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920937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纪念抗日战争_主题班会_课件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进!齐奋进!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勿忘国耻,勿忘先烈,勿忘使命,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但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

2、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值日本近卫文麿内阁。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防御阶段第一阶段:从年月卢沟桥事变到年月广州、武汉

3、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第二阶段:从年月至年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第三阶段:从年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年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在战争进程中, 你知道有过哪些战役?,淞沪会战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 1、全国共同抗战。 2、主要有两支抗日力量。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

4、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打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扑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主要特征,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意为日本屈服于原子弹,指苏联的武装力量起了举足轻重作用,指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抗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指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意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抗战才使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原因,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我中华大好河山饱受日本略者铁蹄的蹂躏!更有我中华千百万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灭绝人

5、性的屠杀!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债!他们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在近乎疯狂的屠杀当中,不论男女老幼,或开膛破肚、或剖腹取心,或作细菌试验的生物、或作新兵练习刺杀的标本、或作为杀人竞赛的对象,哭泣的,中华,65年前的抗日战争,有过山河蒙尘、同胞遭难的惨痛经历,同时,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土枪大刀同洋枪大炮拼搏,他们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这样一群人,他们本来是纯朴的农夫、勤劳的工人、风华正茂的学生、天真无邪的孩子;可是,当那一群强盗闯入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

6、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亲人、孩子、父母,这群人从此有了同一个名字:抗日军人。,在经过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后,在付出了世所罕见的牺牲后,在六十五年前的今天,日本人投降了,举国欢腾,这群人成为了民族的英雄,当时的场景宛如梦幻: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六十五年过去了,这群人当年的愿望实现了,中华从此号长雄;而这群立下了“国史明标第一功”的人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六十五年呢?他们的今天又是怎样的了?,我们的抗日老兵曾经和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现在的他们几乎是100% 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少人还是孤寡老人,面对自己的贡献几乎被遗忘,自己的生活异常艰苦,抗日老兵们

7、仍然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无怨无悔:“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土地和尊严我负了伤,我不但不后悔,我还感到很光荣!” 我们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不会有未来的! 抗日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 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93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85岁高龄了; 抗日战争胜利距今65周年,918事变距离今天也已经79周年了,曾经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抗日老兵将会寥寥无几!但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当年,我们的抗日老兵为了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许多人至今风烛残年,生活困苦。抗日已经过去六十五年, 我们还要荒谬和冷漠

8、多少年?,历史不能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当年反抗暴力反抗侵略的壮士们不应该被淹没在歌舞喧嚣的尘埃中悄然逝去。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时,让我们去寻找那些今天依然还健在的抗日老兵,并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关怀和援助昔日的抗日英雄,因为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的祖国而战!,当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你挥舞大刀把鬼子砍!你的伤疤如奖章最耀眼! 解甲归田几十年沧海桑田,你腰弯背驼双手老茧,皱纹的沧桑把岁月充满。 我们没有忘记国难中的你,我们希望共同搀扶你,希望你夕阳下充满笑脸。 老兵啊老兵!,65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65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但悲壮的抗战历史留给我们的启迪仍然很珍贵

9、。,抗战精神是这段历史中总结出的一个可贵精神,作为激励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这是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鼓舞我们在枪林弹雨中一步步迈向最后的胜利,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9月7日上午,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海域与日本巡逻船相撞。日方三艘巡逻船对中国渔船进行拦截控制并登船检查,扣留15名中国船员。 其后,中方多次提出严正交涉。两

10、天前,日方决定从9月10日起对中国渔船船长拘留10天。当天,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 姜瑜说:日方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决定对中国船长履行所谓司法程序,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上述举动违反国际法和基本的国际常识,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日方如继续恣意妄为,必将自食其果。 姜瑜同时表示,中方决定推迟原定于9月中旬举行的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 9月10日当天,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强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本国公民

11、权益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包括船长在内的全体中国渔民和渔船。,胡总书记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屡遭外来侵略的悲惨经历中得出的刻骨铭心的教训。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当年中国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入侵和残酷欺凌,以及用长期艰苦努力打败侵略者的历史过程,都充分地说明,只有奋发自强,才能救国家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才能在民族自立的基础上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青年应当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胸怀祖国,传承抗战精神的核心价值;与时俱进、把握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以身作则,弘扬抗战精神的表率意义。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就必须做到:坚定理想信念

12、,突出爱国主义的核心地位;继承拼搏精神,练就时代要求的过硬本领;发扬自强精神,投身祖国建设的广阔天地;锤炼意志品质,勇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牢记经济落后就要挨打、国防衰弱就要受欺侮的历史启迪,坚定信心,奋发自强,牢记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总结,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既是为了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 ,而树立忧患意识是对国内外形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主流 。但天下并不安定,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围绕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资源等相互争斗,各种风险相互交错。当代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意识到:最大的忧患就是缺乏忧患,最大的危机就是目无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