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811872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应用 及滥用危害,孟津县中医院 谢群星,学习内容,一、 NSAIDs的主要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二、 NSAIDs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三、 NSAIDs的临床应用 四、 NSAIDs的不良反应 五、 NSAIDs的合理应用 六、 NSAIDs新的和即将出现的剂型,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抗风湿的药物,因此本类药物也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其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 NSAIDS)治疗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作用快,称一线药。在我国,NSAIDs在药品生产中仅次于抗感

2、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NSAID的应用十分普遍,每天全世界有约3千万人使用NSAID每年的处方量达5亿40%NSAID使用者年龄超过40岁NSAID用量正在增加非处方药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对于其它疾病作用的认识,一、NSAIDs的主要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消炎、解热、镇痛作用的,因此这两类药物并无本质的区别,总称非甾体抗炎药。,1.解热作用 特点:使过高体温降低到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发热机制: 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pyrogen:IL1、TNF)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3、)合成、释放PG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产热、散热体温。 解热机制: 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PG合成 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散热(血管舒张和出汗) 体温恢复正常。,2.镇痛作用 特点 主要对炎症性疼痛有效,中等强度; 无成瘾性与呼吸抑制; 作用部位在外周,抑制PG合成产生作用。镇痛机制:抑制PG合成,提高痛阈。 炎症疼痛:组织损伤或发炎释放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PG)痛觉感受器 疼痛; PG作用:直接致痛;放大疼痛-神经调质作用;,3.抗炎作用 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致炎物质:缓激肽、PG。 PG: 本身是炎症活性物质 增敏缓激肽等炎性物质 作用机制: 1.

4、解热镇痛药(-)炎症时PG合成 抗炎 2.也可能与(-)某些细胞粘附分子的活性表达有关 特点:非特异性;作用于早期控制症状,不能根治。【分类】 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二、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一、根据对COX抑制作用分类 二、根据化学结构分类,(一)根据对环氧化酶(COX)抑制作用分类,1、特异性COX-1抑制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针对COX-1,临床主要用于移植血小板聚集、防治心脑血管 缺血性病变的。 2、非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COX-1 、COX-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既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也有较明显的胃肠道反应。 3、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是美洛昔康

5、、尼美舒利、依托度酸。主要抑制COX-2,对COX-1作用弱。胃肠道反应小,大剂量时会产生明显的胃肠道反应。 4、特异性COX-2抑制剂:主要有塞来昔布、帕瑞昔布,主要抑制COX-2,对COX-1几乎无影响。,(二)根据化学结构分类,甲酸类 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 乙酸类 吲哚美辛(消炎痛)、舒林酸、阿西美辛 丙酸类 布洛芬、萘普生 苯乙酸类 双氯芬酸(双氯灭痛) 昔康类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非酸类 尼美舒利 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NSAIDs分类差异,可以根据化学分类、相对酸度、蛋白结合程度、半衰期、渗透滑液的情况、代谢、剂型和药物相互作用区别不同的NSAIDs

6、大多数NSAIDs是弱酸。药物的非离子形式易于在细胞内聚集。Pka 低的NSAIDs更易聚集在细胞内NSAIDs可以分为半衰期短和半衰期长的药物二类,半衰期并不一定与服药的频率相关 大多数NSAIDs都与蛋白广泛结合 NNSAIDs主要在肝脏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再经肾脏排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而从体内清除。肾或肝脏功能衰竭可以延长一些NSAIDs体内的清除时间NNSAIDs扩散入和扩散出滑液的速度都较慢,NSAIDs在滑液中浓度的波动不如血浆浓度明显的服用NSAIDs时间是获得最大程度症状缓解的重要因素医生认为大多数NSAIDs的疗效是相同的,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常用非甾体类抗

7、风湿药(NSAIDS),三、解热镇痛药的临床作用,1.风湿性疾病: NSAIDs(除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均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及其他结蹄组织的关节疾病。 2.炎性疾病: NSAIDs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用于各种局灶性、全身性感染、炎性、癌性疾病引起的发热、肿胀和疼痛。 3.软组织疾病及运动性损伤: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拉伤、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及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腱炎、颈肩综合症、腱鞘滑膜炎。,4.解热镇痛: NSAIDs可使发热患者体温下降,对正常体温无影响,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但它仅能缓

8、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 5.预防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利用其抗血小板聚集防止发生血栓形成作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死患者。 6.不仅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还运用于足癣、结膜炎、糖尿病,预防老年痴呆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均有抑制作用。,四、 NSAIDs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肾损害 心血管损害 造血系统损害 肝损害 变态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直接损伤):某些NSAIDs呈弱酸性,在胃酸低的情况下、呈非离子状态,当计入酸性环境的胃酸粘膜细胞解离成离子细胞型,不易跨膜,因此在细胞内聚集而使细胞损伤。减少PGs合成:NS

9、AIDs能抑制COX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阻断PGs合成 2.肾损害无论是传统NDAIDs还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都可能导致肾毒性,特别是大剂量时,NSAIDs引起的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剂型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及谁拿主流报、高血钾等。,3.心血管损害NSAIDs的使用伴随着心肌梗死、心衰和高血压的发生,研究表明,每天200-400mg的塞来昔布会加重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 4.造血系统损害几乎所有的NSAIDs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引起造血系统功能异常,致使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红细胞膜损伤;主要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诱发变态梵音性紫癜;也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高铁血红

10、蛋白症、过敏性皮炎、血小板减少。,5.肝损害NSAIDs均可导致肝损害,从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到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致死。 6.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紫癜、荨麻疹、瘙痒、光敏等皮肤反应。也可见于坏死性或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粘膜水肿、黏膜水肿和哮喘、过敏性休克。 7.其他不良反应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视神经炎等中枢神经疾病。,五、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1、明确诊断、合理用药。 2、低热不要急于应用解热药 3、掌握用药计量和疗程 4、掌握用药时间 5、熟悉NSAIDs的各种不良反应 6、注意复方制剂成分,不重复用药 7、服用此类药物绝对禁酒 8、不能盲目的认为NSAIDs中新药、进口药价格高的品种就不存安全隐患。 9.更年期妇女服药要多注意,长时间服药可导致严重的成瘾性。,六、NSAIDs新的和即将出现的剂型,1亚微米和纳米技术:亚微米技术和纳米技术已用于NSAIDs的设备,利用该技术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改进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其吸收速度。安全方面尚无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心血管及肾脏的不良反应。 2.多靶点用药:一氧化氮释放型NSAID(NO-NSAIDs),进入体内后,释放一氧化氮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刺激碳酸氢盐和粘度的分泌保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抑制白细胞在内皮细胞的粘附,保护上皮细胞对损害因素的抵抗,并可下调炎症介质的释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