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8758855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七章 呼吸系统(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三节 肺通气,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第四节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概述,肺,呼吸系统,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各级支气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第一节 概 述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传送气体的管道,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二、呼吸的概念及意义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意义:维持人体的内环境O2和CO2含量 的相对稳定。实质:吸入O2,排除CO2,三、呼吸的全过程,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前正中线 沿身体前面中线所作的垂线。 2.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3.腋前线 沿腋窝前缘(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4.腋中

2、线 沿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 5.腋后线 沿腋窝后缘(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6.肩胛线 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7.后正中线 沿身体后面中线(通过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线。,(一)胸部的标志线,(二)腹部分区,两侧肋弓的最低点的 连线,两侧的髂结节的连线,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 引出两条垂线,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Page 12,呼吸系统概观,Page 13,一、呼吸道 (一)鼻1.外鼻,Page 14,2.鼻腔(被鼻中隔分左、右两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Page 15,3.鼻窦(4对)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窦:最大、开口于中鼻道窦腔

3、邻近上颌磨牙根,牙根的感染漫延至此引起上颌窦炎,窦口高于窦底,直立引流不畅,需采取侧卧位,患侧向上,足高头低法。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二)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呈前。后略扁的漏斗形,上端附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的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后壁紧邻脊柱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1.鼻咽 位于鼻腔的后方,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侧壁有咽鼓管咽口,经咽鼓管通中耳鼓室。 2.口喉 位于口腔的后方,向前经咽峡通口腔。侧壁有一对腭扁桃体。 3.喉咽 位于喉腔的后方,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向下接食管,(三)喉 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音的器官。 位于颈前部 上续于咽 下与气管相通 两侧与颈部大血管、

4、神经及甲状腺相邻。,1.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最大,位于舌骨下方。 (2)环状软骨:唯一完整软骨环,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向下接气管,向后平对第6颈椎体。(3)会厌软骨:上端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与喉结后下方。吞咽时喉上提会厌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4)杓状软骨:成对的喉软骨,底部有声带突,有声带附着。,Page 20,图 喉软骨,Page 21,2.喉腔 1.上经喉口通喉咽,向下通气管。 2.喉口是喉腔的上口,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臂及杓状软骨间切迹所围成。正常呼吸时,喉口呈开放状态,吞咽时关闭。 3.喉腔中部有两对自外侧壁突入腔内的黏膜皱襞,上一对为前庭襞,粉红色,两襞之间的裂隙为前庭裂;下一

5、对为声襞,白色,两襞之间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带位于声襞内侧缘,是由声襞、声韧带、声带肌构成。 4.分3部:喉前庭:喉口前庭裂喉中间腔:前庭裂声门裂,容积最小,两侧有喉室声门下腔:声门裂以下,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易引起水肿,导致喉腔阻塞呼吸困难。,Page 22,喉冠状切面,Page 23,3.喉肌属于骨骼肌,一群作用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如环甲肌;另一群作用环杓关节使声门裂开大或缩小,如环杓后肌;喉肌运动可以控制声音强弱和音调高低。,Page 24,(三)气管与主支气管气管 1.位置: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经颈部正中,下行入胸腔在胸骨角平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2.分为左

6、、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其内面有向上凸的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的定位标志。 3.结构:16-20个 “C” 形气管软骨环以及连接各环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后壁缺口处由纤维组织膜封闭称膜壁。 4.分部:颈静脉切迹为界,颈部:短而表浅,第2-4气管软骨环前面有甲状腺峡横过,两侧有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后方与食管相邻,临床急性喉阻塞在第3-5气管环沿中线纵形切开气管进行急救。胸部:较长,前有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后方紧邻食管。,Page 25,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左细长平)细而长,4-5cm,走行水平。 右主支气管:(右粗短直)粗而短,2-3cm,走行垂直。气管异 物易坠入。,Pag

7、e 26,(三)气管、主支气管的细微结构 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外膜构成,二、肺,肺的功能主要时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幼儿新鲜肺呈淡红色,随着年龄增长, 吸入灰尘不断沉积,呈灰暗色或蓝黑色。,(一)肺的位置与形态位于胸腔内,纵膈两侧,膈的上方,左右各一。右肺受 肝的影响短而宽,左肺受心的影响狭而长。外形近似圆钝形: 肺尖:圆钝形,经胸廓上口伸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肺尖部听诊的部位,肺结核好发部位。 肺底:与膈相邻,向上凹陷,称膈面。 肺外侧面:与肋、肋间肌相邻,称肋面。 肺内侧面:与纵膈相邻,称纵膈面,中部凹陷,称肺门, 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出

8、入的部 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肺根。,肺前缘:薄锐,左肺下部有心切迹。 肺后缘:厚而圆钝,贴于脊柱两侧。 肺下缘:薄锐,伸入胸壁与膈间隙内。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斜裂、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Page 30,(二)肺的微细结构肺组织分为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端大量肺泡。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具体分支构成支气管树:主支气管(第1级)叶支气管(第2级)段支气管(第3-4级)小支气管(第5-10级) 肺导气部细支气管(第11-13级) 支气管树 终末细支气管(第14-16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第17-19级)肺泡管(第20-22级) 肺呼吸部肺泡囊(第

9、23级)肺泡(第24级),Page 31,Page 32,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直接影响进出肺泡的气体流量,当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引起哮喘。,Page 34,Page 35,Page 36,1.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是导气部和呼吸部之间过渡性管道从此管开始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2.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由许多肺泡组成。 3.肺泡囊:每个肺泡管分支形成2-3个肺泡囊,是许多肺泡共同开口形成的囊腔。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4.肺泡:构成肺的主要结构,半球形小囊,开口于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成人每侧肺约有3亿

10、-4亿个肺泡,总面积为70-80平方米。 肺泡上皮: I型肺泡细胞:扁平,覆盖肺泡大部分表面,是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细胞。,Page 37,II型肺泡细胞:位于I型肺泡之间,数量比I型少,细胞核上有分泌颗粒,颗粒内物质释放在肺泡表面形成黏液层,称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呼气肺泡缩小,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增加,表面张力降低,防止肺泡过度塌陷:吸气肺泡扩张,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减小,肺泡回缩力加大,防止肺泡过度膨胀。,Page 38,肺间质:肺内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肺巨噬细胞:有吞噬、免疫、分泌、防御功能,吞噬进入肺内的大量尘粒后称为尘细胞。左心衰导致肺

11、淤血,大量红细胞从毛细血管腔溢出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胞质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含铁血黄素颗粒),此种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薄层结缔组织。内含肺泡巨噬细胞(如吞噬了大量灰尘颗粒后,叫尘细胞)。 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进行交换时所通过的屏障性结构。屏障的结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内面的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层、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肺泡隔)、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层,Page 40,Page 41,Page 42,三、胸膜、胸膜腔和纵隔 1.胸腔:胸廓、膈围成,分三部:左、右侧胸膜腔与肺,中间的纵膈。 2.胸膜:覆盖在肺外表面、胸壁内表面、纵膈侧面、膈上面的

12、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脏胸膜:肺表面的部分壁胸膜:胸壁内面、纵膈侧面、膈上面的部分 3.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两部分胸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内呈负压,有浆液,呼吸运动时减少摩擦。壁胸膜:膈胸膜、肋胸膜、纵膈胸膜、胸膜顶 肋隔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Page 43,Page 44,Page 45,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胸膜顶与肺尖体表投影一致,高出锁骨内侧1/3的上方2-3cm,Page 46,Page 47,Page 48,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胸椎体,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

13、下界为膈。 分部:以胸骨角平面(第4胸椎体下缘)为界将纵膈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两部,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三部分。 上纵隔:胸腺、出入心的大血管、迷走神经、喉返审核、隔神经、气管、食管、胸导管等。 前纵隔:少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 。 中纵隔: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 后纵隔:胸主动脉、奇静脉及其属支、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淋巴结等。,Page 49,第三节 肺 通 气,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1.呼吸运动,呼气运动,肺内压大气压,缩 小,肺 脏,吸气运动,肺内压大

14、气压,胸 廓,呼 吸 肌,缩 小,收 缩,舒 张,扩 张,扩 张,呼吸运动,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型式: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按动作部位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型式: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按动作部位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平静呼吸:,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出肺,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缩小胸廓 上下、前后、左右径,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胸廓容积扩大, 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 增

15、大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吸 气,呼 气,用力呼吸: 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胸廓容积进一步扩大。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也参加(肋间内肌+腹壁肌收缩),胸廓容积进一步缩小。人工呼吸: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4)特点: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起主要作用)。,(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以肋间肌的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胸壁的起伏 腹式呼吸:以膈的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腹壁的起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混合呼吸:正常成人。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2)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运动的次数成人:1218次/分婴儿:6070次/分,妊娠、肥胖。,2.胸膜腔内压(1)概念: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2)测定方法:间接法:用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直接法:,(3)压力: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 -5-10mmHg呼气时:胸内压 肺容积; 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内壁, 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形成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