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_6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5661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心得体会_6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书心得体会_6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书心得体会_6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读书心得体会_6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读书心得体会_6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心得体会_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体会_6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读职场礼仪之心得体会巫山县自然灾害预警预防办公室 王海军为认真贯彻落实巫山县气象局关于开展读书月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能力,转变工作理念等,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单位办公室推荐的相关书籍。阅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比如经济、历史、人文礼仪等。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数金正昆教授编著的职场礼仪 。下面是我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职场礼仪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它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还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做一个懂礼仪、有教养的人,就必须学习

2、一些职场礼仪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促使我认真阅读职场礼仪的基本出发点。金正昆教授是编著的职场礼仪主要探讨的是交际礼仪,书中主要由金教授数次的礼仪讲座、报告录音整理与润色而成,其内容逻辑缜密,语言典雅,案例突出,语言通俗易懂。讲解了诸如仪表、服饰、介绍、握手、座次、电话、礼品、宴会、西餐和节庆方面的礼仪。阅读之后,我主要有以下收获:第一、 我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之国, 从小我们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所以对于礼仪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而金正昆教授在书中讲到:“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而“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读完后使我

3、对礼仪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就是既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而且要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所以礼和仪是同时出现的,没有礼,就没有仪。金教授还对礼仪从三个角度做了具体解释,即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礼仪是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总之,礼仪的操作实际上就是七个字: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正真了解了什么是礼仪,才能懂得如何做到礼仪。第二、我了解了生活中的交际法则。金教授在书中讲到了两个重要的交际法则,一个是美国学者亚历山大德拉博士和奥康纳博士共同阐述的白金法则,另一个是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提出的三 A 法则。白金法则的内容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

4、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努力去满足对方什么。这个法则里面其实包含了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交际行为一定要合法。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我们的行为受法律约束,所以交际必须得合法。另外一个要点就是交往必须以对方为中心。我反思我自己,以前很多时候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中某些交际,主要是因为我没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没有换位思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一些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会伤害到自己等等,于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缺少与别人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了交际失败。白金法则教会了我在以后的交际中应该怎么做,多一份包容,少一些抱怨。就像金教授讲的那样,善

5、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这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注意的。三 A 法则讲的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友善之意。其恰到好处的沟通技巧有三,用英文来说,这三点的每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 A,所以称之为三 A 法则。第一个A(accept) ,接受对方;第二个 A(appreciate) ,重视对方;第三个 A(admire) ,赞美对方。在任何情况下,对家人也好,对外人也好,对上级也好,对下级也好,对同事也好,对客户也好,我们都需要表达自己的尊重、友善。而尊重和友善的表达,也是有一个规范化的问题。所以在交际中要想成为受欢迎的人,试着

6、用三 A 法则进行交流沟通,将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构建良好的个人形象。第三、我懂得了在不同情形中的基本礼仪。比如介绍礼仪,以前朋友聚会时 彼此间介绍互相认识就完事了,其实这里面也蛮有学问的。介绍时要注意介绍时机、介绍主角和表达方式。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场合介绍情形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看电影时,边上来了一熟人,这时候大家在看电影需要保持肃静,就不太适合介绍。而在介绍主角时一般原则是地位低的人首先向地位高的人做介绍,这样就能避免一些尴尬。另外在表达方式上要做到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以免信口开河,洋相百出。有时候在自我介绍时尤其要注意介绍的时间顺序:主人和客人在一块儿,主人先做介绍;

7、长辈和晚辈在一块儿,晚辈先做介绍;男士和女士在一块儿,男士先做介绍。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在一块,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等等。这样才能够彰显出一个人的礼数,更容易融入交际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总之,在阅读了金正昆教授的职场礼仪之后,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职场礼仪,受益匪浅,这将促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品位、懂礼仪的人,同时,我还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自己能够在交际中游刃有余,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第二篇:读书心得体会 2500 字做一名好老师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记得毕业时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有人叫我老师,这种感觉真好!好像也是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种信念,默默地为自己立下了从教誓言

8、做新教育好的老师。而开始上课的几周,我开始迷惑,感到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当我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 后,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我无数次地被他的深邃,他的执着,他的激情所打动,更感觉到自己似乎又找到了那久违了的冲动。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新教育之梦是作者朱永新对教育宏观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理想宏伟蓝图的诠释。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

9、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我手捧朱永新教授所撰写的新教育之梦静静细读时,心中竟然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惆怅茫然,时而感动不已?“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 。 “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朱教授说得多好啊!他怀着一颗对教育理想的赤诚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新教育”的理想境界,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播下了教育理想的种子。 新教育之梦一书,给了我深刻的感触,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处蕴藏的那份渴望。 “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

10、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尽管说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们生活着就要怀有梦想,工作着还要编织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理想。读新教育之梦 ,我要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理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堆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11、。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发展的内容里也是以“德”为先。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确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

12、 。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读新教育之梦 ,我要积极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 ,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大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在书中朱永新教授明确指出

13、:“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 ”作为教学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去尝试,去摸索,去总结,去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比如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家里添置了电脑,上了网;有的学生的知识面绝

14、不亚于教师,甚至有些高年级学生知道的东西比有的教师还要多。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做到以前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读新教育之梦 ,我要甘愿做“理想的体育 ”的体验人。 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逄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殿,永不停歇,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读新教育之梦 ,我要甘愿做“理想的美育 ”的发现人 理

15、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 ,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理想的关育,应该是“生活美育” ,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速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 ,应谊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井具有一定的才艺。读新教育之梦 ,我要做做一名好老师。当读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这段话时,我内心深感惭愧。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 ,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