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822469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X 页数:117 大小:7.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因监测培训课件2017(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因监测技术培训,主要内容,一、2016年死因质量反馈 二、ICD-10 简介 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 四、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五、死因填写常见问题及分析,二、ICD-10 简介,国际疾病分类,简称: ICD 10 次修订更新,1.1 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 第二卷:指导手册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三卷书的联合使用,1.1.1 第一卷: 类目表,前言 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 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 定义,损伤中毒编码范围 S-T, V-Y 临床表现 S00-T98 外部原因 V01-Y98,非疾病编码范围 Z00-Z99,疾病编码范围 A-

2、R, U 明确的疾病 A00-Q99 不明确的症状 R00-R99特殊目的的编码 U00-U99,1.1.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对ICD-10的说明 如何使用ICD-10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统计报告 ICD发展史,1.2 第二卷:指导手册,1.3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略),编译说明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基本结构 编码号 交叉查找 交叉对照,三卷书在使用上应看做一个 整体,每一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 功能,不能割裂或轻视其中任何 一卷书。在使用中彼此起到相辅 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1.4 三卷书的联合使用,10,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1、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2、特殊项目

3、的填写要求 3、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4、统计项目的填写要求,11,2. 1 基本项目的填写要求,1、按照全国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基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 2、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12,4、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 5、居家死亡及死因不明的,必须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以及相关慢性病史的一系列情况。 6、对死亡原因有怀疑(他杀、自杀)的,可向公安部门反映。,13,调查记录,1

4、、 所有居家死亡:包括死因明确“死因不明”、“暴死”、“猝死”、“衰老” 等。2、医院内部分死亡: “来院已死”、“死因不明”、“暴死”、“猝死”等(尤其注意急诊室死亡病例)。3、非正常死亡病例: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东阳医院几乎未填写过调查记录,全是医疗机构死亡,有失真实情况),2. 2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1、 第I部分:是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主要内容,需要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死因链。 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a)由(b)引起(b)由(c)引起(c)由(

5、d)引起;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a)行至少要填写一个疾病; 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e)、(f)等行。 不要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等。,例1: (a)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 门静脉高压(c) 肝硬变(d) 乙型肝炎例2:胃癌,例3: (a)肝功能衰竭(b)胆管梗阻(c)胰头癌 例4 : (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直接死因(上消化道出血) 病程最短(b) 中介原因(肝

6、硬化) 病程次之(c) 根本死因(乙型肝炎) 病程最长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肺心病 5年(b) 肺气肿 10年(c) 慢性支气管炎 30年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颅内损伤 1小时(b) 颅骨骨折 1小时(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2) 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第II部分:是对第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I部分死亡原因顺序无关的疾病;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2、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指第部分

7、报告的疾病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时间单位为:分、小时、天、周、月或年),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 3、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部分报告的主要疾病最高级确诊的单位。 4、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实行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5、住院号:未住院就诊者不填;,6、医师签名: 7、单位盖章: 8、填报日期:,2. 3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病历摘要和家属提供情况; 内容应包括: (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原发病的并发和继发、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演变和治疗

8、经过、有否后遗症即晚期效应等。(2)发病时间;,(3)诊断单位:最高诊断单位 (4)诊断依据:最高诊断依据 (5)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等。以及死者生前的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填写举例,例1:经调查死者家属xx,死者于2005年在平邑县中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因胃痛、食欲不佳,2013年10月去省立医院治疗,手术切片后病理诊断为胃腺癌,两周来胃痛加剧,无法进食,消瘦,于2015年6月14日死于家中。例2:死者家属xx诉死者生前经临沂市人民医院病理诊断患肺癌1年,近期疼痛难忍。于2015年10月15日趁家人外出,服敌敌畏自

9、杀,量不清,被发现时呼吸心跳停止。,2. 4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统计项目 (信息员填写) 1、确定根本死因(总原则、选择规则、修饰规则以及对死因编码的注释) 2、根本死因编码:指ICD10,尽量采用4位数编码 3、统计分类号:可不填。,三、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2、根本死因判定规则,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