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74694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16 年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李 颖 专 业:地质学 学 号:61130127 指导教师:郑常青 李晓波 2016 年 9 月 19 日作者简介 李颖, 女, 汉, 19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想阅尽祖国的大好河山。 图片索引 图 1-1-2 辽西地区丰富的化石资源(2) 图 1-2-1 区域大地构造图(3) 图 1-2-2 杨家杖子地区区域构造纲要图(4) 表 1-2-1 区域地层简表(5) 表 1-2-2 辽西地区区域岩浆概况(6) 图 3-1-1 研究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16) 图 3-2-1 杨家杖子向斜地

2、质简图(17) 表 3-1-1 JK1 井中煤层(20) 图 4-1-1 盆地与南天门断裂位置(22) 图 4-1-2 建昌、朝阳、北票一带逆冲推覆平面图(23)I 前 言 为巩固理论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13 级地质学系专业实习安排于 2016 年七月初进行。 行程安排如下:7 月 4 日师生乘坐大巴由长春抵达兴城,5 日与吉林大学兴城实习基地进行备品发放及室内教学。7 月 6 日-9 日,工作区安排为兴城首山,工作包括野外踏勘、填图以及专题研究。10 日,于兴城实习基地进行室内综合整理及教学任务。11 日,工作区安排为杨家杖子,对杨家杖子地区的向斜构造、地层、矿产等

3、地质问题进行教学和研究。13 日早,师生乘坐大巴前往北票市,学习探讨南天门断裂所呈现的地质面貌,并于下午抵达阜新。14 日,安排野外教学研究内容为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及伸张构造。15 日上午安排学习内容义县鹰窝山砖城子层陆相火山沉积地层,下午安排师生于国家矿山公园了解矿产探勘现状。16 日于阜新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收获。17 日,师生前往沈阳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一览古生物进化过程以及丰富的生物化石标本,并于当天下午返校。 同时,在实习期间,为学生安排了精彩的学术科普讲座和总结交流会。旨在丰富实习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锻炼学术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以 4-5 人小组为单

4、位,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答疑解难为主,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 II 目 录 前 言 . I 目 录 II 第一章 辽西地区地质概况 1 一、辽西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 (一)地区简介 1 (二)丰富的化石资源 2 二、辽西地区区域地质 3 1.大地构造 . 3 2.区域构造 . 4 3.区域地层 . 6 4.岩浆岩 . 6 5.区域矿产 . 7 第二章 首山地区 1:12500 地质填图实践 8 一、地层及其在野外路线出露位置 8 1.太古宙花岗岩 . 8 2.常州沟组 . 9 3.串岭沟组 . 9 4.团山子组 . 10 5.大红峪组 . 11 二、太古宙花岗岩与常州沟组接触关系

5、13 1.沉积接触 . 13 2.断层接触 . 13 三、逆冲推覆与张性断裂 14 1.常州沟组中的逆冲推覆和张性断层 . 14 2.大红峪组中的逆冲推覆和张性断层 . 15 四、大红峪组砾岩变化规律 15 1.变化规律 . 15 第三章 杨家杖子向斜构造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 16 一、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16 二、杨家杖子向斜形态 16 III 三、出露地层及接触关系 18 1.太古宙花岗岩 . 18 2.马家沟组 . 18 3.本溪组 . 19 4.太原组和山西组 . 20 5.石盒子组 . 20 6.蛤蟆山组 . 20 7.红砬组 . 20 四、JK1 井矿产资源 20 五、杨家杖子形

6、成时代 21 第四章 辽西典型地质剖面观察与讨论 22 一、南天门断裂 22 1.大地构造背景 . 22 2.南天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 22 3.形成时代 . 23 4.坤南线野外现象 . 23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 25 1.构造位置 . 25 2.基本特征 . 25 3.医巫闾山太古宙构造片麻岩信手剖面图 . 26 二、 辽西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 . 27 1义县头道河子鹰窝山北沟义县组砖城子层剖面描述 27 2剖面地质特征 27 第五章 收获与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后记 31 附件 32 附件 1:首山地区 1:12500 地质图及说明书 . 32 附件 2:首山地区 1:1250

7、0 实际材料图 . 35 附件 3:杨家杖子向斜综合地质剖面 . 36 附件 4:辽西典型剖面地质观测成果展板 . 37 1 第一章 辽西地区地质概况 一、 辽西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区简介 辽西地区是指位于辽宁辽河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 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辽宁西部地区的五市。即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和盘锦(辽河以西部分)。从地理概念上,内蒙古赤峰、河北承德、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也属于辽西。 辽西是一个沿海地区,锦州、葫芦岛、兴城市渤海湾地区的沿海城市,朝阳、阜新属于内陆。辽西地区资源丰富,很多城市属于矿产资源型城市,但经多年开采,资源正面临着枯竭,阜新是典型之一。在辽西地区

8、,曾同长白山一样勃勃生机的辽西丘陵生长其中,辽西大河大凌河在期间游走。 图图 1-1-1 辽西辽西地区交通地区交通位置图位置图 2 (二)丰富的化石资源 热河生物群曾经在辽西地区蓬勃生长,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资源,同时,辽西也成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不二之选。 辽西地区距今 1 亿 2 千多万年前的热河生物群被世人称为中国的“白垩纪公园”。其化石分布范围最广,埋藏数量最大,化石保存最精美,所发现的古生物种类之多,特别是其中的带“羽毛”的恐龙、被子植物和白垩纪早期鸟类的发现,被称为 20 世纪古生物界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我国北方中生代的热核生物群,是中亚一个独特的陆相生物群,已有八十几年的研究历史。其

9、中以三尾拟蜉蝣、狼鳍鱼、东方叶肢介为最具代表性的化石标本。目前已经发现有二十几个化石门类,最家喻户晓的便是长羽毛的恐龙。 在辽西朝阳发现的白垩早期的孔子鸟、华夏鸟群,更是填补了鸟类演化史的研究空白。 在辽西地区发现的大量珍贵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化石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张和兽的骨架,它是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兽类骨架;有亚洲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中生代蛙类化石,它距今至少 1200Ma。 图图 1 1- -1 1- -2 2 辽西辽西地区丰富的化石资源地区丰富的化石资源 菊石(左上)、猛犸象化石(右上)、恐龙化石(下) (摄于沈阳古生物博物馆)

10、 3 二、辽西地区区域地质 1.大地构造 辽西地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华北地台)北部燕山台褶带东段,东南为华北断坳(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北邻内蒙地轴(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1980;任纪舜等,1997;辽宁省区域地质志, 1989)(图 1-2-1)。 燕山台褶带基底由太古宇建平(岩)群和片麻状绥中花岗岩构成。中、新元古代发育大陆裂谷作用,形成强烈沉降地区,即燕山裂陷槽,沉积厚度巨大的燕山型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为典型华北型沉积;中生代受到环太平洋构造带活动叠加改造,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强烈,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发育,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隆起与中、小型断陷盆地图图 1-2-1 区域区域

11、大地构造图大地构造图 I 华北地台:I1 胶辽台隆;I2 内蒙地轴;I3 华北断坳(渤海湾盆地);I4 燕山台褶带; II 吉黑造山带;III 内蒙-大兴安岭造山带。 4 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断陷盆地内发育陆相火山沉积岩系。新生代燕山地区以隆升剥蚀为主,其南部则发育大陆裂谷盆地(渤海湾盆地)。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华北地台发育三套稳定盖层沉积,地壳活动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早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由于华北板块与南部扬子板块、北部古亚洲洋中、小板块群拼贴造成的印支运动强烈影响,燕山地区广泛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侏罗、白垩纪更为强烈的燕山运动则逐渐叠加了北东

12、向和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构造。 2.区域构造 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华北地台发育三套稳定盖层沉积,地壳活动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早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由于华北板块与南部扬子板块、北部古亚洲洋中、小板块群拼贴造成的印支运动强烈影响,燕山地区广泛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侏罗、白垩纪更为强烈的燕山运动则逐渐叠加了北东向图图 1-2-2 杨家杖子杨家杖子地区地区区构造纲要图区构造纲要图 1药王庙白马石褶皱束;2大背岭背斜;3喜鹊沟向斜;4杨家杖子向斜, 4-1 笔架山下黑鱼沟向斜、4-2 笔架山下长茂向斜;5下长茂寺儿堡背斜;6寺儿堡向斜。 1.女儿河断裂;2.松

13、树卯断裂;3.上富儿沟王家店断裂;4.齐家沟上喂牛场断裂;5.寺儿堡断裂;6.下长茂寺儿堡断裂;7.单家庄八家子断裂。 5 和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构造。 杨家杖子地区内主要褶皱构造有药王庙白马石褶皱束、大背岭背斜、喜鹊沟向斜、杨家杖子向斜、下长茂寺儿堡背斜、寺儿堡向斜。主要的断裂构造包括:女儿河断裂、松树卯断裂、上富儿沟王家店断裂、齐家沟上喂牛场断裂、寺儿堡断裂、下长茂寺儿堡断裂、单家庄八家子断裂。(图 1-2-2) 表表 1-2-1 区域区域地层简表地层简表6 3.区域地层 实习区域内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表 1-2-1)。太古宙岩石单元以片麻状花岗岩为主,有后期岩脉穿切。

14、中、新元古界总体上可与蓟县剖面对比,但有些单元岩相特征、接触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下古生界发育有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发育上石炭统本溪组和二叠系。区内中生界较为发育,但连续性较差,且各时代地层分布于数个独立盆地内。新生代燕山地区正在隆升剥蚀过程中,无沉积,仅局部地区发育有第四系更新统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和淡黄色土 (Q2-3) 以及全新统现代山区河床砂砾沉积 (Q4) 。 4.岩浆岩 实习区内太古代以来岩浆活动频繁且剧烈,故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岩浆侵入活动有四个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形成阶段的太古宙(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陆板内变形活化阶段的印支期、燕山期。古元古代吕梁期、中生代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岩

15、比较发育,分布较广泛。吕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岩概况见表 1-2-2。 图图 1-2-2 辽西辽西地区区域地区区域岩浆岩浆概况概况7 5.区域矿产 辽西地质走廊带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型 1 个(钼矿床矿),中型矿床 4 个(钼铅锌多金属、硫铁矿、石灰石)及众多小型矿床。其中,钼矿是地质走廊带最为著名的矿产资源,探明储存量为 414000 吨,矿石量 307000 千吨。钼矿集中分布在杨家杖子 (岭前矿、松树卯矿)-兰家沟-钢屯地区。 8 第二章 首山地区 1:12500 地质填图实践 一、 地层及其在野外路线出露位置 1. 太古宙花岗岩 首山地区太古绥中花岗岩(ArS),其岩石类型包含众多

16、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等。 (1) 盘山公路 在首山盘山公路入口处出露完全风化的太古宙绥中花岗岩,风化面为砖红色,可见少量石英颗粒,其余成分风化严重。上覆约半米厚第四纪沉积物。 前行约 30 米出露太古宙灰黄色中细粒半自形黑云正长花岗岩。中细粒半自形结晶结构,块状构造。正长石含量为 60%,石英含量为 35%,黑云母含量为 5%。(图 2-1-1)。 在花岗岩中出露有宽约 30cm 石英脉,走向 345(图 2-1-2)。 沿盘山公路前行约 80 米,出露有太古宙灰黄色中粒二厂花岗岩。与上覆常州沟组砂岩之间为沉积接触关系。 图图 2-1-1 首山首山盘山公里太古宙花岗岩盘山公里太古宙花岗岩 图图 2-1-2 石英脉石英脉穿切穿切绥中绥中花岗花岗岩岩 9 (2) 果园北 首山地区果园北断沟内出露有太古宙黄白色中粗粒黑云正长花岗岩。风化面为黄色,正长石含量为(55%),石英含量为(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