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语故事ppt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8758077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成语故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8 成语故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8 成语故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8 成语故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8 成语故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 成语故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成语故事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8 成 语 故 事,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语:人们长期以来 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8、成语故事,chu si sng h,mo dn ch mi ru b b yn,矛 盾 楚 卖 锐 壁 逼 韵,戳 腮 僧 唬,8、成语故事,矛盾 锐利 神韵 戳穿 墙壁腾空 俸禄 楚国 逼真 推辞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自相矛盾的故事 在热闹的街市上,人们络绎不绝的走着,已经是快要中午了,太阳当空照,所有人都在选购自己中午要吃的菜。 可在一个地方,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好象是在看热闹。走过去一看,

2、只见在地上摆放着许多的长矛与盾牌。一个健壮如牛的人坐在地上,手托着下巴,那个人一武夫样子,不知道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长矛与盾牌。 只听围观者纷纷纭纭的说道; “这个人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长矛与盾牌啊?”路人A “我想是从军营偷来的吧”!路人B。 “这不太可能,要是他们家自己制造的呢?”路人C “有道理,不过他在这里干坐着也没用,应该卖给打仗的”路人D 那人自是不会笨如此之地步,见一军队来了,立马站了起来大声吆喝道“快来看,快来看,我们马家盾牌可是很坚固的哦,什么都刺穿不进哦,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快来买哦,快来买哦!” 军队没理他,继续骑马前进。那人又说道“:我们马家长矛很锐利的哦,什么都刺穿的进

3、哦,快来哦!” 突然从人群中出来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指着地上的长矛与盾牌问道“:听说你的长矛很锐利,盾牌很坚固。那么用你的长矛刺你的盾牌看看会怎么样呢?” 那个人哑然失声,回答不出来。 众人都在笑,并且为此闹剧取了一个名字-自相矛盾。,8、成语故事,矛,盾,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自相矛盾,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

4、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夸口”:说大话,“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自相矛盾,3、“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自相矛盾,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XX洗发水特别适用于普通发质,饮料和吸管的故事:你们看,这是“史”上最坚固的饮料包装,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

5、它;你们再看看这吸管,它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无论多么坚硬的饮料包装,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所以这款饮料和这款吸管,真是绝“配”。,自相矛盾读后感最近学习了自相矛盾这一课,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在推销矛和盾的时候,一时说他卖的盾坚固无比戳不破,一时又说卖的矛非常锋利戳无不破。由于说话绝对化,前后矛盾,被人一问:用你的矛攻你的盾会怎么样?结果不能自圆其说,陷入尴尬境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想事情或讲话不注意,也常常会自相矛盾,比如有时说妈妈对自己很好,放假时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有时又说妈妈很坏,开学以后什么事都管得很严格,中午不睡觉要管、放學回家晚一些要管,作业没完成要管,越

6、想越愤愤不平。又如回老家乡下我很喜欢那里的青山绿水和小朋友,但又很害怕那里的凶恶的山蚊和可怕的狗;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如冷静下来想到底对妈妈是爱还是恨?能把妈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看成是一种爱,就不会说妈妈坏;只要对乡下有深厚感情的话,山蚊和狗就并不可怕了,农村人世代相传都能生活下去,回去住几天有什么可怕?矛盾存在生活中、学习中,随处可见,到处都有,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去对待,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不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样才不会被人笑话,才不会尴尬和出洋相。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清醒头脑,方向正确,步伐坚定向前进!,滥竽充数,8、成语故事,“滥”就是不加

7、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滥竽充数,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吹 竽,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可是他不要许多

8、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读滥竽充数思考: 1)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给齐宣王吹竽时是怎么想的? 2)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又是怎么想的? 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又是怎么想的?,滥竽充数,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滥竽充数,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滥竽充数,读滥竽充数有感今天,我看了一篇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读完后,心里像波涛汹涌的波浪,不能平息。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南郭先生不会吹芋,却假冒自己会吹芋,混到吹芋队伍里,给齐宣王吹芋,后来齐缗王继承了王位,喜

9、欢一个人单独吹芋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这里立足,因为他根本不会吹芋,只好悄悄溜走了。读着这故事,我就想起了我曾当南郭先生的“替身”的经历。 记得那是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那天学古诗,学完后,老师说:“谁会背?站起来背给我们听听。”有几个成绩好的同学站了起来,毫不犹豫,学习上,他们是同学们的榜样;当然是班上顶呱呱的“领头羊”喽!没想到,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也站了起来,我直纳闷:今儿个什么天气?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们能行吗?我居然连他们这几个鼎鼎有名的淘气包也不如吗?看此情形,我坐立不安,心里怦怦直跳,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犹豫了半天后,为了不有损颜面,我也壮者胆地站了起来。开始,我背得

10、滚瓜烂熟,有模有样,可后来,我只能靠看同学的嘴唇怎样发音的,才继续结结巴巴、一字一顿、支支吾吾地背了下来。老师注视到哪里,我就躲在同学的后面,生怕伸出半个脑袋,被老师的“X光”扫射到,更恨不得地下有个洞,马上钻进去,甚至恨不得自己会“隐身术”,消失到九霄云外去。背完后,我还若无其事,轻松自在的样子,得意洋洋的说:“这么简单的诗都不会背,上课肯定没听讲!”其实在说时,我的心像颗不定时的炸弹,窒息似的跳着,仿佛随时随地地要置我于“生命”的危险。哎,做件亏心事难,当一个不懂装懂的南郭先生难上加难!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老老实实,让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不能自欺欺人、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要有

11、真才实学,不要学习南郭先生这种学而无术,经不起考验。没有出息而假冒的人,他只会被新时代淘汰。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识的高峰?,自从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他一直很后悔:为什么我之前不学一门才艺呢,非要充数,实在是太没用了。于是,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华山脚下。因为这里有一位吹竽技术高超的老道士,南郭先生就是为了来拜师学艺。老道士不仅会吹竽,还会算命,他料到南郭先生会来。弟子前来禀告,老道士却故意不肯收他。南郭先生不想白来一趟,便一直跪在道士处所的门口。老道士被他感动了,收留了他,教他学吹竽,而且对他很好,下课后,也认真地指导他。南郭先生认真学习,坚持不懈,比别人付出几倍的

12、努力,终于成了吹竽的高手。,8、成语故事,画龙点睛,自学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点睛”的结果怎样?,画龙点睛,画龙点睛,讨论,指导朗读。 ()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人们觉得奇怪、可惜),画龙点睛,讨论,指导朗读。 ()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应游客的一再要求),画龙点睛,讨论,指导朗读。 ()“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惊叹不已),画龙点睛,讨论,

13、指导朗读。 ()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画龙点睛,讨论,指导朗读。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完成填空: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他们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画龙点睛,说说“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画龙点睛的读后感假期间,我闲的没事,于是就拿出成语故事随便看了一下,咦,不知不觉间我被一篇画龙点睛吸引住了。于是我就从头到尾认真看了起来。 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张僧繇的大画家有一次在墙上画了四条龙,四条龙栩栩如生,就象要飞出去的样子,非常漂亮,但是这四条龙都没有眼睛。人们都非常不解,纷纷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张僧繇说:“如果画了眼睛,他们就会飞走的。”人们都不相信。于是张僧繇就轻轻的给龙点上了眼睛,刚画好第一条,正准备给第二条龙画眼睛的时候,第一条龙就从墙壁上腾空而起,一会儿就不知飞向哪儿了。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对张僧繇连连称赞。 读完这篇故事,使我明白以后不管做什么事,不光要做好,而且要做得更好。比如: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加一些好词好句,把作文写得更生动,这样就会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