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886341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四单元,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第四单元,考情考点探究,方法警示探究,课前基础回扣,核心考点突破,课 时 作 业,方法技巧警示,1.(2014江苏,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甲是中心体,其倍增在间期,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乙是染色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丙是星射线

2、,其主要是蛋白质,成分上差别很大;该细胞分裂时期为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数目相等;细胞分裂是细胞复杂的生命活动,核质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细胞分裂是高考的常考内容,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各时期的分裂特征,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要熟练掌握。,2(2014浙江,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

3、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结构及行为特点。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的是S期(DNA复制期),A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S期变短,并且S期进行DNA的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B项错误;M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D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组蛋白与DNA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物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3(2014广东,2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 BD 解析 通过坐标图分析,考

4、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关系、细胞吸水失水与渗透压的关系、生物膜的结构以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复制以后至着丝点分开前,细胞核中DNA与染色体数目比为2:1;,一、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和细胞的生长 1细胞周期 (1)条件:_的细胞。 (2)组成:细胞周期_分裂期。 2细胞的生长 (1)时间:_。 (2)特点:不能无限长大。,连续分裂,分裂间期,分裂间期,(3)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_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_的控制作用。 3细胞增殖(真核细胞) (1)方式:_、无丝分裂和_。 (2)过程:包括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_的基础。,细胞表

5、面积与体积,细胞核,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物质准备,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的过程 (1)时期判断:,写出各图像所在的时期: a_,b_,c_,d_,e_。 按照细胞周期排序(填字母):_。 该图表示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间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a、e、b、c、d,植物,2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纺锤丝,细胞板,有,星射线,三、无丝分裂 1过程 细胞核延长_,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中央凹陷缢裂成两个_。 2特点 没有出现_的变化。 3实例 蛙的红细胞。,核中央向内凹陷,子细胞,纺锤丝和染色体,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能不能太小呢? 提

6、示 不能,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体积,细胞进行生化反应需要一定的场所,决定了细胞不能太小。 2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进行复制的成分或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呢? 提示 DNA分子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除上述两者外还有中心体在间期复制。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能均等分配? 提示 不是均等分配,而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2014南京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答案

7、A 解析 考查动物有丝分裂过程,要求熟练掌握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需完成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两条DNA分子连在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在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2(2015杭州质检)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

8、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 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关内容,涉及G1、S、G2和M期相关物质合成及抑制剂对细胞分裂的影响等知识,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S、G2三个阶段,G1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细胞将停留在该时期,A项错误;S期进行DNA的复制,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此时染色体数没有加倍,B项错误;经过S期DNA的复制,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经加倍,C项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M期,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增加,

9、D项错误。,3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答案 B 解析 赤道板是细胞中间假想的虚拟结构,A错误;同源染色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错误;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长,D错误。,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

10、丝分裂的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答案 C 解析 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间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在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项错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具体分析如下: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细胞周期,(2)生物体中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3)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

11、成反比。 2两个阶段 (1)分裂间期在前,经历时间较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 (2)分裂期在后,经历时间较短,可人为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时期。,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1.每个细胞周期必须以间期为起点。 2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其细胞周期长短不同。影响细胞周期长短的外界因素是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诱变育种以及控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时间是作用于分裂间期。,(2014北京东城调研)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 h,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前期的

12、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 h,检测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具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 ) A6条 B12条 C24条 D36条,解析 根据所给的细胞周期的时间判断细胞分裂的次数是解题关键。细胞周期为15 h,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共12条,正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经过15 h后,复制一次,DNA半保留复制,具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24条。 答案 C,AA图中乙甲可与B图中a段对应 B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Cc、d两段中只有c段消耗ATP D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A 解析 高等植物细

13、胞内不存在中心粒;c、d两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段要消耗ATP用于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段消耗ATP用于染色体的移动;b段是分裂期,不存在DNA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2)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 (3)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3.细胞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rs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14、(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数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1.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赤道板 (1)染色单体并非全过程都存在,它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 ,消失于后期。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始终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它们既不配对,也不分开。 (3)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种真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2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器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1)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分配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分配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

15、细胞时,不仅获得了成套染色体,也获得了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除中心体外,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不是平均的。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特别提示 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会出现星射线,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裂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

16、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甲所示细胞;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可对应图丙中AB段,解析 图甲中1条染色体中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图乙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再称为染色单体,只能称为染色体,故A正确;图丙中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BC段的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甲,CD段的变化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的过程,故B正确;图丁中d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4N,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C正确;图丁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图丁中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图丁中c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故D错误。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