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98072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查看。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 13 课钓鱼的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根据本教研组制定的“如何在小学

2、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 。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 34 年前的一个晚上, “我和父亲去钓鱼, ”好不容易掉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 “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 ,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清

3、晰的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同时根据本教研组制定的“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课题研究,结合

4、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发现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在参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表达都有很大的一部分欠缺,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点在教学围绕启示,深入感悟的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读思画结合的学习习惯。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

5、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直入启示,初步感知1、配乐朗读:那是一个月光明媚,四周静悄悄的夜晚,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样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我偏巧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太喜欢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亲坚决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儿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话,放了那条来之不易的大鲈鱼,儿子当时才 11 岁,当然也就充满了对父亲做法的不理解,可 34 年过去了,那个捕捞鲈鱼的夜晚却让作者终生难忘。他就是现在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

6、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设计意图】: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课题导入,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围绕启示,品味感悟。1.细品课题,课文的那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2.学习第 11 自然段。3.学习第 2 自然段,读并且体会。4渗透写作方法。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探究学习。6资料引入:鲈鱼体长,口大,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又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鲜美,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

7、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美国政府规定,在开放日之前不允许捕捞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来渗透“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同时以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钓鱼的启示”来揭示学生思考的点,同时还通过适当的资料引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探究启示,深入感悟。1体会作者经历钓鱼时的情感变化?2出示课件: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和,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3.指名读 3 至 10 自然段。4学生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

8、到十分地和,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5.渗透课文表达特点。6深入学习父子对话内容。7.师生合作读书感悟。8.指导读书。【设计意图】这一训练,既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父亲的心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能力。语文味就在这品词品句中升腾、飘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9.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 3 至 9 自然段。思考:我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的理由?理由一: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9、理由二:这条鱼又大又美“我”舍不得放掉。(3)理由三:当他钓到鱼的时候没有人看见。10.读中感悟,体会情感。【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具有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学生的角色表演中自然引用文中语言,从而达到将文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语言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强化启示,明理做人。1学习第 9 自然段的内容2.感悟启示。3.学习第 10 自然段内容。4.教师小结。5.读句子,体会“鱼”和“渔”出示句子 1:那晚以后,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的鱼。出示句子 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联系实际,指导行为【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

10、父亲告诫“我”的话,并从中进一步了解“我”的父亲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严格的,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好公民。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这是父亲送给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2.这就是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3.童心是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想在

11、文章的结尾分析完后,给学生一个强化主题的思想意识,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心中牢记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题,做好积累。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推荐文章:读一读同步阅读中的位置和挫折中的教育两篇文章,相信你会得到更多的启示。【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书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阶段,老师通过学习典型的文章,然后适当做到拓展延伸,既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读书的素材又让学生读后所获,真正的让语文课做到活学活用,老师的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思想就完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了。钓鱼的启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二 、正确、流利、有

1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感悟文章写法。2、 通过角色体验、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读懂“我”从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一、读诗导入朗读由单元导语改成的小诗,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读准词语小心翼翼 熟练操纵 鱼鳃翕动划着一根火柴 你得把它放回急切 依依不舍 沮丧道德抉择 告诫 实践预习时能读准字音的同学奖励自己两颗星。2、任意挑选一组词语说一句话。要求:跟课文内容一致。会说的同学,对课文内容都比较熟悉,再奖励自己两颗星。三、初读课文,把握

13、结构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感觉课文会写哪些内容?在预习的时候,谁看到题目就思考过课文会写什么,奖励自己三颗星。2、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写了钓鱼这件事,哪些段落写了得到启示?3、这篇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晰,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总结一个道理。这就是作者写作的方法。从作者的写法上,你发现了什么写作的秘密?比如一件事的启示怎么写?重点写什么?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借助插图,理清层次课文的插图画的是什么情景?它对应着课文的哪些段落呢?找一找2、朗读对话,体会情感默读课文,画出我和父亲的对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朗读出示对话:“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中。 ”“爸爸!为什么?

14、”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抓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探寻第一句对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3、感悟心理,学习写法俗话说言为心声。透过这些语言,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钓鱼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段,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并指导朗读。钓到鱼后,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指导朗读。小结:作者在讲述钓鱼这件事的时候,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穿插其中,显得特别具体生动,这也是作者写作的一个小秘密。五、角色体验,争辩明理1、补充资料:鲈鱼味美肉鲜,人类需求量大,所以捕捞量也很大。为了保

15、证鲈鱼的繁衍,许多国家都规定,鲈鱼生育期间禁止捕捞。开放捕捞的那一天叫“鲈鱼捕捞开放日” 。2、既然有规定,那就应该遵守规定,放掉鲈鱼,可作者为什么不愿意放掉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把你当成作者去考虑。3、角色体验,师生对话现在你们是谁?你为什么不愿意把鱼放回湖里?师生展开对话。所有的理由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诱惑!一边是诱惑,一边是规则,稍一放纵自己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作者也肯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实践起来却很难。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父亲的告诫,用心读一遍。4、书写甲骨文“德”字,告诉学生:要行得正,走得直,不要被诱惑有双眼睛永远在看着你,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鼓励学生用行动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