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975739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成长,很欣慰,在我们家长的呵护下,女儿顺利的成为初二的学生。感谢李镇西教授撰写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这本书,不仅丰富了家长的心灵,也增添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可以说,这本书,是现代家长的需要,读懂了这本书,仿佛读懂了孩子的心灵。李镇西教授写的这一书,基本上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写全了,而且解答的也非常好。为

2、我们家长提供工了很好的材料。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 ,你会发现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 ,李老师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就是告诉家长,要树立孩子的信心;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 ,李老师指导女儿为班级效力,实则告诉家长们,这不是“吃亏” ,而是一种“收获” ;教育,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 ,李老师强调的,也正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请和孩子一起上网 ,李老师表明的,正是我们家长应当明晰的,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的认识;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 ,李老师让女儿明白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就是让家长们要一路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我叫女儿写作文 ,李

3、老师告诉女儿,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家长,真实作文,就是做人;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 ,李老师的做法实际就是呼吁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倾听一下孩子的申辩呢?许多家长都比较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许多孩子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呢?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好成绩跟好习惯是画等号的,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话一点不错。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现在的孩子,随着社

4、会的进步,迷恋网络,已经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家长的解决方法是自己不上网、孩子更不能上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么做,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的上网,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陪孩子一起上网。但是上网必须控制时间,带着任务上网,上网学习。但是,千万别被网络淹没。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闹矛盾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在许多事情上,家长往往都用“对着干” “不听话” “蛮不讲理” “顶撞”来形容。其实,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都有可能认为大人“不听话” “顶撞” “蛮不讲理”呢!这就是逆反心理。面对

5、孩子的“逆反”这怎么办?李老师的做法是“冷处理” ,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大家心平气和之后,再坐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孩子错了,孩子必然会像我们道歉,但是如果是家长错了,也得想孩子道歉,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嘛!李老师经常提醒自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中,相对来说,孩子处于弱势而父母处于强势,这种强势是作为父母的年龄、辈分、生活阅历、 “教育责任”赋予的。这种强势地位,往往是家长居高临下,面对孩子任何一点的“不服从”不容置疑的批评、斥责。不能说家长的批评都是错的,相反的确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容置

6、疑”的谴责中,家长作则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而孩子应有的尊严消失了,孩子争辩的权利也消失了,孩子需要的尊严、理解、肯定、宽容等等,统统消失了!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不知不觉的培养充满奴性的顺民!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不幸的;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更是可悲的!九零后的孩子为了“赶潮流”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卖一些明星的海报,而作为家长,管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追星” ,这是一个比较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所以说家长头疼,是因为的确有相当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追星”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担心这“追星”会影响学习。于是,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追星,甚至撕碎孩子保存的明星照或收缴孩子买的歌碟。

7、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不断升级。如何正确看待并正确引导孩子“追星”呢?李老师认为,家长首先还是需要懂一点孩子追星的心理基础。心理学上把成长重的孩子这种对名人的极度崇拜的心理称作“英雄崇拜”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少男少女之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这种狂热崇拜,这是他们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仅要求行动自主,而且希望精神独立;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寄托和依附,于是便把目光投向影星、歌星、球星们,并在思维上、行动上,甚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都情不自禁地受自己偶像的感染和影响。所以,这种崇拜心理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得到家长的理解。李老师甚至认为,孩子不追星才不正常呢!现在社会上已经许多孩子喜欢外国人的打扮、穿着、说话。而李老师推荐我们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所谓中国味儿,就是在精神气质上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能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李老师同样希望他的女儿能够具备世界胸襟,但前提是两只脚坚实地踏在中国的土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