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00086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姓名:刘建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指导教师:谢代银;王克勤20050501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学科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指导教师:谢代银副教授王克勤教授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研 究 生:刘建徽 ( 2 0 0 2 3 5 8 )内 容 摘 要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置身于如此动荡的环境中, 积极应对竟争是其发展唯一出 路。 但竟争与风险并存,如何抑制竞争风险, 将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这是每个竟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的目 标。 因此, 在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

2、的严唆形势下, 研究企业的竞争风险, 探索抑制竞争风险的 对策,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论文运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风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以 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为主线, 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抑制企业的竞争风险为目 标, 从分析企业竞争风险的内 涵、结构及归类、产生前提、表现及机制等内在机理出发,进而通过研究企业竟争风险的原因, 剖析出公司治理机制与企业竞争风险的内在关联, 最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作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分为以下六部分:第1 章: 绪论。 提出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思路和内容、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奠定全文的架构体系。 第2

3、章: 理论分析。提出贯穿全文的三大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风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本文的研究作理论铺垫。第3 章: 企业竞争风险概念框架。 首先指出了竞争风险的内 涵, 即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市场竟争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负背离, 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然后对竟争风险的结构和归类、 产生前提进行分析, 指出竞争风险的存在、 产生和发展是由竟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结果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竞争风险可以归 类为动态的投机风险, 同时又是一般风险和具体风险的结合; 指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经济是企业竞争风险产生的 很本前提,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外部

4、市场的 不确定性和企业主体行为的I不确定性是企业竞争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 文中主要研究由于企业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竟争风险。最后,对企业竞争风险的表现和机制进行分析。企业竞争风险主要表现为: 价格竞争风险和非价格竞争风险、 模仿风险、 信息风险和内源竞争风险。 笔者认为, 无论何种竞争风险, 最终反应到企业内都会转化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它们之M存在着密切关联。第4 章: 企业竟争风险、决策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分析。 本章通过对企业可控竞争风险的内化分析, 找到了企业竞争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的决策如投资决策、 筹资决策和营销决策存在着因果关系。 因此决策的好坏即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否将

5、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竟争风险。 第5 章; 我国 企业竞争风险加剧的制度根源: 公司治理缺失。 本章通过对我国企业竞争现状、公司治理机制现状进行分析, 并以郑百文和长虹作为案例, 进一步得出了公司治理机制缺失是我国企业竟争风险加剧的根源。 第6 章: 提出抑制企业竟争风险的对策在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本章针对目 前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提出了从决策、激励、监督三方面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关键词:竞争风险决策公司治理机制t h e S t u d y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C o m p e t i t i o n R i s k s P r o b l e ma n d I

6、n s t i t u t i o n a l P r e c a u t i o nMa j o r : P r o b a b i l i t y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sS p e c i a l ty : E c o n o m i c s 进而剖析出 竞争风险与公司治理的内 在关联: 通过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 探寻出我国企业竞争风险加剧的制度根源在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 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在研究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 料,主要包括:关于 风险理论。 不同学者分别 从可能性与 不确定性、 预期与实际、 主观与客观等角度进行了描述。 主要观点

7、有:( 1 ) 损害可能说与不确定说。 美国学者海尼斯 ( H a y n e s ) 早在1 8 9 5 年 所著的 R i s k a sa n E c o n o m i c F a c t o r 书中 提出 风险的 概念. 认为风险意 味着损害的可能 性。 美国学者威利特 ( A . H . W i l l e t t ) 认为, 风险是 与不确 定性联 系在一 起的, 是“ 客观的 不确定 性” : 哈迪则给风险定义为 “ 风险是费用、损失或与损害相关的不确定性弋( 2 ) 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说。 美国保险学者威廉斯( W i l l i a m s ) 和海因斯(H e i

8、n s )将风险定义为“ 是 在一定 条件下, 一定时期内 可能 产生结 果的 变动, 预期 结果与实际结果的 变动, 意味 着预期与实际的 偏离, 偏离的 程度反映了 风险的大小” 。台 湾学者 宋明哲认为, 风险“ 指特定客观情况下, 特定期间内, 某一结果发生之可能差异程度而言, 亦即指实际结 果与预期结果之变动程度而言, 变动程度越大,风险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气( 3 ) 主观风险说与客观风险说。代表人物麦尔和柯梅克等 人认为,风险是与损失相关 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的范围包括: 风险是否发生、 其发生时间、 发生过程以 及发生结 果是不确定的。该学说认为,风险是个人对事物的主观估

9、计, 不能用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当 前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田 德录提出的: 指在特定的时期内, 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的 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 标发生多 种负偏离。关于竞争风险的定义, 谢科范教授等人认为, 所谓竞争风险就是由于市场竟争而导致的 风险,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 标参与市 场竞争所引起的 赚利、 亏损、 破产的可能性. 它不包括由 于不可抗力如战争、 自 然灾害、 突发不可抗力事件等带来的风险。 刘立民 认为, 竟争风险 是指在交易过 程中由 于 竞争 环境、 竞争规则、 竞争 对手的 状况发生变 化而产生的 风险。 竟争风险普遍存在于国 家

10、与国家、 组织与组织以 及人与人 之间。 竞争主体 不同, 其表现方式与作用形式也不相同。 张涛,马 虹娟等人认为, 就企业而言, 竞争风险是 企业在市 场竞争中 为谋求经济利益面临的风险, 是企业整体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企业在 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不确定性的表现, 它既可能使企业遭受损失,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关于公司治理,国内 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 角度对此提出了的理解。主要观点有:( 1 ) 制度安排说。 张维迎教授认为, “ 狭义地讲,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重事会的 功能、 结构、 股东的 权力等方面的 制 度安 排, 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 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 配的一整套法律、 文

11、化和制度性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 标, 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 如何控制,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 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 ” 美国 斯坦福大学钱颖一教授认为: “ 在经济学家看来,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于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 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一投资者 ( 股东和贷款人) 、经理人、职工之间的关系, 并从这种联盟 中实现经济利益。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 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 经 理人员和职工; 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 良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 度安排的互补性。 ”O E C D 在 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 “ 公司治理明确规定

12、了公司的各个参 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 诸如董事会、 经理层、 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 并且清楚地说明了 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 2 ) 组 织结 构说. 吴敬琏教 授认为, 公司 治理结 构是 指由 所有者、 董事 会和高级执行 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通过这一结 构, 所有者将自 己的资 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 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 聘用、 奖惩以 及解雇权: 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 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 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 经营企业。( 3 ) 决策机制说。 奥利弗. 哈

13、 特认为治理结构被看作一个决策机制, 而这些决策在初始 合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更准确地说, 治理结构分 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 剩余控制权。 即资产 使用权如果在初始合约中没有详细规定的 话,治理结构将决定其如何使用。( 4 ) 相互作用说。 科克伦和 沃特克 在 公司治 理 一 文 献回顾中指出 : “ 公司治 理包括 在高级管理层、 股东、 董事会和其它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 题。 构成公司 治理问 题的核心是: 谁从公司决 策或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 谁应当从公司决策或高级管 理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 是什么 和 应当是什么 之间 不一致时, 一个公司治理问 题就会出现。在总

14、结经济学者们关于公司治理定义的基础上, 南开大学的李维安教授对公司治理给出 了一个较为全面的 阐释, 他认为公司治 理是一个由 主体 和客体、 边界和范围、 机制和功能、 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体系。 公司治理主体是以 股东为核心的诸多利益相关者, 公司 治理的客体由 治理边界加以限定。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 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 这些 机制发挥作用的 前提是存在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 个方面。 内 部治理是基于正式的制度安排, 外部治理则建立在非正式制度安排基础之上, 而 这些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 排的意义就在于保证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 权力制街。关

15、于论文中上市公司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网 站以及相关期刊杂志。企业竞争风险问题及制度防范研究第 1 章绪 论1 . 1问题提出人类进入2 1 世纪以 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特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 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又促使市场变化节奏日 益加速。 企业置身于这样一个剧烈变革、 严竣挑战的环境中, 要想求得生 存与发展, 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竟争是其唯一的出路。在优胜劣汰的竟争过程中, 一些企业在市场上叱咤风云,长 盛不衰。 而有些企业则虽红极一时但最终消逝。 经研究发现,目 前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程度超出1 0 年前2 . 5 倍, 企业竟争强度

16、比1 0 年前增加3 . 3 倍, 企业平均寿 命是1 0 年前的2 0 % . w 追寻失败 企业的 历程, 不 难发 现其难以 长久的 根本原因在于: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无法应对外在激烈的竞争风险, 从而产生企业危机, 缓终导致企业失败。正如哈默和钱皮所言, “ 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独立。 或者结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地陷入令大多数董事和经理惊恐不安的陌生境地。 ” ( 迈克尔 哈默、 詹姆斯 钱皮, 1 9 9 8 )【, , 这三 种力 最就是 竟争的 全 球 化( c o m p e t i t i o n ) , 需 求的 顾 客 化( c u s t o m e r s ) 和 变 化的 常 态 化( c h a n g e ) . 在以3 C 为基本特征的信息社会中, 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和活跃程度达到空前激烈的 状态, 企业生存状态不确定的 风险也空前高涨。 抑制竞争风险, 将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这是每个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的目 标。 因 此, 在中国 经济与国际市场逐步融合的严竣形势下. 研究我国企业在竞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