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2959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共 6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60 分。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北高南低,山脉呈网格状分布2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3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可以影响到我国西部内陆地

2、区C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按秦岭淮河线分为南方和北方D东部季风区主要包括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两大区域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 45 题时间6 月9 月9 月次年 6 月6 月9 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4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右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 68 题。6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7甲、乙两

3、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8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酸雨危害严重、生态破坏严重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D水资源短缺、多旱涝灾害9根据我国南方自然条件特征,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选址一般要求A尖屋顶,地势高 B平屋顶,地势高C尖屋顶,地势低 D平屋顶,地势低10我国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A人口稠密,劳动力较多 B土壤十分肥沃C气温较高,热量较足 D有丰富的水源11我国南方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是因为A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主要受东北信风带的控

4、制C深受季风影响 D地势的影响12世界上有三大优质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除我国新疆外,还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棉花带 印度德干高原西部 棉花带埃及尼罗河流域棉花带 中亚锡尔河、阿姆河 流域棉花带A B C D13下列关于地中海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B处在东北信风与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地带C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是直布罗陀海峡D沿岸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4中东输出的石油,大部分是通过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右图中 B 石油输出路 线是A波斯湾一地中海一大西洋一西欧 B波斯湾一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欧、北美C波斯湾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日本D波斯湾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澳

5、大利亚15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太高。关于这一特点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常,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须经他国海域16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区域的划分,边界都是十分明确的B区域之间共同性明显,区域内部差异明显C区域划分的指标只能是自然要素D区域可以由不同等级组成,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区域17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时,其产业结构是 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18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A平衡不平衡平衡

6、B不平衡平衡不平衡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19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A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B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C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加工制造业为主体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20我国下列铁路枢纽的组合中,全部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A西安、株洲 B重庆、郑州 C包头、武汉 D昆明、兰州21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中西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C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D“西部大开发”使东部经济地带失去了对

7、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的优势2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西气东输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效治理大气污染B. 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扩大内需C. 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 有利于减轻煤炭等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的压力23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局部逆转,整体扩大 局部扩大,整体逆转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 维持在平衡状态 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A B C D24我国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

8、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丘陵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 2526 题。25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6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7读右下图红树林景观示意图,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 该植被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其主要目的有 涵养水源 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 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保持生物多样性 淤积泥沙,

9、生成天然海堤 增加用材林A B C D28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库、稻田是湿地 B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C西北干旱地区没有湿地 D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于其具有降解功能29造成我国“三河三湖” (即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河)造田 B过度放牧 C中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D水体污染30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B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CTVA 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平原多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31下列关于我国流域治理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A长江流域的开发可以把环境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结合起来B黄河的治理要注重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C塔里木河可借鉴田纳西河治理的经验,大力发展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D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为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创造条件右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3234 题。32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3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 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34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

11、综合整治35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粮食作物都有小麦、玉米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C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D二者农场都是国有大型农场36下列有关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内水源充足,铁矿资源十分丰富B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 C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是鲁尔区的两大基础性工业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37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38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群发展不相关的自然

12、因素是A气候温暖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靠海的地理位置39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B、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C、验证了劳动力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增加的特点D、这种变化离不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后期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40近年来,部分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反反 射射 强强 度度反射强度反射强度141下

13、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B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C相对于传统地图,延伸了管理和分析等功能D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主要强调时间因素42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共由分布在距离地面 20200 千米的 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A3 颗 B4 颗 C21 颗 D24 颗43为了准确及时地监测某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淹没范围,可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 D雷达系统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 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 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 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 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 射强度,图中、分别代表播种 30、75、100、140 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 电磁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