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课件 -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0465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课件 -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党史课件 -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党史课件 -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党史课件 -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党史课件 -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史课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课件 -(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政部 高耀志2015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什么要学习党史?,1.“以史鉴今”。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赞誉一代谏臣魏征,补加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87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3.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党的历史分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10月1976年10月;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至今,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帝国主义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力量。 中国封建势力 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社会的基础。 外国列强

3、的入侵,使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存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离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的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于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历史告诉我们:,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

4、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来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思想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以这个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历史告诉我们:,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1

5、918年10月,“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图为部分社员1920年的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前排右三为邓颖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俄共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上海共产党发起组于1920.8正式建立. 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进行

6、了建党活动。 1920年秋,董必武、陈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 同年冬,王烬美、邓恩铭等建立山东共产党小组。 1921年春,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 1921年3、4月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巴黎小组。 日本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党小组,成员有施存统、周佛海两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首先是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如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群报等宣传阵地相继成立。其次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如梁启超挑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再次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创办了一系列供

7、工人阅读的刊物和各种形式的学校。最后就是建立了共青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7.23-8.3; (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3)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王烬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全文十五条目,吸取了国内四个党纲和参考俄、英、美共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

8、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

9、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2.7.16-23 地点:上海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党员195人。 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

10、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指出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历史意义:党就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

11、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 _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杭州西湖召开的特别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促进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12、大会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孙中山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步出会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潮,广东海陆丰农民大发展并组织了农民自卫军。湘区党委派人在湖南衡山、毛泽东在湖

13、南韶山也开展了农民运动。这一切都预示着全国性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 1925.1.1122,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代表党员994人。 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四大”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国民革命的中途夭折,戴季陶主义的出现,西山会议派的出现,蒋介石在广州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都预示着国共统一战线开始遭

14、到破坏。 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公然背叛革命,这也标志着国共合作因此正是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月27日至月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

15、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宝贵的经验教训,(一)、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及的领导权,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和坚决依靠广大的农民作为自己的主要同盟军;(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地点:汉口。 内容: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

16、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意义:这就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在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形势是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并批评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党的六大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大会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认识不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