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29483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总复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教研网 http:/ 免费点数、免注册、全共享的高中政治学科资源网站高三政治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经济生活一轮基础知识总复习一轮基础知识总复习一、高考考点一、高考考点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 1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原则配的原则 13。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

2、一般特征 15,国家宏观调,国家宏观调 控控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难点剖析二、重点、难点剖析 ( (一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生产关系从内容上包括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等。在一定 历史时期,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几个方面的总和就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 在生产关系内容的几个方面,之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从

3、 事生产活动,除了劳动者外,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原材料、工具、设备等, 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过程,而生产资料又总要归一定的阶级、集团或个人所有,形成一定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决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占居主体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是 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而且对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的状况起 决定作用,即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 关系、决定人们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的关系,乃至社会生活中绝大部分具体的经济关系。 所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4、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2.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哪些?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哪些?(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3. 国有经济的作用及其体现?国有经济的作用及其体现?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关 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2)国有经济要提高整体质量 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4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与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5、主导”是一回事吗?是一回事吗?这两个“主导”不是一回事。第一,两者分析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从所有制角度来分析的,即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 用。它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的, 是相对于农业和第三产业而言,侧重于生产力方面,它能够决定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两者表现不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 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 门进行技术改造

6、的物质基础。当然,两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表现 出来的,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 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工业 企业表现出来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水平 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 5.5.农村集体经济中实行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经济中实行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经过 20 年的改革,就是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 经济的基本框架,而

7、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而且这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体制是与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的。 2、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集体所有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 因为:一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农民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获 得经营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它使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体高中政治教研网 http:/ 免费点数、免注册、全共享的高中政治学科资源网站制既有农户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两个层次,又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 水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灵活性。

8、 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强调作 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和稳定。 6.6.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1 1)原因)原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也是由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 ,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2 2)作用:)作用: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 发展。 (3 3)方向)方向: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4)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确

9、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是指资本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或劳动者集体所有;公 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资本如何组织、如何管理、如何经营。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公有制 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应积极探索寻求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 在改革开放的 20 年中,我们探索到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

10、主义可 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在股份制企业中, 只要公有制资本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同时还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股份合作制也是现阶段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 为基本特征,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应大力提倡和鼓励,这是当前国有小型企业放 活的一个有效途径。 7.7.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略)?(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出资关系、财产组合、支配方式、治理结构 等社会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具体到企业,主要是

11、企业的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所有权、经营 权的实现形式等,它与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应注意:(1)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等同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经 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二者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 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股份制只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本身不具有所有制的性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 有

12、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这并不是肯定 了股份制经济的公有制性质,更不能将股份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等同。股份制只是所有制 的一种实现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 键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 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13、(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 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制资产占 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 济的控制力上。高中政治教研网 http:/ 免费点数、免注册、全共享的高中政治学科资源网站在我国,国有经济遍布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摊子大、国家财力 不足,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经

14、营困难;国有经济布局的不合理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 到影响。因此,要搞好国有经济,就必须调整布局、收缩战线、保证重点。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会引起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要收缩国有经济战线, 从大量竞争性行业退出,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同时把大量 国有小企业放开放活,其中相当一部分或变为集体企业,或出卖给私人。这样国有企业的 数量会相对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对降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 比重会相应增加,这种变化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 步完善。 3 3、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确理解公

15、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 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就 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 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要从战略上调 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 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

16、大。(3)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 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4.正确认识非公有制正确认识非公有制(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可以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活跃市场,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 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可以促使不同 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 (3)政策: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 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4)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的法律地位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我国实践的发展,对宪法和相关条款进行 了修改,其中增加规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