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3266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水共治实践调查市场调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实践摘 要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文化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 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五水共治,学 院: xx学院 班 级: (2)班 小组成员: xxx,目录,一初步了解“五水共治”二“五水共治”社会调查三 社会实践四“五水共治”对杭州的影响五“五水共治”对杭浙江省的影响六 小组总结,一初步了解“五水共治”在做“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前,我们小组的四名成员都不了解五水共治的具体含义与措施。后通过百度百科初步了解到: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

2、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二“五水共治”社会调查(一)调查背景随着城镇化加快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浙江对品质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节水、涝水、饮水、污水、洪水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采取措施并加大力度来加以制约。围绕“治污水、排涝

3、水、防洪水、保饮水、抓节水”,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的三年行动计划,从2014年到2016年,将全方位制约城市发展的水问题。,(二)调查问卷结果,(三)问卷结果分析因此次调查问卷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放,存在样本分布不均衡的弊端,大多数样本皆为18-25岁的年轻群体,并不关注政策及相关国家新闻,导致对五水共治的了解一般,只有少数对该政策了解。其次,就算是听说过“五水共治”政策的样本人群对五水共治的内容认知也很模糊,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表示对“五水”毫不知情。按常理判断,年轻人应该是接触媒体传播途径的主要人群,但对五水共治了解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可见,媒体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大。相关部门因该寻求完善方法,克服

4、传播障碍,使该政策深入到群众中去,被公民所知为公民所用。 当问及“五水共治”政策施行后杭州的变化,75%样本人群表示没注意过,可见现年轻人对省市政策的漠视程度。 问卷的第二部分调查样本人群对现杭州水资源的满意程度和认为需要改进的部分,结果显示近50%样本人群认为杭州现状一般,还有改进的空间(生活用水、河流水、地下水引起的关注程度相当)。可见政策的推出需要拿实践进行检验,深入群众,由群众感知成效,集民意,聚民心。 问卷第三部分问及引起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最主要的原因和治理企业生产对水质的污染,应采取的措施,各选项的百分比十分接近。,三社会实践,(一)污水 考察:下沙浙江理工大学生活二区宿舍楼后面的

5、河,这条河时常发出恶臭,不仅路过的路人可以闻到味道,住在两侧宿舍楼里的学生从一层到十多层的都时不时的会闻到奇怪的臭味。水中常年漂浮黑色不明固体物。虽然河道周围进行了大量绿化种植,水中也种植了植物,但基本对河道治理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大量的绿色浮萍也没有人打捞清理。这种情况据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却未曾有改善,使许多寝室学生受其困扰。,考察地点:浙江理工大学正门“护城河” 根据向老师的了解,这条河先前也有发臭、脏污的问题,被校方老师向相关部门多次投诉、申报后,终于得到治理,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干净清澈的“护城河”。可见治污水是有实际意义的。,(二)洪水 2013年10月受台风“菲特”影响,余姚

6、遭遇严重水灾。城市交通瘫痪,因进水导致供水供电设备障碍,大部分住宅区底层进水,商贸业全线停止,大量农田被毁。经济损失近70亿元。,(三)涝水2013年11月份宁波等多个城市发生涝水,在宁波海曙等地区的涝水已经淹过市民的膝盖部分,甚至漫进了商铺中及市民的家中,导致众多商铺学校不得不关门。给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不利,这场涝水持续了三四天才被逐渐排出。,分析总结:从这几个实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出,五水共治并不是无意义的口号,它是真正与我们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了解实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污染水源,节约用水,做到水资源循环

7、利用。积极支持五水共治政策。争当治水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四“五水共治”对杭州的影响(一)治污水 杭州专门制定杭州市治污水暨“清水治污”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将通过城市污水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清净、农村截污全覆盖、农业面源控制、流域整治、饮水安全、减排转型、固废管理、执法护水等十大工程,全面推进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截至11月底,我市7个地区已出台“河长制”实施方案。今后,我市将继续推行“河长制”,对全市7条省级河道、7条市级河道、282条县区级河道共1.5万公里的河道,落实“一条河道、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制度、一抓到底”的机制,综合运用企业关停转迁、打通断头河、疏浚

8、清淤、生态修复、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确保按期实现治理目标。,(二)保饮水 自2003年以来,我市的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人口248.2万人,完成投资21亿元,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已达96.5%。但是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水源安全度不高,也是影响饮水安全的隐患。 我市正努力构建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以提高城市供水抗风险能力。以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为重点,提高城乡“保饮水”能力。杭州闲林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具备下闸蓄水条件;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力争开工;启动萧山湘湖、桐庐肖岭水库等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明年保饮水计划投资达到20.3亿元。 (三)抓节

9、水 注重鼓励并推广节水科技。在公建设施中加快推进雨水回收利用,采用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渗透管沟等措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初步处理,用于绿化灌溉、路面、公厕的冲洗用水和河道配水,将投资2000万元,建成雨水回收利用项目7个。在2016年底,确保杭州市主城区居民家庭中的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到2014年,要有5%以上的小区成为节水型居民小区。建设并完善节水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供水、水资源管理等信息共享,无缝链接。完善自备水管理,2015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建立城市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保障机制,确保应急水源。,(四)防洪水 2013年夏天,我市遭遇了台风洪灾,对全市生产生活造成

10、了严重影响。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施有效的洪水管理,是实现人水和谐、确保杭州经济社会安全、健康发展的“定心丸”。 从2014年到2016年,杭州将在治理洪水上投资64.65亿元。加快推进钱塘江治理,完成干流堤防加固建设89.1公里;重要堤防加固工程完成443.8公里;深化水库除险加固,完成6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完成万方以上山塘加固350座。到2016年,钱塘江、苕溪流域干堤和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基本完成,干堤达标率达到87%以上,中心镇、中心村的防洪标准分别达到20年、10年一遇以上;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施有效的洪水管理。 (

11、五)排涝水 2013年10月的台风“菲特”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许多地段积水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加快完善排涝设施势必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我市将达到“城区达到十年一遇防涝标准,重点区域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涝标准,城市干道交通不受严重影响;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交通不中断,重点路段不积水”的总体目标。而在明年主汛期前,实现“城西地区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断,居民家中不进水”。,五“五水共治”对杭浙江省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 五水共治满足了当下社会对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求。治水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

12、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抓治水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二)生态方便 五水共治有利于提高水质,绿色发展优环境。防洪水,排涝水,有利于减少水灾。浙江“缺水”,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江南水乡没水喝” 根子就在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增长模式。面对青山依旧、绿水不再的尴尬,五水共治的实行正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经济方面 五水共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防洪水,排涝水,有利于减少水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的制约。治水能够为人民提供一大批优质项目,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这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现实意义。在目前民间投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引、政府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好的投资项目对保持有效投资增长至关重要。 (四)社会方面五水共治就是抓平安稳定促和谐。,六小组总结治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就是转型。“五水共治”作为省、市、区政府的重要决策,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不断扩展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发展矛盾,也是切实改善民生保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让群众乐享品质生活。而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身边实事,肩负起重大使命,自觉宣传治水节水的重要性,争当治水的宣传者、实践者与监督者,为城市的美好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