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8900956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DVT与PE防治中的 焦点性问题探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昌伟,2005.9月 济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临床常见,后果严重,主要后果: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E、致命PE 肺栓塞(PE)与DVT密切相关: 几乎50%的DVT可发生PE;其中10%为致死性PE; 几乎80%的PE被发现患有DVT,多源于深静脉。 目前在美国, PE在急性心血管疾病死因中排第3位,是猝死率极高的疾病。,DVT 与 PE 的关系,DVT与PE是同一种疾病进展中的不同阶段,流行病学资料, DVT & PE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期资料统计DVT在美国年发生率为145

2、/100,000。美国每年有75万-90万的PE患者;因PE而死亡的人数为12万-15万;而部分的PE患者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DVT除50%发生PE,大多数还可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亚洲DVT发生率与美国无明显差异,但预防工作远远不足。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脑卒中,骨科,创伤,偏瘫患者容易发生DVT。 住院病人中PE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倍。,总体发病率:,骨科手术:骨科膝关节术DVT发生率可高达57%-84%;髋关节手术为64.3%;外科手术:普通外科手术DVT发生率为19%;选择性神经外科为24%;脑卒中或偏瘫患者:脑卒中患者中DVT总发生率为21.7%;另外偏瘫患者中DVT

3、发生率53%;特别是在截瘫患者中高达89%。创伤患者:中重度创伤病人DVT发病率为65%,而PE发生率20.3%。,流行病学资料,高危人群发病率,VTE 的危险因素(1),高危因素: 年龄40岁, 手术时间60分钟, 先有DVT或肺栓塞, 肿瘤, 选择性髋,膝关节成形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 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多发创伤,脊柱损伤。,在高危患者中:远侧DVT发生率40%-80%,近侧DVT10%-20%,症状性PE 5%-10%,致命性PE 1%-5%。,来自美国创伤中心的病例分析,高危险因素:年龄40岁;骨盆骨折;下肢骨折;休克;脊髓损伤;头部损伤。 极高危险因素:大型手术;静脉损伤;

4、使用呼吸机的天数3天;2个或更多的高危险因素。,在对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Annals of Surgery. 2004 ,240, September,Number 3,来自美国创伤中心的病例分析,在被调查的创伤中心中50%的创伤患者进行DVT的预防治疗。对于有肝素禁忌的患者,大部分使用机械性预防。3883名患者放置了腔静脉滤器,其中80%是预防性的放置。由于考虑到目前对受伤患者的VTE的抗凝预防禁忌或效果不佳,一些创伤外科医生提倡在没有发生PE和DVT 的高危患者体内放置腔静脉滤器,由于至少6%的创伤后PE病例发生于受伤后24小时,因此,入院后立即放置滤器是最有效的。对于无肝素禁忌

5、的患者,首选的预防方法是LMWH(低分子肝素),随后用持续压缩装置进行预防。在一些创伤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Greerts等也证实即使用了LMWH预防,通过静脉造影发现仍有6%会发生近端DVT。,在对创伤患者VTE进行预防治疗的分析结果发现:,来自协和医院临床资料分析,其中DVT 257例,PE 74例(28.8%) 另有35例PE未发现明确DVT (11.9%) DVT原发灶脱落?髂内静脉系统血栓? 有症状PE 52例(20.2%) 以PE为首发症状40例(15.6%),1999-2004年,我院收治急性DVT & PE共292例,-基本资料,抗凝治疗175例(59.9%) 抗凝溶栓82例(2

6、8.1%) 抗凝、溶栓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但大多数血栓仍然存在! 仅少数血栓部分再通(10-20%),来自协和医院临床资料分析,- 治疗情况,导管介入溶栓4例 血栓溶解、症状迅速缓解明显, 残留血栓,DVT再发,但再发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体会:溶栓药物并没有理想的消除血栓;早期临床症状改善的主要原因: 并非血栓完全溶解、深静脉再通 血液的稀释作用、侧支的代偿开放等,来自协和医院临床资料分析,- 治疗情况,面临的问题?,DVT 和PE的预防和治疗 抗凝? 溶栓? 手术? 滤器的植入? 目前:治疗方法存在有争议,有待规范; 治疗结果缺少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焦点问题之一:DVT的溶栓治疗,决定溶栓效

7、果的主要因素: 血栓形成的时间、血栓量、 溶栓药物及其浓度、与血栓作用的面积和时间 有资料显示,溶栓治疗难以达到有效溶解血栓的效果; 而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溶栓问题,不推荐常规应用静脉溶栓治疗(1A) 巨大髂股静脉血栓存在肢体坏疽危险患者,建议静脉溶栓治疗(2C) 不推荐导管引导的溶栓治疗DVT(1C) 仅限于有选择的需要挽救肢体的病例(2C),ACCP指南与目前国内溶栓治疗的差异性,目前在国内溶栓治疗DVT有大量的文献发表,而且在抗凝基础上的溶栓治疗正在广泛应用,这与ACCP指南中对于溶栓治疗的建议是有差异的。 国内循证医学证据研究中,文献报导的溶栓治疗效果明

8、显高于国外,但有明显发表偏倚。,问题:溶栓治疗DVT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讨论,焦点问题之二:抗凝问题,本组单纯抗凝治疗175例(59.9%)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或LMWH皮下注射: 临床症状可以明显缓解、改善 但在肢体肿胀减轻的同时,血栓仍然存在体会:抗凝治疗简便、安全、有效 可达控制、缓解和治疗DVT的作用 但是遗留DVT后综合征 即使在充分抗凝的情况下,仍有少数病例发生DVT。,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抗凝问题,急性下肢DVT的初始治疗: 推荐应用SC LMWH或SC UFH(1A) SC UFH可以代替IV UFH(1A) LMWH皮下注射1-2次/ 日,优于UFH 不推荐

9、常规监测抗Xa因子水平(1A),ACCP指南与目前国内抗凝治疗的差异性,国内对DVT预防措施普遍未充分使用,甚至高危病人也未采用;据资料统计,亚洲国家人群与西方人群DVT发生率未存在明显差异,但预防措施远远不足,非亚洲国家预防占17%,亚洲国家仅仅6%,明显低于西方。 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医生在抗凝治疗方案,疗程及适应症的选择均存在差异。, 抗凝治疗确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和评估,焦点问题之三:VCF的防治问题,本组PE 109例(37.3)(抗凝和溶栓治疗) 有症状PE占 29.8%, 滤器植入88例(30.1%) 1周内,拦截血栓5例(5.7%) 滤器后PE3例(3.4%) 死亡3例 占PE的2

10、.8% 占DVT的1.2% 滤器后死亡1例(1.1%),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腔静脉滤器(VCF),对于大多数DVT,不推荐在抗凝基础上常规使用腔静脉滤器(1A) 抗凝治疗禁忌或抗凝并发症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2C); 充分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再发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2C) 证据级别不是很强, 临床发现在抗凝治疗中仍有发生急性PE,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绝对指证:,*根据Vena Cava Filter Consensus Conference: J Vasc Surg 1999; 30: 573-9,PE和/或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禁忌(绝对或相对) 经正规抗凝治疗失败者(复发PE和/

11、或DVT) 正规抗凝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患者急性下肢DVT,因为其它疾病需要行外科手术者,即使无抗凝禁忌,但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原因容易导致血栓脱落或新的血栓形成,需要预防性放置VCF。,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相对指证及预防性放置:,确诊有PE者,并未证明这些患者复发PE的几率高,由于肺功能差或肺动脉高压,再次PE时,其致死率高达25%-60%。需预防性放置VCF。 下肢DVT伴有心肺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者,需预防性放置VCF。 下肢DVT伴有恶性肿瘤者,多有血液高凝状态或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可预防性放置。 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一端游离漂浮者。可预防性放置。 配合其它溶栓及取栓手术。需预防性放置

12、VCF。,关于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一般认为右下肢的DVT应该放置VCF,但左下肢或周围型DVT的患者是否要放VCF,存在争议。 永久性滤器的植入远期效果尚未确定,对年青患者,特别是骨科手术,创伤手术或其它PE发生的危险是暂时的,植入临时性滤器将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关于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瑞典 3个滤器百万人口年 vs. 美国140个滤器百万人口年,Bergqvist D. The role of vena caval interruption in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g Cardiovasc Dis 1994; 37:2537,国

13、外对于腔静脉滤器放置的标准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对滤器放置的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关于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对于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性植入滤器是必要的:,年龄40岁,手术时间60分钟,先有DVT或肺栓塞,肿瘤,选择性髋,膝关节成形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多发创伤,脊柱损伤。,DVT在创伤早期多发生于创伤的局部,多形成局限性血栓。由于静脉主干的远近端血流通畅,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肺栓塞,早期放置腔静脉滤器或手术取栓是有必要的。,VCF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期PE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致死性PE的预防效果极为显著。 并可在预防PE发生的同时,能够保持下腔静脉的通畅。 国外大量病例回顾性分析表

14、明,放置VCF可以使PE发生率下降到0%-6%,而致死性PE发生率仅为0.7%-4%。有学者认为在DVT急性期VCF预防PE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抗凝。 永久性滤器的远期效果有赖进一步验证。须注意植入后长期抗凝问题。因此临时性滤器的使用可能会是一种趋势。 仍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数据来证明滤器的效用。,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有效性,病例-1,例1. 男性60岁,腹股沟疝术后五天急性右小腿肿胀,次日患肢肿胀逐渐加重,累及到大腿,下床活动后症状加重。没有肺栓塞症状。 给予抗凝治疗(符合ACCP指南要求)、卧床、避免患肢活动等。 3天后,抗凝治疗期间,突发急性肺栓塞,紧急抢救多日庆幸的是病人抢救成功。 如果发病抗凝

15、同时先植入滤器,可能就会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这种DVT病例早期是否应当行滤器植入?,病例-2,病例2,女性,40岁,急性左下肢腘静脉血栓入院,行抗凝治疗(符合ACCP指南要求) 4天后突发急性胸痛、憋气、咯血等,检查为急性肺栓塞, 这种周围型DVT早期是否应当行滤器植入?,病例-3,例3,男性,42岁,因外伤导致右下肢DVT8年,当年曾合并有肺栓塞;治疗后好转。 近日再发下肢肿胀加重,没有肺栓塞症状; 滤器植入并溶栓、抗凝治疗, 滤器拦截到血栓,病例-4,例4,男性,50岁,急性右下肢DVT,3天。外院转来,下肢肿胀严重, 行滤器植入并rtPA溶栓、肝素泵入,严格抗凝标准(AP

16、TTR2-2.5倍) 治疗期间突发小腹及对侧肢体发胀,并很快出现对侧肢体肿胀, 急性滤器拦截到血栓,滤器被堵塞。 按照ACCP指南,本例也是不符合滤器植入标准,但还是有急性血栓脱落,幸而已经植入滤器而避免了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CTV显示捕获到血栓,更多的病例-,大多数病例滤器植入后并没有拦截到血栓 究竟血栓拦截率是多少? 大宗病例随诊、统计结果分析情况如何? 滤器拦截到血栓和滤器血栓形成的区别? 滤器植入后的利与弊之间,有没有寻证医学证据? 滤器后的后续治疗问题: 终生抗凝?抗凝的并发症?还是选择临时性滤器? 抗凝标准?老年了、老龄了、怎么办?,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PE的治疗(1),大面积PE:溶栓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2B) rt-PA起效最快,推荐50mg负荷量 大多数PE,不使用全身溶栓(1A) 非大面积PE: 建议使用SC LMWH或IV UFH(1A),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PE的治疗(2),大多数PE不推荐使用机械性治疗方法(1C) 不能接受溶栓的重症患者、病情严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静脉溶栓者,建议采用机械性治疗方法或(2C) 大多数PE不建议采用肺动脉血栓切除(1C) 不能接受溶栓病情严重者,病情严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静脉溶栓者,建议采用肺动脉血栓切除(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