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述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8582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保,述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植保,述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植保,述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植保,述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植保,述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保,述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保,述职报告(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保植保, ,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篇一: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一、病虫监测 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 站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 在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 注意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 40 余次,黑光灯监 测 32 次,上报病虫周报表 40 余份,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 表 35 份,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任务落实情况调度报表 26 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 10 期次, 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田防治 XX 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均轻度发生,发生面积万 亩,

2、防治面积 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夏粮作物病虫害发 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 42 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 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红蜘蛛、 一代粘虫、地下害虫、杂草等。秋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 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玉米病虫害发生 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 2406 吨,主要病虫害有:大斑 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叶 甲、蚜虫等;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万亩,挽 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 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 治 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 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

3、占到发生面积的 90%以上, 防治效果达到 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 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 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 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 村、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 8 个镇 8 个村共建立小麦 “一喷三防”示范区 8 个 4000 亩,带动 全县完成 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 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 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 200 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 薯一喷三防 1 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

4、秋播小麦播种 面积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万亩。其中,土壤处理 万亩,药剂拌种万亩,条锈病示范区,冬前化除 3 万亩。 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石门镇桥河村开 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 500 亩;小麦条锈病示范区主要设在 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麻坪、城 关、永丰 10 个镇,每镇抓点示范面积 600 亩;小麦全蚀病 防治示范主要设在卫东、永丰 2 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 亩;小麦腥黑穗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保安、卫东、 四皓、永丰 4 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 亩。 4、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次数防效对比试验:试 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小麦“

5、一喷 三防”最佳防治时期应为小麦扬花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 各施药一次,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 5、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药剂配套组合试验:试 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一喷三防” 最佳药剂配套组合为亩用氯氟吡虫啉 33 克+43%戊唑醇 10 克+99%磷酸二氢钾 100g。 五、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 3 次 20 人; 开展小麦、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区农户技术培训 5 次 260 人。 六、信息发布:发布信息 条,撰写论文 2 篇。 五、配合其他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开展植物 检疫、土壤样品采集、试验示范种植、收获等中心工作。 植 保 股 XX

6、 年 11 月 19 日 篇二:植保工作总结 四十一团九连 XX 年植保工作总结 赵美文 XX 年九连植保工作在团党委,农业科,连队的正确领 导 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测 报,强化植保工作的落实,开展了以棉铃虫为“重点”的 “四虫二病”的防治工作。今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频繁, 特别是棉铃虫,棉叶螨偏重发生年份,植保工作一直是控 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为九连棉花丰产丰收做到应有的 贡献。 一、 农业生产概况: 全连总耕地面积:亩。其中棉花亩(包括退耕还林亩, 直播建园 1120 亩) ,枣园 160 亩,两用地 45 亩,果园亩。 1. 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农业

7、防治:冬灌面积亩,推广无根条田,3120 亩, 棉田总面积 62%。 (2)化学防治: 拌种:棉种采用种衣剂进行包色,包衣面积达 100%。 化学除草面积亩次。其中播前施田补土封闭面积亩,结合 棉田灌水滴灌面积亩。 全年棉苗期喷施保护第三次,其中 4 月 28 日一次,5 月 7 日一次,5 月 16 日一次。无头棉控制在 3以下。 (3)棉铃虫的防治: 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 5 月 26-28 日,大田平 均卵量粒,化防面积 3228 亩。 第二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 6 月 22-7 月 1 日,大田 平均卵量粒、化防面积亩。 第三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 8 月 5 日-6 日大田平

8、均 卵量粒、化防面积 2986 亩。 (4)棉蚜的防治:3 月 20 日发动全连职工对自己的花 卉、温室、大棚采用呋喃丹进行春季灭蚜工作。5 月-7 月 化防面积 2326 亩。 (5)棉叶螨的防治:全连 6 月 19-8 月 30 日一直都是 点片发生,今年的叶螨发生很严重,每个田号,每一条都 有发生,主要采取点片挑治,后期釆用喷枪连续三次进行 洗刷。使用克螨特等药剂,把叶螨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 下. (6)棉花枯黄萎病:我连于 5 月 5 日开始进行以预防 为主采用中科棉抗、萎必克+天丰素、金绿康、土菌杀等药. 500-800 倍液进行三次喷雾,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的枯黄萎病 的发生与蔓延。

9、2.其它措施 播种后三天内在棉田种植玉米诱集,种植面积亩。有 效诱杀棉蛉成虫,起到了良好的捕杀效果。 第一代棉铃虫发生阶段,5 月 10 日在棉田四周摆放杨 树枝把 4800 把,第二代摆放杨树枝把 6286 把,第三代摆 放杨树枝把 4600 把。安放高压汞灯 4 盏,截止 8 月 20 日 全连共捕蛾头。 二防治效果 通过点片挑治有效控制棉叶螨的蔓延危害,棉铃虫防 治效果明显. 棉蚜控制在点片阶段。 经调查棉铃害率平均为%,棉蚜仅限于点片发生,基本 上没有形成危害.黄枯萎病一直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控制 了它的蔓延。 三今年植保工作的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投入增加: 我连领导十分重视植保工作

10、,始终把病虫害防治工作, 特别是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枯黄萎病防治工作放在今 年棉花丰产丰收和各项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大 会小会强调,增强干部职工综合植保意识。同时加大投入, 今年共投入资金 1200 元。 2组织落实,全民动员: 我连以连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团给我连配了一名技术 员,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安全的植保机构。特别在棉蛉蛾 高峰期技术员一天一调查,在关键时刻应广泛发动职工, 全力以赴,歼灭害虫。 3加强测报,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我连设立了一个专人管理的测报点,做到有记录,每 天上报不过夜对棉田进行定期普查,在严格掌握防治指标 的前提下指导化防。严禁盲目化防不搞普遍防治,实行点 片

11、挑治或分区划片进行重点防治。对各项防治措施采取有 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定时、定效果,强化各种防治措 施。 四 、存在的问题: 1.职工的基本素质低,不懂得怎样科学的防治棉花的 病虫害,盲目自以为事乱施药 2.连队缺少预测工具,对大田虫害防冶时间不太很准。 五、 XX 年植保工作计划和建议 1.继续抓好药剂拌种工作,提高拌种质量。 2.望团引进抗病的新品种。 3.望团建立一个中心测报站。 4 提高连队植保员的业务水平。 5.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寻新形式下害虫发生规律及 防治技术。 6.综合防治要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才能取得最 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XX928 四十一团九连 X

12、X 年植保工作总结 四十一团九连赵美文 XX928 篇三:XX 植保工作总结 XX 植保工作总结 在省、市站业务部门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指导下, 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县广大农户积极主动 配合下,XX 年年农业病虫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较 好的成效,在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我站紧紧围绕提高粮 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突出重大 病虫、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期的病虫害防治,着力提高病虫 防治的效果和效率,着力提高病虫灾害防治能力,为实现 全县粮食生产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出了自己应有贡 献;现将本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体情况简结于后: 一、农作物病虫测报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我

13、站业务工作的重心,抓 好病虫测报是我站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我站克服 了在人力、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困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 及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站全年共编印病虫情报24 期, 情况反映30 期, 农业病虫可视化宣传材料 12 期,合计 66 期,10000 余份。 长期预报准确率达 8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 90%以 上,较好地为我县开展病虫防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 依据和技术保证。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路防治、减轻 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致于今年多种病 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未造成大面积重大损失,为今年 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 我县今年水稻播种面积 36 万余亩,全县今年主要农 作物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万亩,防治总面积万亩次,通过全县 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开展防治,全年共挽回粮 食损失万公斤,因病虫危害损失万公斤,年均实际损失率% ,比 XX 年降低%,实现了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3%以下 的经济目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切实抓好组织领导,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农业病虫防控工作,牵涉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 户的切身利益。为此,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十分重 视并从财政资金中列支几万元用于水稻病虫防控,为我县 病虫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按照上级的批示精

15、神,成立了“县农业病虫害 防控指挥部“,为加强协调各相关单位的联合,防控重大疫 情的发生,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乡(镇)植保队伍。 目前,各乡(镇)农综站都配备了一名专职植保员,60%来 自大中专院校毕业人员,100%达到中专文化程度,并且从 事多年 植保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第四,为抓好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的防控工作, 以局文件形式及时地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做好稻飞虱等水稻 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 了组织领导,提高了各级政府对水稻病虫防治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 (二)加强田间病虫监测预警,提高病虫

16、防控能力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的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 能力,按照省、市站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站把病虫害的 监测预警工作作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田间病 虫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做好这项工作, 从螟虫越冬调查开始,到二晚收割结束,我站坚持每周 2-5 天到田间调查数据,收集信息,提高“情报“的(XX 开发区 年终工作总结)准确率,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细 致、艰苦的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 XX 年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县站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 接的状态;乡(镇)植保站虽已备齐,但专职的很少,还 存在管理体系没有理顺等问题。 2、植保经费不足,以致于有些工作难以实施和开展。 3、植保人员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责任重。 4、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XX 年年工作打算 1、紧紧围绕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抓好农 业病虫防控工作。 2、继续抓好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监测预警工作, 适当扩展柑桔等经济作物的测报。 3、继续抓好农业病虫可视化宣传,要求在质量和次数 上走上一个新台阶。 4、继续抓好疫情普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