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85733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改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棚改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棚改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棚改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棚改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棚改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改工作总结(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棚改工作总结棚改工作总结篇一: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阜新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棚户区改造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弱势群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自 XX 年棚户区改造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民生之本,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广大棚户区居民。我市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 5 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 81820户棚户区居民彻底告别了久居多年、狭窄破旧的棚户区而喜迁新居,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增强了全市人民转型振兴的信心和艰苦创业的决心。 一、阜新市棚户区基本情况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人口 193 万,全市总面积 1035

2、5 平方公里,下辖两县和五区。阜新取自“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 “一五”期间,全国 156 个重点项目有四项落户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建国 50 多年来,共为国家贡献了 6 亿吨煤炭,用 60 吨的火车皮装载可绕地球赤道四周半;共输送出 1700 亿千瓦时的电力,平均每个国民可分享 130 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职工住房非常困难,在矿山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简易平房,矿区职工为解决子女的居住,在平房的周围搭建了无数的小房和偏厦。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经济体制的

3、逐步转轨,这些临时搭建的小房和偏厦年久失修失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天的棚户区。阜新人引以骄傲的百里矿山,如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百里棚户区。我市棚户区具有建筑年限长、分布范围广、房屋面积多、改造任务重、面临困难大等特点,而且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全省也是最突出的。一是棚户区房屋建筑年限长。棚户区最早建于日伪时期,多数房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年限多在 50年以上。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重生产、轻生活,房屋建筑简易,不仅面积狭小,而且设施不全、年久失修,致使地基下沉,墙体裂缝,屋面破损不堪,夏天灌水,冬天进风,很多早已成为危房、险房。棚户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居民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用电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4、,也存在很多消防隐患。二是棚户区分布范围广。阜新号称百里矿区,百里矿区百里城,如今百里城遍布百里棚户区。棚户区中的新邱、城南、高德、太平、五龙、平安及清河门平房密布,国铁以南基本都是棚户区,被喻为阜新的“第三世界” ;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过了铁道南,回到解放前” , “铁南铁北两重天” 。三是棚户区面积大,改造任务重。全市有棚户区房屋建筑面积 385 万平方米,其中,被列入省 5 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有 221 万平方米,占全省计划总数的27。棚户区实有面积和列入省棚户区改造计划面积均居全省首位。四是棚户区内弱势群体人口多。棚户区 85%是矿工住宅区,而且大部分为退休和下岗职工。列入

5、全省 5 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棚户区共有居民 81820 户、万人,其中,低保户 30842 户,占 38;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高达75。五是棚户区商业开发价值小。我市的棚户区多数靠近矿山边、铁路边、高线走廊边而建,分布在城南矿区的周边,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土地价值都在零以下,基本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六是棚户区改造筹资难度大。阜新是全省唯一的市、县两级财政靠补贴过日子的城市,XX 年全市财政收入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收入亿元的,但却承担全省 27的棚改任务,筹措资金困难很大。二、棚户区改造取得的成果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但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而且带来了社会更加深层的变

6、化,促进了“三个和谐” ,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一,促进了城市的和谐发展。两年来,我市共拆除棚户区房屋 221 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 711 栋,272 万平方米,城市规模增加近一倍,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一是大片超大型棚改新区拔地而起。新邱棚户区是全省单体最大的棚户区,仅列入省改造计划的棚户区面积就有万平方米,有居民 17722 户,47849 人,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了208 栋、9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使整个新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取代了原来破旧不堪的旧城区;建设规模达到 30 万平方米到 40 万平方米的大型棚改新区有城南、平西

7、、煤城海新三处;建设规模达到20 万平方米到 3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 1 片,5 万平方米到 20 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 9 片。目前,这些建成的棚改新区已经成为阜新城区靓丽的风景线。二是改变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状态。 “细河南北两重天”已经变成历史,从新邱区到清河门区的百里矿山百里棚户区,已真正变成了百里矿山百里城,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城市污染进一步减少,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2776 吨,减少烟尘排放 5418 吨,每年可减少垃圾排放 200 吨,新增绿地54 万平方米,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状况已不复存在

8、。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振兴工程” ,它使落后偏远的矿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第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在棚户区居住的居民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通过棚户区改造,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变,全市有 8 万多户、22 万人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占城区人口四分之一的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受益。户均居住面积由原来 30 平方米增加到 52 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接近全市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水平。棚户区居民个人资产也得到了增值,从原来几千元的破旧平房增值到 5 至 6 万元楼房。棚改新区的社区建设、医疗

9、卫生、新型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均同步跟进,棚户区居民开始了美好的新生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 ,它使广大棚户区居民享受到了转型发展的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消除了多年的不平衡心理,同时也增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决心,对我市转型振兴充满了信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第三,促进了党群、干群的和谐关系。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使广大棚户区居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

10、群关系。在棚改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棚户区居民家中,看到了棚户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受到很大震动,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执政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采取登门服务、现场办公等工作方式,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广大党员干部自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主动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棚户区困难居民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全市还组织了对棚户区居民的“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党员干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热潮,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鱼水工程” ,它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使广大群众更加热爱和感谢党和政府。

11、第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我市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城建项目,涉及面很广。这一项目建设,带动了我市的建筑、建材、冶金、化工、家装、运输及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等相关的二三产业迅猛发展。棚户区改造的腾空土地也为我市新增工业项目创造了条件,棚户区改造后,全市共腾空土地 347 万平方米,而且这一区域的主要道路、上水、下水、电力、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具备了招商引资的条件。其中平安西部、新邱中部、清河门等三片可以作为工业用地,海州区利用腾空的土地建成了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内已完成“七通一平” ,部分项目已经进入园区,即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工篇二:XXX

12、棚户区改造项目 XX 年工作总结XXX 棚户区改造项目 XX 年工 作 总 结一、XXX 棚户区基本情况XXX 棚户区改造范围为 XXX 居委会及 xxx 居委会小王庄村,拆迁人口 XXX 人,XXX 户,宅基地面积约 XXX 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约 XXX 平方米,规划用地 XXX 公顷(约 XXX亩) ,其中用于安置区亩占%,销售区亩占%,公建面积 1031亩占 %(城市道路、城市公园绿地及广场和水系共约 853亩,学校占地约 178 亩)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1、完成指挥部办公室机构组建抽调 XXX 办事处、新城办、住建、土地、交通等部门人员组成 XXX 棚户区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

13、、规划建设、拆迁安置、资金保障、信访稳定、环境整治六个工作组,明确职责,开展工作。2、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采用致 XXX 社区居民一封信,印发宣传手册,颁布居民公约,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成立工作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层层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改造氛围,目前居民对棚改工作认可率达到 95%以上。3、完成征迁安置补偿方案制订工作。按照“以人为本、安置优先、考虑周边、方案优化、结合实际、公平正义”的原则,制订出了符合 XXX 棚户区实际的征迁安置补偿方案,并已经过“四议两公开”研究通过。目前被征迁居民对方案的赞同率达到 85%以上。4、完成 XXX 棚户区

14、改造控规和修建性详规设计、评审工作 充分考虑征迁安置、规划定位、开发商利益等因素,由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 XXX 棚户改造区公顷(约 1832 亩)控规及安置区第一期公顷(149 亩)的修建性详规设计工作,目前已进入上会评审阶段。5、开展安置开发资金测算和招商引资工作委托 XXX 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策划 XXX棚户区棚改实施方案,编制棚改项目资金计划,经过初步测算,XXX 棚户现有土地基本能满足以土地开发解决安置拆迁需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 XXX 建设集团公司投资建设XXX 棚户区改造项目,并由 XXX 集团在 XXX 注册成立 XXX 公司。目前正在与 XX 公司商谈委托代建事

15、宜,探讨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土地开发和安置建设工作的具体方法。6、开展“两违”建筑集中整治活动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棚改区内“两违”建设坚决停死,为棚改推进创造好的环境。办事处成立有工作组和督查组,村里成立有看护队,轮流看守,截止目前已拆除违章建筑 4183 平方米,近期正组织新一轮的集中整治活动。7、筹备 XXX 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XXX 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既是 XXX 棚改工作进入实质阶段的标志,同时又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指挥部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工作汇报,协调住建、土地、规划、财政、文化等部门,研究筹备开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

16、,已完成规划论证、职能部门协调、地勘物探进入等工作,待土地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就可全面开工。三、存在问题1、投资商的合法进入问题。使用国开行贷款项目政策性强,需要投资商合法进入。目前急需确定投资商采用招商进入或招投标进入的具体方式。2、公建面积大,安置开发资金平衡难度较大。XXX 棚户区规划用地公顷(约 1832 亩) ,其中用于安置区亩占%,销售区亩占%,公建面积 1031 亩占 %(城市道路、城市公园绿地及广场和水系共约 853 亩,学校占地约 178亩) 。用于承担安置、拆迁和建设开支的土地开发面积仅801 亩,仅占棚户区总面积的%,使土地开发服务拆迁安置的难度较大。3、XXX 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征迁难度较大。涉及安置人口约 7756 人,1454 户,宅基地面积约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工作。4、职能部门因工作程序问题,运转效率不高,不能及时跟进。因办理土地、规划、建设、施工等手续程序性和技术性强,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在职能部门协作方面存在效率低、跟进慢的情况。篇三: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何力同志在 XXXX 年由市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