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92765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试卷部分)课件(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中考化学 (江苏专用),A组 20142018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常见气体的制备,五年中考,1.(2018江苏扬州,6,2分)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N2 C.O2 D.SO2,答案 A A项,H2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符合题意;B项,N2密度小于空气 的密度,但密度与空气相近,不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C项,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D项,S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可用 向下排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2.(2017江苏南京,10,2分)实验室制取某些

2、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思路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 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选择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根据气体的溶解性,选择是否能用 排水法收集气体。,答案 A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A项正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集,故B项错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项错

3、误。装置中使 用的是长颈漏斗,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D项错误。,一题多解 二氧化碳气体虽然能溶于水,但是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收集气体时,气体从导 管口冲出的速率很快,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很短,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也很少,故二氧化碳也可以 用排水法收集。,3.(2016江苏南京,13,2分)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 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知识拓展 注射器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能代替很多种仪器,如分液漏斗、滴管、量筒等,并且其 本身带有精确的刻

4、度,比某些实验仪器使用更方便。,答案 B 当缓缓推动活塞时,注射器内气体被压入广口瓶内,使瓶内压强变大,瓶内的水会沿 着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向上移动,故选B。,审题技巧 看清题目中给定的操作是“推动活塞”还是“拉出活塞”,最终得出瓶内压强是 增大还是减小是审题的关键。,4.(2018江苏苏州,3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 的方法是 。,(2)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装置E所示的收集方法是 ,被收集的气体密度 空气密度(选填“”“”或“=”)

5、。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编号)。 (4)下图所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中,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有 。,答案 (1)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 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2)向上排空气法 (3)B或C G E (4)检验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收集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解析 (1)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装置C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使装置内气体受热 膨胀,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水倒吸,在导管中

6、形成一 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因为需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必须先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从硬质玻璃管出来的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当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中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参与反应的一氧 化碳气体聚集在瓶内,将瓶中的石灰水压出广口瓶,从而起到收集尾气的作用。,5.(2017江苏淮安,16,4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

7、称是 。 (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先应该检查装置 ,然后再添加药品。 (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分液漏斗 (2)气密性(或是否漏气) (3)D (4)CaCO3+2HCl CaCl2+H2O+CO2,解析 (1)图B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先应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然后再添加药品。(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 择的装置是D。(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l2+

8、2H2O+CO2。,知识拓展 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但是石灰石中还经常含有少量的硫化物, 与盐酸反应后会生成少量的硫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有一股臭鸡蛋气味;而大理石 中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物,故很多地区的教材已经不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而只用大理石。,6.(2016江苏泰州,17,9分)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填装置编号)。,(3)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9、a.稀盐酸 b.熟石灰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通常检验CO2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 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 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 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答案 (1)集气瓶 (2)2KClO3 2KC

10、l+3O2 催化 D或E (3)ac CO2+Ca(OH)2 CaCO3+H2O (4)C BE或CE (5)a,解析 (1)仪器甲是集气瓶。(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在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 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则可选择装置D或E。(3)实验室制取CO2的 药品一般用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检验CO2气体用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O2 CaCO3+H2O。(4)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在添加液体 药品时可选用分液漏斗(或

11、注射器);实验室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B或C,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本题中只能用装置E来收集氢气。(5)按F图所示操作检查装 置气密性,b项,导管伸入水中过深,会导致导管口处压强较大,可能在导管口处观察不到有气泡 冒出;c项,换成冰水,温度降低,可能会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项,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 管伸入水中,可能导致导管伸入水中后试管内压强变化幅度小,观察不到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a。,思路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 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其密度与空气的相对大小来选择收集装置。根据这个思路可以轻松解出 该类题目。

12、,易错警示 实验室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室内温度较高,用手捂住容器外壁时产生的温差 较小,不能使容器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如果此时导管浸入水中太深,可能无法观察到导管口 产生气泡。第(5)小题b项容易误选。,7.(2014江苏无锡,18,9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要获得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作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 。 (4)人教版高中

13、教材化学1显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 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小翔同学和小何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验证。预热后对试管进行加热(2NaHCO3 Na2CO3+CO2+ H2O)。观察到图甲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蚊香熄灭。浓硫酸的作用是 。观察到图乙中的现象是 ,说明有氧气产生。由资料和实验可得出的结 论是 。,答案 (1)集气瓶 (2)A C 验纯 (3)2H2O2 2H2O+O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干燥二氧化碳 蚊香燃烧更剧烈 湿润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和过氧化钠反应,解析 (2)实验室

14、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 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但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比较纯净,根据题目要求 需用C装置收集。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为保证安全,点 燃氢气前,应进行的操作是验纯。(4)图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干燥的二氧化碳通 过过氧化钠后燃着的蚊香熄灭,说明没有发生反应,二氧化碳起灭火作用。图乙中的现象是蚊 香燃烧更剧烈,说明湿润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氧气支持蚊香燃烧。所以根 据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湿润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和过氧化钠反应。,考点二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净化,1.(2018

15、江苏苏州,22,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用硫酸铜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C.用稀硫酸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 D.用碳酸钾溶液区别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答案 C A项,氢氧化钠溶液既可以和氯化氢反应,又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不正确。B项,检 验葡萄糖用的是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而不是硫酸铜溶液,不正确。C项,铜屑不能与稀硫酸 反应,而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亚铁,正确。D项,向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中加 入碳酸钾溶液,都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不正确。,2.(2017江苏泰州,14,2分)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6、,答案 B A项,CaO和CaCO3均与稀盐酸反应。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 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项,Cu(NO3)2和Ag- NO3均能与过量Fe粉反应。D项,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应先将固体溶解,然后采用蒸发 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KNO3。故选B。,难点突破 对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是中考经常考查的难点之 一。解答这种问题,只需要理清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 变化的影响较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用蒸发结 晶的方法得到晶体。解题时看清混合物中哪种物质较多,就用对应的方法得到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