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890212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第一讲 绪论(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什么是美学,一 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二 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 三 美学研究的对象 四 美学的学科性质 五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六 怎样学习美学,学科名称的历史 学科本身的历史,sthetik:鲍姆加登1750年首次提出,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塔塔科维奇: 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西方美学发展阶段 中国美学发展阶段,希腊罗马美学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 17-18世纪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 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先秦 魏晋南北朝 唐、五

2、代、宋元时期 清代前期 近现代,一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等,蔡元培:美育和艺术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朱光潜 宗白华,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朱光潜: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说”、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 谈美、文艺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诗论,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黑格尔美学(三卷共四册)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也是成就斐然的翻译家,译作:,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

3、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 生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宗白华: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将来世界新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而加之以新创造的。这融合东西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

4、相宜,因为中国人吸收西方新文化,以融合西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东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中国人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极大的贡献。”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和创造生活,宗白华:,当代两次美学热潮,1950-1960年代 讨论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主观还是客观? 美学问题讨论集 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范围内展开,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初; 同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和命运的反思紧紧联系; 认为审美活动属于生产实践活动,第一次美学热潮,第二次美学热潮,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5、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活动,杜夫海纳:“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

6、因为他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 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着”,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活动,王夫之:“两间之固有”之“乐”的境界;陶渊明:“自然”。相对于所谓“尘网”、“樊笼”世俗的、实用功利的世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1. 人生修养 2. 理论修养,为什么要学美学?,美学问题与人生、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联 1、物质生活(生产) 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1979:51) 2、精神生活 德谟克利特:“身体的美

7、,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 上海译文1979:4) 柏拉图:“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人民文学1963:271) 3、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永恒的?) 理性科学性(逻辑化的规范)社会性(强制化的规则) 感性非逻辑化、个体化的生命感受,六、怎样学习美学,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要立足于中国文化 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 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要有开放的心态,如何学好美学,朱光潜的经验之谈(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 上海文艺1983:533) 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 坚持马列第一义,古今中外须贯通。 勤钻资料忌空谈,放眼世界需外文。 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 锲而不舍是诀窍,凡有志者事竟成。,如何学好美学,朱光潜的经验之谈(谈美书简上海人民1980:5-6) “我原来的兴趣中心第一是文学,其次是心理学,第三是哲学。因为欢喜文学,我被逼到研究批评的标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自然,内容与形式,语义与思想等问题;因为欢喜心理学,我被逼到研究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以及文艺趣味的个别差异;因为欢喜哲学,我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诸人的美学者作。这样一来,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