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液体疗法.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8848595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液体疗法.ppt(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液体疗法,提纲: 一.新生儿体液特点; 二.新生儿和早产儿如何补液; 三.新生儿液体疗法时的注意事项; 四.液体疗法时的护理;,新生儿体液特点,一.胎儿和新生儿体液总量及分布特点,胎儿和新生儿早期体液和电解质的组成变化,出生后体液收缩(主要是细胞外液)和排出过多的电解质(主要是Na+)的过程,出生头几天出现利尿、利钠和体重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在适当液体摄入时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二神经内分泌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和加压素(AVP);醛固酮; 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内分泌腺:脑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和甲状腺,脑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

2、DH)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ADH 增加远端肾小管对水的吸收AVP,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增加远端肾小管对钠盐的吸收早产儿肾小管对盐皮质激素的反应较迟钝,该激素增加时尿中排钠仍相当高。因此,早产儿易发生低钠血症。,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与Vit.D3调节体内钙、磷、镁的代谢。新生儿和早产儿刚出生时PTH较低,数天后才升高,而出生时降钙素水平却较高,因此新生儿和早产儿早期易发生低钙血症。,三、肾功能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由于肾小球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阻力高,滤过率(GFR)低,尿量少。胎龄34周生后23天GFR开始增加。胎龄 34周生后校正胎龄达到3

3、4周后GFR才与足月新生儿相似,所以,愈早产GFR的增加愈晚。,1.维持液的需要量:,新生儿、早产儿的液体需要量,维持液是补充正常情况下体液的消耗量和生长所需量,正常情况下消耗的体液包括不显性失水、从尿液和粪便中排泄的体液。对新生儿和早产儿水和电解质需要量的估计与较大婴儿和儿童相仿,新生儿期的特点是总体液相对比成人多。包括:不显性失水;尿液排出的水分;胃肠道排出的 水分;电解质的维持量,不同日龄新生儿维持正常活动液体量ml/(kg.d),不显性失水:指呼吸和皮肤蒸发的水分,但不包括汗。与下列因素有关:成熟度;呼吸次数;体温升高;湿 度;啼哭和大量活动(增加30%);光疗或在辐射热下(增加801

4、00%)。,新生儿、早产儿水和电解质的需要量,不同年龄小儿的不显性失水量,新生儿各种情况下不显性失水量,尿液排出的水分:正常尿量:13ml/kg/h少尿:1ml/kg/h无尿:0.5ml/kg/h,胃肠道排出的水分:无腹泻时大便排出的水分5- 10ml/kg.d。光疗时大便稀薄,水分可增加到20 ml/kg.d。腹泻时可增加到30-40 ml/kg.d 。,新生儿、早产儿液体的需要量,足月儿和早产儿热能、水和电解质维持量,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新生儿和早产儿基础代谢时的水维持量(ml/kg.d),新生儿、早产儿液体的需要量,新生儿液体需要量(ml/kg.d),2.继续损失液的需要量由疾病造成准确估计

5、损失量要收集到当天的排出量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胃肠引流物,计算其总量 3.累积损失液的需要量,新生儿、早产儿液体的需要量,疾病中已经损失的液体和电解质,表现为脱水。 轻度脱水:损失的体液占体重的5% 中度脱水:损失的体液占体重的10% 重度脱水:损失的体液占体重的15%,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脱水的临床表现,.,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酸碱平衡调节,HHCO3 H2CO3 H2O + CO2,HCO3-/H2CO3,20/1,PH = 7.35-7.45,酸碱平衡紊乱代酸,HCO3 丢失过多,产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HHCO3 H2CO3,酸化尿液,呼出CO2,H 丢失过多,碳酸氢盐输

6、入过多,代谢性碱中毒,HHCO3 H2CO3 H2O+CO2,HCO3 排出增多,CO2,酸碱平衡紊乱代碱,酸碱平衡紊乱呼酸,CO2,呼吸性酸中毒,HHCO3 H2CO3,HCO3酸化尿液,呼酸治疗 治疗原发病 解除呼吸道梗阻 改善通气换气,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 中枢抑制者用呼吸兴奋剂,酸碱平衡紊乱呼碱,CO2,呼吸性碱中毒,HHCO3H2CO3,HCO3排出增多,通气过度 水杨酸中度,碱中毒时血红蛋白与氧亲合力增加,在微循环中,氧合血红蛋白不易解离。可致组织缺氧。低碳酸血症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减少,最后导致脑缺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 K+3.5mmol/L(3.55

7、.5mmol/L) 肌力下降、反射减弱 心律紊乱、血压下降 Q-T间期延长,ST下降,U波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低钾处理 每日需要量:静脉,10氯化钾100300mg/kg;口服,氯化钾200300mg/kg。 不可静脉推注。 滴注浓度:0.3。 全日量补给不短于8h。,补钾“四不宜”原则 见尿补钾 不宜过浓(0.3 %) 不宜过快,禁止静推 不宜过多 新生儿1-2ml/kg.d,水解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高钾病因 输入过多 肾排钾过少 钾分布异常,高钾血症 K5.5mmol/L(3.55.5mmol/L) 精神萎靡、肌无力 心律紊乱 T波高耸、P波消失,水电介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

8、,水电介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高钾处理 血清钾66.5mmol/L,排钾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速尿)。 血钾6.5mmol/L伴心电图异常: 输入钙剂 输入碱性液 速尿 透析,液体疗法的意义,补充营养。 新生儿治疗 体液和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障碍。 新生儿成功地过渡 新生儿从母体宫内的水生环境转变为宫外的干冷环境。,常 用 溶 液,1.非电解质溶液:5%GS为等渗液;10%GS为高渗液。 2.电解质溶液: 1)生理盐水。2)碱性溶液。3)氯化钾溶液。 3.混合溶液。,葡萄糖溶液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常用的5%GS、10%GS、50%GS。,常 用 溶 液,等渗电解质溶液 补充水和

9、电解质。 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常用有0.9%NS(扩容10ML/KG.半小时泵入)。注意:先心的患儿谨慎扩容。,常 用 溶 液,碱性溶液 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常用5%碳酸氢钠(-BE体重4)。例:患儿体重3KG,BE -65%碳酸氢钠 (63/4=4.5) 1.4%SB 5%GS11ML 泵入1小时5%SB4.5ML,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 常用50%GS 甘露醇。,胶体溶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浆。 血液。 5 %白蛋白和血浆蛋白,丙种球蛋白。,胶体溶液作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助于组织修复和增加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防止预防血栓

10、形成。,输液原则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两补:见尿补钾、惊跳补钙。,张力: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所以电解质是有张力的, 而糖水没有张力(葡萄糖输入体内后很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常用混合液的组成 溶 液 张 力 盐 : 糖 : 碱 2:1等张含钠液 等张 2 : 0 : 1 4:3:2液 2/3张 4 : 3 : 2 2:3:1液 1/2张 2 : 3 : 1 1:1液 1/2张 1 : 1 4:1液 1/5张 1 : 4 2:6:1液 1/3张 2 : 6 : 1 注:盐为0.9%NaCl,糖为510%GS ,碱为1.4%

11、NaHCO3总数除以盐加碱等于张力,常用补液溶液,NS:等张 5or10GS:不计算张力 5碳酸氢钠: 3.5张 1.4碳酸氢钠: 等张 10氯化钾: 8.9张,不计算张力 2:1含钠液:2份NS1份1.4碳酸氢钠,等张 2:3:1液:2份NS 3份GS 1份1.4碳酸氢钠,1/2张 4:3:2液:4份NS3份GS2份1.4碳酸氢钠,1/3张,等渗性脱水:1/2张 高渗性脱水:1/3张 低渗性脱水:2/3张 如不好确定脱水性质,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补液量及性质累积损失,生理 需要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一般按1/5张补给,确定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 1416h内均匀滴

12、入,约为6080ml/kg.d,确定补液成份,(一)补充生理需要量,累积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轻度:30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根据脱水程度、性质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二)补充累积损失量,累积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成分,等渗脱水:2/31/2张 低渗脱水:等张2/3张 高渗脱水:1/31/8张,确定补液速度,原则:先快后慢 重症:扩容:10ml/kg301h内 其余:812h内完成,继续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一般按1/2 1/3张补给,确定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于补完累积损失后14 16h内均匀滴入,约为1040

13、ml/kg.d,确定补液成分,(三)补充继续损失量:,静脉高营养液(19%氨基酸)作用:维持氮平衡、提供热能 用量:体重1500g 0.5g/kg.d开始每日增加0.5g/kg.d早产儿 1.5g/kg.d足月儿 1.5g/kg.d开始每日增加1g/kg.d1g17ml 1g=4千卡热量 注意事项:为减少酸中毒和高氨血症的发生早产儿不能超过4g/kg.d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静脉高营养(20%脂肪乳),作用: 提供热能。 用量: 0.51g/kg/d渐增至2.53.5g/kg/d1g5ml 1g=9千卡热量注意事项:脂肪乳可和胆红素竞争白蛋白受体,增加黄 疸的危险,在黄疸病人应慎用。休克、氧饱和

14、度不好、败血症患儿也慎用。,静脉高营养(水溶性维生素),作用:预防和治疗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用量:0.1/kg。,静脉高营养(脂溶性维生素),作用:提供每日生理需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D2、E、K1。 用量:0.1/kg。本品含维生素K1 ,可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发生 相互作用,不宜合用。,10%葡萄糖,50%葡萄糖,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用脂肪乳将脂溶性维生素溶解后加入脂肪乳液内,营养液注意事项TNA配制需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专人进行。 TNA24小时内使用,配制后暂不使用可置于4冰箱内保存,48小时。 高渗液体(高浓度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可破坏脂肪乳剂的完整性,应先与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混合稀释后加入脂肪乳剂中。 氨基酸对脂肪乳剂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配全营养混合液液不可没有氨基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