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900589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基本思路一、建设目标一、建设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网络化学习、实时化管理、共享化资源”。优化现有的网络设施,开发网络课程,创设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所必须的条件。优化和改造现有的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建设师生身份识别的监控系统,实现校园一卡通,实现在设定的时空条件下对教学现场和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库,实现文字档案的全文管理和检索;实现学校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二、建设内容二、建设内容1.无线网络覆盖无线网络覆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校

2、园网络的空间维度,提升校园网络的使用性能,无线网络实现校内全覆盖。2.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使全校所有师生员工每人持一张校园卡,实现统一的资源维护、信息查询、出入管理、电子支付,全校范围内所有的消费、查询、考勤、门禁、身份认证、借书等,都可以通过一卡通终端进行,最终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3.校园教育管理系统校园教育管理系统由两个基础平台和各个应用子系统构成,即在建立校园门户平台和校园数据中心两个基础平台基础上,构建校园内各应用子系统(包含一卡通系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系统、决策支持与预警系统等) ,协同工作的业务流程,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发挥综合优势,提高管理效

3、率和水平。4.资源库系统资源库系统构建一个开放、可扩充、操作方便、易维护的校园信息资源库,利用信息科技的前沿技术,整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工具等各类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三、总体建设思路三、总体建设思路(一)以整合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一)以整合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1.数据整合:数据整合: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和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2.页面整合:页面整合:通过门户技术实现全校统一访问界面,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间隙突出业务协同和面向服务的应用体系建设1.业务协同:业务协同:加强部门间的管理协同,细化管理粒度

4、,提高管理效率2.面向服务:面向服务:应用系统不仅面向管理人员,同时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平台第 2 页 共 9 页四、系统架构四、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管管理理 体体系系安安全全 体体系系信信 息息 标标 准准 化化人人 才才 队队 伍伍网网 络络 安安 全全系系 统统 安安 全全数数 据据 安安 全全应应 用用 安安 全全组组 织织 机机 构构管管 理理 制制 度度应应用用服服务务学学生生管管理理招招生生管管理理迎迎新新管管理理就就业业管管理理校校园园信信息息门门户户平平台台统统一一身身份份认认证证平平台台公公共共数数据据平平台台权权威威数数据据业业务务视视图图主主题题数数据据统统计计数数

5、据据公公共共服服务务数数据据 数数据据交交换换平平台台主主机机、网网络络、数数 据据库库管管理理软软件件等等IT基基础础设设施施应应用用支支撑撑平平台台后后勤勤管管理理宿宿舍舍管管理理资资产产管管理理收收费费管管理理行行政政管管理理日日常常工工作作管管理理党党团团委委管管理理决决策策支支持持信信息息查查询询综综合合信信息息统统计计校校园园一一卡卡通通教教务务管管理理五、系统建设方案五、系统建设方案(一)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一)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门户服务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级表现形式,位于各类应用之上,作为信息化校园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间隙,学校用户(领导

6、、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可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门户服务除完成门户站点本身的所有功能,并根据数字校园建设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入,如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网络课堂、校园网站、一卡通系统等。主要功能包括:1.个人工作台个人工作台将用户个人的日常工作任务和所需信息统一集成到门户中,使门户成为个人工作的电子桌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义自己的工作台的界面和风格。2.自定义门户自定义门户根据进入用户身份的不同,可进入不同的门户平台首页。3.综合查询综合查询综合查询服务实现个人信息的查询,提供跨部门立体式教学、学工等综合查询服务。4.统计分析

7、统计分析面向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报表,对学校的综合情况进行查询和分析。第 3 页 共 9 页(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管理、认证服务和权限管理,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开发的不一致性,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可实现对人员、权限、认证的统一管理,减少人员变化、系统扩展带来的管理复杂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功能从逻辑上划分,可以分为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认证服务和统一权限管理三部分。同时,统一身份认证还提供操作日志审计、系统监控服务和应用接入接口等。(三)公共数据平台(三)公共数据平台公共数据平台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学校全局共享数据库,形成

8、全局数据共享的管理、维护、处理和服务机制,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和利用。公共数据平台通过数据交换机制的支持实现校园共享数据的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清洗,是各类信息采集、加工和整合的平台。(四)数据交换平台(四)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学校数据交换的系统框架,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维护、交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信息集成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数据交换平台为校园内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供了一个集成化数据交互和共享空间。该数据交换平台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可同时满足用户对各种异构、同构平台、数据源及各类应用间的数据交换需求。(五)

9、校园一卡通(五)校园一卡通一卡通应用系统是建立在核心管理平台和核心数据库之上的多个以校园卡为媒介的应用系统,主要分为:金融服务类:金融服务类:主要用于处理校内的各种消费服务、圈存转帐等与现金有关的服务项目,比如餐饮收费、补贴发放等;身份识别类:身份识别类:主要用于处理校内各种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场所,主要包括门禁管理、考勤管理等;信息服务类:信息服务类:用于展现和整合校园卡的资金、消费数据、身份认证数据以及各个应用系统的整合信息;“一卡通”系统要求提供校内身份认证、校内消费以及衔接多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一卡通系统具体的功能应用包括:身份认证以及校园卡识别;身份认证

10、以及校园卡识别;信息查询:信息查询:持卡人可在专门终端查询机上,查询自己的各种消费、服务、管理等个人信息;新学期注册:新学期注册:学生持校园正式卡或临时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终端设备注册。学校有关部门可根据校园卡的注册情况快速统计学生的报到情况;毕业或退学:毕业或退学:当学生因为毕业、退学或转学离开学校时,可查询该学生是否已办理第 4 页 共 9 页完所有的手续。学生离校前要注销校园卡。机房管理:机房管理:学生用校园卡上机,可确认学生身份(门禁) 、控制学生的上机时间。可实现准确的计时功能,指定机器,并自动完成扣款操作。实训室等场所管理:实训室等场所管理:在进入实训室等场所时,可以用校园卡验证身

11、份,控制时间及收费等。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使用权限,并通过查询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活动考勤:活动考勤:对出勤、会议、活动或讲座等,记录出勤情况,如出席人姓名、科室、部门、时间等。就餐:就餐:使用校园卡进行就餐付费;可查询近期就餐窗口、时间、消费金额等。宿舍管理:宿舍管理:划分时间段,进出宿舍区时可用校园卡验证身份记录,并记录进出时间。缴纳水电费、学生领用物品及宿舍内其它各种费用(如维修等) 。消费:消费:用校园卡可在学校超市、饮用水等处直接消费,从卡中扣除消费金额。补贴等发放与扣除:补贴等发放与扣除:一卡通系统要与学校现有系统衔接,学校将补助等自动存入一卡通,并可代扣学生学杂费等。校园卡的密钥必

12、须由学校保存。(六)教务管理系统(六)教务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系统为学校教务员提供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支持,同时还为全校的师生提供了日常教务工作和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教务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查询、信息提醒、日常业务操作;学生通过教务系统能够查询教务信息、实现信息提醒、执行各种操作。教务管理涵盖了中职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教学运行方面包括日常教学管理、计划与任务管理、课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基础信息管理、教师任职测评管理、奖惩管理、奖学金管理、德育管理、班主任绩效管理;在教育研发方面包括教材、论文、课题申报、获奖、讲座、科研、考评等。(七)招生就业管理系统(七)招生就业管理系统学生

13、管理系统涵盖了招生管理、迎新管理、就业管理招生管理、迎新管理、就业管理等几个部分。招生管理招生管理覆盖了学校各种类型的招生,如自主招生、中考统考招生、补充招生等等;实现招生信息发布、网上调查、网上报名、考务、推荐免试。迎新管理迎新管理涉及新生入学的各个环节,是对学校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综合性考验,是面向各管理部门以及全校新生一项系统工程;整个迎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数据准备流程、新生报到流程和迎新后的数据处理流程;具体包括:迎新网站、迎新数据准备、新生入学服务、新生入学报到。就业管理就业管理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交互平台,实现网上求职;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报道就业动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搭

14、建学生和就业指导教师间的交互平台;规范就业业务工作流程,实现就业业务的信息化;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方便学校就业情况的查询与统计分析;搭建校友和学校的交互平台,发挥校友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八)后勤管理系统(八)后勤管理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后勤管理方法,系统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上完成传统的后勤业务工作。深化了学校后勤信息化内涵。后勤业务通过后勤管理系统将所有业务通过计算机进行整合,规范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实现后勤部门统一协同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第 5 页 共 9 页减轻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后勤管理主要包括:宿舍管理宿舍管理:宿舍管理、床位管理、住宿舍管理、卫生检查管理、检查结果

15、管理、卫生评比管理。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经费预算管理、申购采购管理、报账管理、卡片管理、数据上报、统计报表、仓库管理、公用房信息管理、公用房配额管理、大型仪器共享。收费管理收费管理:实现对学生缴费、学费缴欠信息、以及财务处发放或扣款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后勤服务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各种服务便利,包括:报修服务、失物寻物服务、投诉建议咨询服务、网络调查服务。(九)行政管理系统(九)行政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包括日常工作管理、党政工团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党政工团管理。日常工作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涵盖收发文管理、公告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功能。党政工团管理党政工团管理分为网站和管

16、理平台。网站是党政工团对外的一个窗口,全校师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看到党团系统中对外发布的一些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满足党团系统工作中各部门的日程数据记录需要,例如组织部发展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干部信息考核,干部任免管理,以及需要统计不同年龄段,不同职务的党员信息,维护党员奖惩工作情况。(十)信息查询系统(十)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基于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个人信息的查询,通过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集中到一起,以师、生角色为主线,提供跨部门立体式的人事、教学、学工等综合查询服务。从使用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自助查询和通用查询两类查询。2012 年 10 月 1 日附一: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一览表附一: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一览表附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系统软硬件配置一览表附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系统软硬件配置一览表附三: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应用软件配置一览表附三: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应用软件配置一览表第 6 页 共 9 页附一: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一览表附一: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