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的护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805704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痰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排痰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排痰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排痰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排痰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痰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痰的护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痰护理,排痰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提高药效,促进病情恢复 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影响排痰效果的因素,身体状况 年龄 心肺功能 活动能力 痰液粘稠度 排痰难易程度 排痰方法是否规范,排痰禁忌症,咯血、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忌体位引流 以下禁忌扣击和震颤: 脑出血急性期(7-10天),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颅内手术后7天以内。 咯血、肺大泡 低血压、肺水肿、心血管不稳定,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史。 未引流的气胸、近期肋骨骨折或有严重骨质疏松;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 胸壁疼痛剧烈、肿瘤部位、肺栓塞、栓子。 任何疾病所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常用排痰方法,扣背排痰 振动排痰仪

2、 有效咳嗽 体位引流 机械排痰,排痰步骤,评估 选择排痰方法 实施 评价排痰效果,评估,神志,理解配合程度 咳嗽能力 病情,诊断,生命体征、SPO2, 血气分析、痰液检查结果 看胸片结果确定病灶、胸部听诊确定湿罗音集中部位(上中下肺、特别注意肺底的听诊,每个部位听一个呼吸周期),选择排痰方法,锁骨上窝,锁骨中线,腋后线,肩胛区,腋后线,肩胛下区,听诊部位,腋前线,锁骨中线,肩胛区,腋后线,肩胛下区,前胸部为锁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上、下部和腋中线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6个听诊部位。 背部听诊为腋后线上、下部,肩胛间区上、下部,肩胛下区内外部,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Compan

3、y Logo,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体位:侧卧或坐位,扣击部位垫薄毛巾 方法:手成杯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大小鱼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击,与呼吸过程无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 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方法一:叩背排痰,方法二、振动排痰仪,振动排痰机综合叩击、震颤和定向挤推三种功能,促使肺部及呼吸道的粘液和代谢物松弛和液化,并帮助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2-4次,每次治疗5-10分钟,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吸痰。 治疗顺序:由

4、下至上由外向内顺序,每部位停留10-15秒。,方法三:有效咳嗽,体位:坐位或半坐卧位,屈膝,上身前倾 吐余气,深呼吸数次 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 屏气3-5秒 前倾,可按压胸骨下方 张口连续咳嗽2-3声,短促有力 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在重新开始,呈突然、爆发性的呼气运动,以清除气道分泌物。,方法四、体位引流,原则:体位引流排痰是借助合适的体位,将肺部病灶置于高位,使积聚的痰液引流到大气管, 再经口咳出。 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及病人自身体验,采取相应的体位。 先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然后进行另一部位,(1)体位引流适应证 A由于身体虚弱(特别是老年患者)、高度疲乏、麻痹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

5、泌物者。B慢性气道阻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肺脓肿。C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等。,(2)体位引流禁忌证 A内科或外科急症。 B疼痛明显或明显不合作者。 C明显呼吸困难及患有严重心脏病者。,(3)体位引流方法病变部位摆于高处,以利于痰液从高处向低处引流 每次引流15min,每天1-3次; 5min保持重力引流位,5min拍背震颤, 5min咳痰,直到将分泌物排出。 引流过程中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防坠床 引流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咯血、头昏、发绀、呼吸困难、出汗、脉搏细速、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Company Logo,排痰步骤,方法五:机械排痰,机械

6、吸痰器吸痰 气管镜下吸痰、肺泡灌洗,Company Logo,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如发现病人排痰不畅或喉头有痰鸣音,应及时吸痰。 如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进行吸痰;如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需经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如经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入吸引。 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小儿吸痰。 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免因吸痰造成病人缺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

7、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好口腔护理。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 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损坏机器。,注意事项,气管镜下吸痰、肺泡灌洗,应用支气管镜下吸痰或灌洗后吸痰,痰量、颜色、性质,气管镜下吸痰、肺泡灌洗,痰液的临床观察,痰量(大中少)大量痰液:是指24小时咳痰量大于100ml 中量痰液:是指24小时咳痰量小于100ml,大于50ml 少量痰液:是指24小时咳痰量小于50ml,痰液分度,度(稀痰) 度(中度粘痰) 度(重度粘痰),度(稀痰),表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

8、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措施:要适当减少湿化液量和次数。,度(中度粘痰),表现:痰液外观较一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措施:应适当增加气管滴液量和次数。,度(重度粘痰),表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措施:需加大气管滴液量和次数,必要时加大输液量。尤其对哮喘患者,要注意,因患者呼吸快,出汗多,大量水分丢失,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会出现无痰的假象。加大气管滴液量后,会吸出大量粘稠痰液或痰痂。,增加湿化液量,湿化满意:分泌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无结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未加重肺部感染。湿化不满意:患者烦躁不安,咳嗽频繁,分泌粘稠,吸引困难,常易发生突发性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或分泌物过分稀薄,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肺部感染加重。,小提问,排痰的目的是什么? 排痰的步骤包括哪些? 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地排痰? 痰液的分度? 痰液粘稠的病人为何要嘱其多饮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