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推拿简史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886970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伤推拿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骨伤推拿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骨伤推拿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骨伤推拿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骨伤推拿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伤推拿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推拿简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伤推拿导言,概 述,(一)名称与由来 1. 古称按摩、按跷、按抏。 素问异法方宜篇:“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王冰:“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位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 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内经中共有14篇论及按摩,其中素问9篇,灵枢5篇。,(1)明代,小儿推拿形成独特的体系。 其穴位多在手部及前臂,“小儿百脉皆汇于掌”。 其穴位有点、线(如三关、六腑、天河水)、面(如指端罗纹面的心、肝、脾、肺、肾)。,(2)明代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书、小儿推拿秘诀。 3. 北称按摩,

2、南称推拿。现多称推拿。,(二) 定义,1. 推拿: 2. 推拿学:是研究运用手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3. 骨伤推拿:是研究运用手法预防和治疗运动系统伤病的学科。,(三)内容与教学安排,1.内容:全书共四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筋伤,第三篇骨伤,第四篇骨病。 2.教学安排 (1)讲习 = 3024学时 (2)重点讲授第一篇 推拿基本理论 骨伤推拿手法 常用俞穴 各部位推拿手法 骨伤推拿的临床应用,二 推拿的特点,(一) 推拿是最古老的治疗方法 (二) 推拿是自然疗法 (三) 推拿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和必不可 少的治疗手段 (四) 推拿应用范围广 (五) 推拿理论较薄弱,空白较多,颇有 研究前景(

3、与骨伤治疗相比) (六) 推拿易学难精,三 正确认识推拿手法,(一)简而不易,学问很深。 (二)功夫出疗效,功夫在手上。 (三)功夫源于实践,多练,多用,多琢 磨。 (四)推拿并非绝对安全。 (五)克服手法万能的错误观念。,四 学习要求,(一)掌握三基:如手法的作用原理、机制,手法的效应,手法的补泻,手法的原则,手法的注意事项;手法的操作要点、作用、临床应用;各部位推拿法。 (二)勤练:自练、互练、多练。练出感情,练出功夫。 (三)多用:同学、亲属、友人间无偿服务。,参考书目,推拿学 按摩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伤科按摩术 运动医学,推拿简史,一 起源,(一)源于人类早期原始的医疗活动。针刺、药物

4、产生以前,本能的按抚伤痛。 (二)中国按摩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三)俞拊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使用按摩手法的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拊,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桥引,按抏毒熨”。 (四)起源时便以“桥引”结合运用。,二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 理论方面 1.当时已有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以佚) 2.素问有9篇,灵枢有5篇论及按摩。 3.手法操作已有阐述:“往下抑之谓之按,徐徐揉之谓之摩”。,4.手法作用已有记载: “慓悍者,按而收之”。 “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 “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 神气乃得复”。 (二) 临床方面 1. 以治疗肢体痿、痹及痛证

5、,经脉疗复为主。 2. 用于急救:如扁鹊治尸厥。,三 历代发展,(一)魏晋时期已用按摩进行预防保健 膏摩。“相摩拭目,令人目明”。“小儿色无病,早起以膏摩囟上及手足 心,甚避风寒”。,(二) 盛于隋唐,1. 当时的主要医著,多记载了按摩疗法。 (1)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都载有按摩疗法。 (2)千金要方中有“老子按摩法”。 2. 按摩形成专科,有按摩专科医生及专人司 按摩教学。 3. 按摩在唐代传出国外。,(三) 明清形成分科,1. 小儿推拿形成于明代。有多本小儿推拿专著: 小儿按摩经 小儿推拿秘诀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2. 医宗金鉴作了较系统完整的阐述,(1)手法作用:“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 (2)归纳骨伤推拿的基本手法。 (3)指出了手法的适应证。 (4)提出了手法的操作原则。 (5)提出了手法的运用原则。“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四) 近代发展,1. 高等中医教育中已有推拿专业。2. 成为专科。3. 各种学术刊物,学术交流已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