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18982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纠纷法律解决机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法学教研部 洪 涵,课程内容,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 我国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机制 转型期社会纠纷的解决,一、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社会纠纷,是特定主体基于利益或价值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双边(或多边)对抗行为。 纠纷的发生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秩序的打破,也将推动旧秩序的变革、新秩序的建立。,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关键不只看它有没有矛盾、冲突,而是看它是否有完善的机制来有效预防、化解各种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纠纷而建立的由规则、制度、程序和机构(组织)及活动构成的系统。 人类社会发展自古至今,各地区、各民族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例:阿赞德人的巫术,例:宗族调解,

2、例:收债公司广告,* *咨询。律师带队,追债师联手追收各种疑难债务,策划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婚情调查找人,高效合法,成功付费。 电话 * *公司。注册企业专业团队,依法清偿、诚信高效,地址,电话,传统社会有神判、巫术、斗歌、调解、械斗、战争等形式。 当代社会主要有妥协、和解、协商、谈判、调解、仲裁、行政处理、信访、诉讼等形式。 各种解纷方式在解纷控制者、解决依据、强制执行力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妥协、和解、协商、谈判参与解决者主要是当事各方。 调解、仲裁、行政处理、信访、诉讼等则有中介调解、裁决者参与解决。,解纷机制可分为诉与非诉(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

3、ADR),正式与非正式等种类。,正式机制具有有专门的官僚机构、以制定法为主要依据、有专业人士适用执行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障执行等特点。 非正式机制具有非官僚化、民间性、普通人易于使用、以多种规则为依据等特点。,各国的纠纷解决机制,既呈现出一些共同规律和普遍趋势,也显示了各国基于国情和体制所选择的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但总体说来,纠纷解决的过程和结果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法律的规制或制约。,二、我国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机制,建国初,提倡用调解减少人民讼争; 提倡 “马锡五审判方式”; 各行政机关采用调解与行政决定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职权范围内的纠纷。,20纪80年代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9年以来

4、,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在调解、仲裁、行政调处、信访、诉讼、诉与非诉衔接等方面制定发布了许多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一)人民调解,概 念,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特 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 在自愿、平等基础上进行; 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不得因调解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程序上的便利性和处理上的灵活性; 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释: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

5、委员会; 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例:我省的探索(1),公安厅、司法厅、财政厅、中国保监会云南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推行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云公交2010220号):规定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交警大(中)队设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其派出机构。,例:我省的探索(2),司法厅、综治办、卫生厅、财政厅、中国保监会云南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意见(云司发2010117号):规定通过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落实医疗

6、纠纷处置联动机制;州市、县(市、区)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设立医调委,三级医院设调解室。,释: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1),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释: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2),人民法院确认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释: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

7、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思考:积极意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受案容易、程序简单 入情入理、易于执行 成本较低、避免诉累 及时发现矛盾、防止矛盾激化 ,例:我省2011年人民调解情况,共排查纠纷128762次; 预防纠纷219531件; 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56874件,成功率98%,履行率94.8%; 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4095件7333人; 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2023件60509人; 防止群体性上访13946件169944人; 防止群体性械斗8706件

8、99731人。,思考:不足与完善,介于官方与民间解纷方式之间,带有行政化色彩,也与民间解纷力量有密切关系。 如何平衡好依法调解与灵活调解之间的冲突 ? ,例:依法调解与灵活调解,一起宅基地纠纷 一起祖坟地纠纷,(二)仲 裁,概 念,仲裁是根据当事人的合意(仲裁协议),把基于一定法律关系而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的处理,委托给仲裁方进行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仲裁法规定就“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进行仲裁。,例:国外民商事仲裁的发展,发端于古希腊、罗马 发展于中世纪欧洲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各国纷纷开始仲裁立法,特 征,适用范围有限; 当事人要达成仲裁

9、协议; 以自愿,独立,合法、公平为原则; 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仲裁过程中的证据保全、仲裁裁决执行等都需要依靠法院。,释:当事人需要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释: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释:证据保全等需要依靠法院,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交法院。 在证据可能灭失等情况下,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将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思考:积极意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10、需要 体现自治精神 ,思考:不足与完善,适用范围有限; 仲裁的启动要求当事人的合意,但目前社会公众对仲裁的认识不足; 仲裁组织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还没有完全得到社会认可; 证据保全、仲裁裁决执行都必须依靠法院;,例:不足与完善,在仲裁法中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可谓是中国特色。 北京市仲裁委的案件受理量和标的额,由1995年的7件、4400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2500多件、100多亿元。但地区间存在明显差距,产生出“仲裁地域论”。,个别仲裁机构为扩大案源主动与金融、保险等以格式合同为主的部门联系,在格式合同中规定纠纷由仲裁委仲裁。 ,(三)行政调处,行政调处是指

11、行政主体依申请或依职权以非诉讼程序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制度,是各种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统称,包括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等种类。,1行政调解,概 念,行政调解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的,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纠纷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活动。,特 征,由行政机关主持的; 以当事人自愿为基本原则; 行政调解的对象是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民事纠纷和部分行政争议; 具有非强制性; 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治安管理中人身伤害赔偿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劳动争议纠纷 环境污染纠纷 侵犯商标专用权赔偿 ,释:行政复议法实

12、施条例对可以调解的行政争议的规定,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赔偿 行政补偿,释:行政调解协议的执行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45号)第8条: “行政机关依法对民事纠纷进行调处后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或者作出的其他不属于可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具有民事合同性质,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2条:“经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调解后达成的具有给付内容的协议,当事人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申请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的,债权人可

13、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综治委201110号):“经行政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2行政复议,概 念,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特 征,具有监督行政和对相对人合法权利进行救济的双重属性; 具有准司法性; 以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

14、查为原则; 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例:郝劲松与华南虎事件,2007年11月,郝劲松向国家林业局寄交了对华南虎照片进行鉴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国家林业局“不予受理”。 12月郝劲松向北京第二中院递交诉状,请求法院撤销国家林业局的不予受理决定书,判令国家林业局受理其提出的复议申请。,北京第二中院以其申请复议的行为并非具体行政行为,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2008年9月,因申请旁听公审周正龙案被拒,郝劲松在法院门外撑起黑伞展现其行为艺术作品伞于华南虎。,3行政裁决,概 念,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事

15、项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进行裁判并作出处理的行政行为。,例:行政裁决案例,某市甲县A村与乙县B村对一条自然水源的取水权产生纠纷,该市人民政府经调查后作出处理决定:双方对水源均有取水权。 水法第五十六条: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特 点,具有准司法性; 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行政裁决效力的强制性; 行政裁决结果具有非终局性,对行政裁决结果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例:相关法律对行政裁决的规定,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

16、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4行政仲裁,行政仲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仲裁程序对当事人间发生的特定争议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断或裁决的一种仲裁类型。 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人事争议仲裁等。,特 点,仲裁机构的行政性; 不需要仲裁协议; 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纠纷; 仲裁者在本机关职权范围内进行仲裁。,思考:行政调处的积极意义,体现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寄托着人们对政府定纷止争职能的期盼; 与行政管理相关的纠纷往往适合由行政机关来解决; 有利于加强行政机关层级监督; 先让政府解决纠纷,至少最后还有司法程序来监督; ,思考:不足与完善,设定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种类形式多,缺乏整体性; 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缺乏执行力,行政机关积极主动性不高; 一些行政复议机构没有起到化解纠纷的功能,公民对复议机构信任程度不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