记录,了解其培训情况(时间、方式、内 容等) ;与组织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 2 组织是否对培训计划进行评审和修改,由指定专人负责,并向管理者代表汇 报培训状况,跟踪检查记录。 3 是否建立了对各层次管理人员考察其环境意识和技能和程序并记录 4 询问部分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及操作与控制要求 的情况。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EMS 重要性、环境影响、环境 效益、作用与职责、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5 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 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4.4.3 信息交流 1 组织内的员工以何种方式或渠道了解组织的环境信息及环境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