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75920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考点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目标导向:1.能够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时间地球所处的位置及速度变化等情况。 2.能够判读黄赤交角示意图,说明有关黄赤交角的角度关系及其地理影响。,-3-,-4-,1.方向:自西向东。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3.周期:1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5-,-6-,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定义: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7-,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8-,一、怎样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要注意看以下

2、五个信息。 1.看太阳位置:太阳位于椭圆右焦点,最右侧为近日点,最左侧为远日点。 2.看地球极点:地球北极点在图中上端,或者俯视北极,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南极点在图中上端,或者俯视南极,地球公转方向为顺时针。,-9-,3.看自转方向: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若地球逆时针自转,公转方向也是逆时针,相反则皆为顺时针。 4.看地轴倾向:地轴北段“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即若地轴北段朝上且向右倾斜,则地球公转至右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公转到左侧时为北半球夏季。 5.看直射点纬度:直射地球的太阳光线沿黄道面穿过地心,将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相连,与地面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

3、的纬线,从而区分冬季与夏季。,-10-,二、黄赤交角的角度关系及地理影响分析 1.有关黄赤交角的几个角度关系,如下图所示。,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90-)。 黄赤交角=晨昏线(圈)与地轴的最大夹角。,-11-,2.黄赤交角的地理影响。 (1)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12-,(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13-,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D) A.甲 B.乙 C.丙

4、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D)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考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概念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的获取能力;知识上主要考查太阳公转特征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5-,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说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在图1的黄道上运行一周。 (2)图表信息:,-16-,2.迁移应用 第(1)题,关键是看图2中二分二至日的位置。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从春分点向夏至点运动,其位置接近夏至点,图2中的节气是自右向左更替的,因此太阳

5、位于夏至点之前且接近夏至点的位置。第(2)题,关键是区分近、远日点与冬、夏至点。地球公转速度、日地距离关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前后对称相等;昼夜长短关于冬至日或夏至日前后对称相等。甲、乙位于冬至点前后,非近日点前后,昼夜长短相等,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而地球公转速度和日地距离不相等;太阳位于乙时南半球昼长渐长,位于甲时南半球昼长渐短。,-17-,1.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 A.昼夜温差小 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季节变化小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答案,解析,-18-,读某日晨昏线平面与赤道平面关系图,完成第23题。 2.若M点的地方时是6时

6、,则该日是( ) A.春分日或秋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或冬至日,3.当两个平面彼此夹角由目前状况逐渐达到最小时,需要的最短时间约是(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答案,解析,-19-,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目标导向:1.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文字或图表资料,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该规律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2.能够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及应用。 3.能够联系气候、河流、动植物等自然要素,说明季节变化规律。,-20-,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7、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4)空间上的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1-,-22-,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的判断方法 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则越小。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纬线移来时,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纬线时,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23-,-2

8、4-,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间纬度差,其中纬度差为太阳直射点与观测点之间相差的纬度数。若两点在同一半球,该纬度差即为两纬度数中的大纬度数减小纬度数;若不在同一半球,则为二者纬度数之和。,-25-,如图所示,太阳直射10N,A地(42N)、B地(2326N)、C地(2326S)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减三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a、b、c)。 A地正午太阳高度=90-a=90-(42-10)=58 B地正午太阳高度=90-b=90-(2326-10)=7634 C地正午太阳高度=90-c=90-(2326+10)=5634,-26-,三、正午太阳高

9、度的应用角度分析 1.计算地方时。 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房屋的朝向时应考虑正午太阳所在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 3.推断正午日影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27-,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地理纬度。此外纬度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

10、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 5.推算楼间距。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为了获得充足的日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以我国为例,如下图所示,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28-,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 (1)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如下图中=纬度差。,例如,北纬40在夏至日时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在冬至日时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 (2)一年内调

11、整的幅度: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变化幅度H=2326+(为当地纬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29-,-30-,(2015天津卷)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1-,(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考法分析: 本

12、题主要通过光照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太阳视运动的规律;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和迁移运用能力。,-32-,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由“深色阴影为夜半球”可以确定晨线和昏线;“日食”现象只在白天可以看到。 (2)图表信息:,-33-,2.迁移应用 第(1)题,根据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关键。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离赤道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第(2)题,关键是明确一天中不同时刻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春、秋分日除极点外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正午太阳在正南,上午太阳在东南、下午在西南,因此处于下午时间的地点观测者朝西南看日食。,-34

13、-,(2016河北保定期末)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35-,1.该地纬度可能为( ) A.4N B.22.5N C.30N D.45N 2.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 A.夜长最短的一天 B.日出最晚的一天 C.气温最高的月份 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答案,解析,-36-,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 目标导向:1.能够运用昼夜长短的相关图表资料,说明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能利用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解答相关的地

14、理问题。 2.能够进行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37-,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38-,-39-,-40-,-41-,-42-,昼夜长短变化分析与计算方法 有关昼夜长短问题的分析主要包括昼夜长短状况、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和极昼极夜现象等方面,要突破此考点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1)看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43-,(2)看纬度位置:除春、秋分之外,纬度越低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纬度越高昼长或

15、夜长越接近24小时或0小时。,-44-,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此处的“移动”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南或北)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45-,3.昼夜长短计算看“特点”。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关键是找出某地日出或日落位置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如果给出的时间不是地方时,而是北京时间或者某时区的区时,

16、则要计算出其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46-,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47-,-48-,-49-,(2015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0-,-5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D)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C) A.甲 B.乙 C.丙 D.丁 考法分析: 本题通过区域等高线图和日出景观图,考查时间计算、日出日落的方位变化和等高线图的判读;考查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