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9957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线束工程师工作总结 篇一:汽车线束布置总结-XX1127 1、概论: 线束主要是由导线、端子、接插件以及护套等组成, 是车辆电器元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整车电器要达到正常、 稳定工作,除了各电器元件的自身质量以外,与线束在车 辆上的铺设情况也是密切相关的。 2、汽车线束的分类: 汽车线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底盘线束、空调线束、 加热器线束、ABS 线束、发电机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 的正、负极线、特殊配置状态下还有饮水机线、冰箱线、 门泵线等。 3、线束铺设的原则及规范要点: 目前,根据现场所生产的车型种类、特征可以看出: 前置发动机的线束多铺设在车架槽型梁内,根据用电设备 的

2、具体位置确定线束分布,后置发动机的一个总原则就是: 右侧铺设加热器线、其他线束多铺设于左侧。 实际上,线束居左居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原则 来确认: 线束分一根整体线束,其上又分为若干分支,它们将 连接到车辆的电源或其他用电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车辆在向左或向右转 向行驶时,两侧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呈琥珀色闪烁状的灯光 信号,这就是转向灯。转向灯的线束代号为左 #侧 5,右侧 4,这样,在铺设线束前,5 线所在的线 束就铺设于左侧,4#线所在的线束就铺设于右侧。 以下是助记词便于记忆:“左五右四”或“左单右双” 。 线束对于车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线束铺设时一

3、 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工艺规范。请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1、根据车型使用相应的底盘线束。 2、核对流程卡配置,确定特殊配置。 3、所有线束与任何金属件干涉处均需保护。主要采取 以下措施:过车架上圆孔一般用槽型圈,过车架上、下翼 面及半圆孔处用龙骨条。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辆的震 动,线束与车架或其他金属件磨擦造成线束胶皮破损,因 搭铁产生故障或失火。 4、除后置发动机系列外,线束一般都铺设在车架槽形 梁内。 5、线束接插件一定要对插牢靠,防止接插件松动或脱 开,造成接触不良。 6、线束不能与高温部件固定在一起,防止烫坏。如有 难以布置的情况,需加以保护。一般采用隔热纸或隔热棉。 处应适当加扎线扣。

4、 11、线束捆扎不可偏紧,松紧适度。 12、线束捆扎不可过“死“,应略成”几“字形状。 因为绷得太直,当车辆振动时接线端子松动易造成接触不 良,其次在维修时拔、插也会不便。有一个线束捆扎原则: 安全比美观更重要。 13、负极线应接在车架上,接触面上的油漆应刮去, 露出金属光亮,接触面与车架接触面间入剧齿垫片。 1、线束走向的注意事项 a、线束应沿着车身的边,槽,梁等部位走线,以避免 线束承受压力。 b、为了降低线束的长度,尽量选择 H 型 布线。 c、在线束过锐边或过孔时应注意保护。 d、布线时尽量避开或远离热源。 f、确保与运动件之间留有安全距离 g、车身外部插接件应注意防尘防水。 h、对于

5、线径 d 小于等于 35mm 的线束,线束内圆角半 径 r 应大于 d。 当线径 d 大于 35mm 时,线束内圆角半径 r 应大于。 i、不允许出现大于 300mm 的隔空布线。 j、插接件尽量避免垂直布置,以防尘防水。 k、线束布置应避开燃油管路。 l、门线束的孔位要低于车身侧的孔位,以免液沿着线 束流进车身内部。 2、线束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修 a、所有线束的插接件应布置在手可以触及的位置,或 简单拆卸 一些车身件后,可以触及插接件。 b、对于只能用一只手插拔的插接件,另一端插接件应 固定在车身上。 c、在同一部位的插接件应用颜色,大小, 内部定位等方法,防止错装。 d、插接件末端的线束

6、应预 留一定的长度,以便于插接件的插拔, 对于开关端的线束,建议预留 80-100mm。仪表,音响, 空调面板等维修率比 较高的电器件,其后端线束预留到可 以容易插拔的长度。 e、保险盒的线束要留有足够的余量,以方便保险盒的 拆卸。 f、线束要充分考虑可更换性,因而要根据车型的实际 情况和结构,进行 合理分段。 3、线束固定和保护方面注意事项 a、建议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不大于 300mm,拐角处加固定 点。 b、在插接件的 120mm 处增加固定点,以减少插接件内 的端子承 受震动和线束重量,在主线束的分支处增加固定点。 c、在部分位置为了保持线束与周边的间隙,使用硬管 或夹板,以保证 线束不变

7、形。 d、部分位置为了保证线束的方向性,应使用带定位的 卡扣。 e、线束外漏和与车身产生摩擦的部分用波纹管进行保 护,距离排气管 较近的部位采用 150 度的闭口波纹管。 4、线束的运动校核 a、四门线束与车身连接处要预留足够的长度,而且还 要防止关 门后,线束过多的积聚。 b、发动机与机舱线束之间预留一定的长度,防止发动 机抖动时, 使线束受到拉力(柴油车要预留多一些) 。 c、电动座椅座椅等线束,应充分考虑线束是否会与其 他零部件 产生摩擦。 d、一些线束与车身产生平行运动,发出声音的部位, 应增加海面或固 定,以免产生噪音。 篇二:线束车间实习报告 线束车间实习报告 -* 有一句话叫做:

8、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想改一下:不真正进入车间,怎么能了解车间。时间很 快,转眼之间,线束车间十多天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在这 十多天内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大致内容: 一、目的:走进车间、了解车间、学习车间工作流程 与方法、学习工人师傅好的经验。 二、概述:XX 年 4 月 18 日我们一行四个人正式进入线 束车间实习。线束车间总体是南北布局,内部大致分为车 间办公室、下线区、压接区、分装区、维修区、挂线区、 导通区、穿装区、综检区和包装区。我先后去了分装区、 穿装区、挂线区和包装区,在每个工作区内,都学到了不 少东西,下面就让我分段简述一下: 1、去实习的第一天,我和其他两个同学被

9、分到了分装 区,这个工作区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压接区送来的线束安装 插接件并缠好、把同一线束的线放到一起。插接件不是随 便插的,而是根据端子功能和图纸并结合实际物件进行插 接的,另外插接缠线时一定要认真,否则很容易出错误, 我就犯过好几回类似的错误,其中有一回是本来应该插第 一个孔的结果错插入第二个孔了;还有一回是需要把十一 根线分别从各把线束中抽出来然后缠到一起,由于有几根 线颜色相近,抽的时候抽错了,以致到最后有的线多了有 的线不够,结果还是要返工,既费时又费力。都说时间就 是效率,事实证明如果不仔细工作,出了错误,耽误了时 间,也就降低了效率,这样于己于公司都是不好的。当然 经常接触插接件也

10、就间接接触到了端子,这样时间一长, 我就了解了各个端子型号参数,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在分装区工作了几天后,我被调到了穿装区,刚开 始班长给我安排了给越铃皮卡插保险片的工作,这份工作 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个保险盒里需插入二十几个承载能 力不同保险片、九个四脚 12v 小体积继电器、三个四脚 12v 大体积继电器和一个三脚 12v 大体积继电器,各个元件代 表的功能不一样,这就需要把这些元件各代表什么功能记 清楚,刚开始试插时总是插错而且特别慢,后来在师傅的 带领下,我渐渐变得熟练了也对保险片和继电器的参数和 保险片位置的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 两天,总共完成了 100

11、件保险盒。随后又给域胜 007 保险 盒插件,结构和越铃皮卡类似,只是有一些地方是不同的, 稍加熟练以后发现这些车都是相通的,只要用心,学的会 很快的。 在穿装区做的最后一份工作就是穿装,说的直白点就 是将一束线穿到波纹管内,刚开始学特别难,手攥的疼, 由于要穿不同的线束,所以有好几个师傅,每一个师傅都 有自己的经验,他们毫不吝啬的把自己所会的教给我,使 我受益匪浅。 3、我所在的第三个工作区是挂线区,这个区域主要工 作是把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叉还有往线上帮固定夹和 扎带,距离多少时进行分叉、绑固定夹、缠扎带都是有严 格尺寸的,如果尺寸错了,那么总装时就装不上,则这就 成了残次品。不过还有工

12、作台上都有样例,只要按照样例 做基本不会出错,在挂线时,我仔细看着图纸上各个分叉 线接头处的功能,记清什么样的接头对应什么样的功能, 了解各种线的粗细,认清端子样式(比如长、宽、压接了 多少铜丝) ,比如我当时做的是 009 大海狮的线束,基本了 解了它各方面的功能。 4、在线束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装,简单说就是 把综检区检测没问题的线进行打包装车入库,简单重复性 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懈怠,可是这份工作恰恰又不能懈怠, 是检查前几道工序错误的最后一关,如果综检区没有发现 这个错误,而包装区也不检查,则对于公司就会造成无形 的损失,做这份工作需要的是责任心与耐心,工位平凡责 任不平凡。 三、收获

13、:在这次实习中,给我收获最大的是许多工 作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不怕甘于平凡,勇 于激流勇进。做工作时不能只是机械性的动作,要想想深 层问题,有的工作虽然单调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 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看成 是公司对自己的一次考核,做到每一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困 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 放弃,坚持“战斗” ,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我 们,现在的努力是以后成功的基础,所以我会一直这样坚 持下去,坚定不移。 *部 * XX/4/28 篇三:PE 工程师实习总结 2 总结(二)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主要接触到的是工艺生产流程、工 艺生产要求以及对产品组装知识等方

14、面。第二个星期在之 前知识的基础上巩固了工艺生产规范,了解并学习了 LED 驱动电源特点、驱动电源性能测试和驱动电源主要组成部 分等方面。 一、LED 驱动电源特点。LED 驱动电源是把市电、低压 交流、高压高频交流等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电压电流以驱 动 LED 元器件发光的电压转换装置。 (1)其驱动方式分为两种,其一是一个恒压源供多个 恒流源,每个恒流源单独给 LED 供电。另外一种就是直接 恒流源供电,LED 采用串联或者并联方式运行。在恒流驱动 的情况下,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这时要严禁负 载断路的情况出现。在恒压驱动的情况下,输出电流随负 载变化而变化,这时要严禁短路的情况出现。

15、 (2)稳定性和高效性。像路灯的 LED 驱动电源多安装 在室外、高空的环境中多受到高温、雷暴、雨雪、撞击、 电磁干扰等影响,稳定的性能可以减少维修的花费。LED 是 21 世纪主推的清洁能源之一,如果驱动电源的效率较低 的情况下,那么清洁能源这方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LED 即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的响应曲线则表现出 了对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的苛刻要求。LED 对电压要求较高, 电路中必须有浪涌保护电路,否则会造成 LED 反向击穿导 致损坏。对温度的要求,过高的温度会缩短 LED 产品的使 用寿命,这对驱动电源的散热和电路设计提出了要求。但 是通常电路中可以增加温度负反馈和散热片来改善驱动

16、电 源温度特性。 二、驱动电源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电气、环 境、性能、EMC、安全、尺寸六个方面。 (1)电气性能测试根据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测试项目。 主要包括:开机延迟时间、输入电流、功率因数、谐波畸 变总量(THD) 、效率、浪涌电流、电压精度、空载电压、 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输出纹波电压、短路保护、过 流保护、调光曲线等方面。 (2)环境测试。主要包括:温升、电气应力、低温存 储(作业、启动) 、高温存储(作业、启动) 、高温高湿存 储(作业、启动)等方面。反映的是产品在不同恶劣条件 下的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整个产品的受力分布状况。 (3)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体现在频繁开关机、输 出持续短路(或输出持续断路)两个方面。频繁开关机的 情况下产品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性能,不能有元器件内部破 损、铜箔和焊盘因高温发黄的状况出现。输出持续短路或 者短路也不能影响产品性能。 (4)EMC 测试。EMC 表示电磁兼容性。EMC 方案包括两 个方面,一方面产品在一定的电磁干扰的环境下仍能保持 优良性能,另一方面是产品在环境中发出的电磁干扰不能 超过一定的限值。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