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8922749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改革及学校变革 王洋(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改革与学校变革 以上海市曹杨二中为例,王 洋,2015年12月12日,上海市曹杨二中 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所,不要指望通过一次高考的综合改革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不是因为高考改革而重视推进素质教育,而是坚持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质量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在变革的过程中努力巩固和保持自己的已有优势!,面对高考综合改革时学校应保持怎样的心态?,关于选择的问题:学生选择的基础是什么?不会选择怎么办?选择错了怎么办?如何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会选择? 实施的难点在哪里?走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走班? 实施的重点是什么?高考改革的操作核心是什么? 立德树人与

2、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培育? 教学如何调整?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评估?在实践中怎样测量?如何在考试评价中得以体现?,学校变革无法绕开的若干问题:,实证研究 数字技术,方法与策略:,建校61周年,诞生于曹杨新村 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3个年级,34个教学班,1350个学生 112名一线教师 165名全校教职工,建校61年,经历三次飞跃,第三次飞跃的若干标志,一、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与思考,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 中美比较? 中德比较? 中日比较?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邯郸学步!更不能东施效颦!,上海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比较? 如何看待报纸、朋友圈中的中英教育比较实验?,1.中

3、外教育实践都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2.不能脱离特定的条件来谈孰优孰劣;对外国学生有效的考试、招生录取制度对中国学生也许无效。 3.中外教育在各自条件背景下一定是合理的,但对学生终身发展不一定是全部有益的;,借鉴外国考试录取制度的前提与条件,4.中国1.5万余所普通高中38年来如果比较普遍采取同一模式教育的话,我们需要思考这些教育模式的条件与背景 5.中国内部发展不平衡,水平差异比较大。每个校长都在不同条件下努力让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地方政府满意 6.中国高中教育优势明显,缺点也明显。面对问题,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教育的中国问题?”,借鉴外国考试录取制度的前提

4、与条件,13,1.打破“一考定终身”,分散压力 2.破除唯分数论,实施综合评价 3.增加选择,保护学生个性特长 4.分类考试,提高人才选拔科学性,改革取向:,1.导致这四个表面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什么? 2.中国基础教育过分强化应试的源头在哪里?当前的条件现状是什么?条件能否改变? 大学招生自主空间相对较小; 大学普遍没有试行宽进严出;学生进入大学后,专业调整或者学校之间流动机会相对不足。,思 考:,高考综合改革、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课程设计、教学改进。杠杆的支点在哪里?,(一)校长眼中的高考综合改革红利,1.社会广泛关注去年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政策; 2.对今年的一些配套政策关注不够

5、:“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发现和认识学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要让课程成为发现和发挥每一个学生专长和潜能的机会;是要让建设成为多方相互协调创造智慧实践的常态。,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凸显“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成长”;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有利于“高中教育与大学招生改

6、革的衔接”。,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复旦附中前校长谢应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简单“翻版”。 较好地处理了高中毕业资格和高中录取选拔两项功能的关系,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和高校录取更大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分文理,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计入高考总分。,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赵国弟:高考改革促进高中教育回归学生发展本位。 “全部合格”:保障学生基本学习要求; 6选3: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 综合素质评价: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上海市

7、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学前校长唐盛昌:考试改革助推高中办学多样化。 考试改革倒逼高中办学的多样化; 学校课程改革促成高中办学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将成为高中办学多样化的重要支撑。,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上海大学前副校长叶志明:(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环境里发展自己。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综合素质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论”。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种方式,更要真正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各方观点 引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05A)”,实施效果到底如何? 有待进行结果检验 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二)

8、教学组织的难点6选3,能否既分层分类分项?因校而异,一年现状,理论中的20种分类。能破除唯分数论吗? 现实中学生普遍选择生物、地理,有利于减轻高三时负担;顶级学校学生集中选物理,这样有利于考一流大学。大多数偏理的学生在物理或者化学中选一门,外加两门,这样的专业覆盖面广。偏文的学生在历史或者政治中选一门,外加两门。选政史地组合很少!,(三)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关键,“两依据一参考”,社会实践,二、校长与学校行动的逻辑起点,三、关于“6选3”的课程设计,学生如何选择:选择的基础?选择的参照(依据)标准?如何获得基础信息?能否重新选择?,选择相对于语数英的分量到底重视到何种程度?,如何组织教学(走班)?

9、分层?分类?分项目?,教室课表,教师课表,学生课表,分类以学生为中心的走班,分层以学生学业水平为不同教学起点的走班,年级书院制,高一,高二,高三,博雅文理书院,厚植创新书院,国际理工书院,文杰君子书院,艺体修身书院,分项目: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走班,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无线局域网络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配置的图形计算器,国际理工书院,四、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一)3+3的各学科教学量 (二)语、数、英的调整 (三)6选3中的“3”如何考核?成绩+学科素养报告 (四)品德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类:典型概念与典型规律不需要讲多,深度探究,横向迁移。人文类:积淀与批判。核心素养的测量案例

10、(考纲标准),傅禄建:认定学生核心素养应有三个原则。,不可补偿性。在终身学习体系中,有些素养允许暂时缺失,以后可以补偿;但有些素养一旦措施却无法补偿,如身体素养。 不可替代性。 可迁移性。,五、关于“社会实践”,(一)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随便做 (二)三套手册:课程建议手册、教师指导手册、学生活动手册 (三)社会实践评价长效机制 (四)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所,六、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 做 真做 低调做,行政管理:真实、公平 学校运行:科学、特色 教师理解:在提升学生素养时,不大量增加工作量,绩效工资? 家长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考录取有益,真实性 公平性 科学

11、性 形象性 导向性 即时性,评价方式:自我描述性评价;自评、互评、班级教师团队评,改版上海市学生成长手册,三大难题,理论意义:实现了评价模式的科学化,客观公正、可操作,全面、 矫正偏见,实践意义:用途的多元化,曹杨二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全面清晰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真实状态 高中记录大学评价(谁使用谁评价) 如何保证高中记录的是大学需要的评价信息? 加强大学和中学的合作 如果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本系统通过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记录学生每节课学习态度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每次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实践活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现和取得成绩,从而形成较客观、较完整的情况记录档案。,导出程序?,既保持学校特色,又满足市级统一要求,七、一年来的实践体会,学校在应对高考的过程中,要把原来已经形成的传统继承下来,在新一轮洗牌中巩固自己的优势; 学校在保证当前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从终身发展角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综合素质评价尽量做,对学生人生意义重大; 社会实践做得好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 学生生涯指导和选科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应该紧密结合起来。,特 色 + 质 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