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2887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苏教版小学二年教版小学二年级语级语文上册教案文上册教案沭阳小辣椒愿大家永沭阳小辣椒愿大家永远远开心开心 培养良好的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习惯(三)(三)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之一之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 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沭阳小辣椒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教学

2、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察图画1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二.小结要领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三.模仿评判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四集体训练1 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3 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4 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5 集体评判。6 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7 小结。第二课时一 整体感知图画1 指导

3、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 简说图意。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1 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2 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5 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 图,按序背诵)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 观察左下方小图。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

4、么高兴?指名学生 模仿表演。2 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3 观察右边小图。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四小结。第三课时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 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

5、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4 观察第三幅图。5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6 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二观察下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2 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3 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 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三小结。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 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 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

6、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一、一、习惯习惯篇教学要有篇教学要有“整体意整体意识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起书来对着“习惯篇”就开讲。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自己也认为只是走过场,让孩子们知 道一下而已。其实内涵并不如此简单,而教法更不能如此应付。在这一课“习惯篇”的教学前,我认真地通读了全篇教材, 作了全面的梳理。梳理中发现,朗读背诵是本学期语感培养的重点所在,而教材的开篇也正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的习 惯要求。这正体现了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着强烈的整体意识。作为教者,让这种整体意识决定自己的教法,显得更 为重要。这就决定我们不能仅仅把“习惯篇”当作说话课来教,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上

7、的几幅图,应该着眼于全册教 学,甚至更远。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有选择必定也有通览、有 比较,孩子们在通览、比较的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 二、在二、在习惯实习惯实践中培养朗践中培养朗读兴读兴趣趣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 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 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8、,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 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 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 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 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 三、在品三、在品质质点点拨拨中形成朗中形成朗读习惯读习惯 有了兴趣,没有品质,朗读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养成,朗读能力得不到很快的形成。所以,课堂上,对于学生朗读品质 的培养,时时处处注意点拨。

9、孩子们会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课文的感受时,便适时告诉学生“读书时就是带着思考去读”。 准备朗读时,不忘提醒学生身正、肩平这些良好的读书姿势。在同学们能做到这一点后,再往更高的品质引领,那就是 “读书要专注”,如果说“身正、肩平”形于外,那么“专注”就是动于中了。专注,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思考才会有一定3的效度,朗读才会真正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乃至一种优秀品质。 识识字字 1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之一之一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 9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 1 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

10、热 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臼”笔顺。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主要板书:识字一作业安排: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2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二初步看图,读课文1 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2 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出示挂图,观察说话:1 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

11、空中有什么。2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3 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4 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5 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 ),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 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2.用“霜”、“稻”、“丰”、“收”扩词。六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第三组呢?七 指导

12、书写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3.学生描红。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1. 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 按“梁、稻”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 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42. 体会“飘香”的意思。3.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4. 指名认读。正音。5. 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三指导读韵文。1. 按要求归类读。2. 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 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2.

13、 在习字册上练写。3. 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为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本课识字我重在让学生学会“读出画面”。虽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够丰富, 语言表达得不是特别到位。但画面感还是在孩子的想象加模仿中产生了。“读成电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朗 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这不仅需要朗读技巧,更需要孩子有生活经历作为背景。但经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词 串识字教学确实要不断训练学生“读出画面,读成电影”,让孩子自己投入进“词串识字”的留白境界中,去想象,去感悟。 识识字字 2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之一之一 教学目标:1. 学会0/9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

14、的 2 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2. 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识字二。作业安排: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出示投影,指导学生看图学字词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指挥交通?(2).马路上有什么?(3).马路边上有什么?2. 学习生字新词。(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2).指名认读词语。(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

15、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3. 范读课文。4. 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1. 理解词语“警察”。2. 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3. 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4. 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5. 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三说话练习1. 提供句式:马路上有( ),有( ),有( )。马路两边有( ),有( ),有( )。52. 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四学写生字1. 学生自学生字。2. 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3. 学生练习。4. 作业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16、第二课时一 复习生字新词。二朗读课文1 提示: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2 训练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学写生字1. 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2. 学习“尸”旁。3. 重点指导:商、局。4. 学生练写。四作业1. 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灯( ) 绿( ) 街( ) 体( )局( ) 房( ) 邮( )2. 抄写词语。3. 组词。文( ) 气( ) 挂( ) 邮( )交( ) 汽( ) 蛙( ) 油( ) 综综合性学合性学习习 (作者:cjzhoumo) 一、秋天有哪些特征?为什么称秋天为“金秋”? 凉爽的秋天,天空一片晴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 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